第1章 收獲_小王的彩票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章 收獲(1 / 2)

小說

收獲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而在詩人的眼裡,那是一幅用金黃與火紅交織的壯麗畫卷,是大自然最絢爛的筆觸。吳浩漫步在濱湖新區的方興湖公園,看那秋風下的落葉,如同疲倦的蝴蝶,緩緩飄落,每一片都承載著夏日的記憶,輕吻著大地的胸膛。它們或金黃,或深紅,交織成一片斑斕的地毯,雙腳慢慢地走在上麵,發出沙沙的聲響,那是秋的私語,歲月的回響,也是離開母體的呻吟。吳浩邊走邊感慨,於是便吟唱兩句曾經寫過的詩:但觀落葉蕭蕭下,期待東風換綠容。

舉目田野,稻穀低垂著曾經高傲的頭顱,沉甸甸的,那是大地的博愛,也是對辛勤耕耘者的饋贈和獎賞。一陣秋風吹過,稻浪翻滾,金黃色的波瀾在陽光下閃耀,仿佛是大地在微笑,溫暖而明媚。吳浩看著,像似想到了什麼,嘴角慢慢上揚,會意地笑了。也許是為了即將的收獲,而感到慶幸吧!是啊,很快就要成為詩協的一員了,當然,他也知道,今天的詩協,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詩協有所不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追逐金錢的腳步,不亞於奧運會的百步短跑;人們貪婪的欲望,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毫無底線。這也難怪,在當下,評判一個人是否成功,唯一的標準就是金錢與權力。一時間,仿佛一切都變了味道。尤其是在飲食方麵,人們感覺最深。如住在城裡的人,都有共同的感受。當然,也許是人們的口感變了,又或許是食材變了,總之都變了。文學作品乃是社會的產物,自然也一樣會變的,沒有那麼純粹了,多多少少都染了些銅臭味。吳浩想著想著,慢慢地抬起了頭,仰望天空,隻見幾片雲朵悠然自得,藍天如洗,偶爾有幾隻南飛的大雁劃過天際,留下一串串悠長的鳴叫聲,那是秋天的離歌,是對遠方無儘的向往。太陽漸漸西沉,落日的餘暉映照在水麵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天邊漸漸暗淡,夜幕悄然來臨,帶走了白日的喧囂。吳浩在回走的路上,思緒萬千,他心想,明天我就要成為一名詩詞協會會員了,今晚,應該寫點什麼,紀念這美好時刻的到來。無論寫點什麼,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不能愧對詩協會員這個稱號。回到家裡,看到老伴在廚房忙碌的身影,就問老伴,今晚吃點什麼?老伴看到吳浩散步回來了,便答道,就是家常便飯,你還想吃什麼大餐啊!吳浩說,我明天要到詩詞協會去審批,今晚能否整兩個小菜,我們小酌兩杯,算是你提前祝賀我了,你看如何?老伴轉過身子看著吳浩說,你儘搞些虛頭巴腦的,自己祝賀自己,看樣子有點自我陶醉吧!老伴放下手裡的菜刀,來到廳屋,看著吳浩站在沙發前發愣,就說好吧,滿足一下你的虛榮心,你到樓下買兩個鹵菜吧,我來整兩個素菜。吳浩一聽老伴同意了,立馬答道好嘞,高興的像個孩子,快速換鞋子,調電梯下樓去了。

不一會功夫,老伴看到吳浩在餐桌上整理鹵菜,就說,買這麼多啊。吳浩說就買了點牛腱子和十個膀爪。老伴說你還啃的動這些。吳浩說,上年紀了,更要啃點硬骨頭,否則,慢慢的真的啃不動了。老伴又說,那你買那麼多膀爪乾什麼啊,吳浩說,你看著多,其實就買十個,十乃圓滿之意,但願明天的事情能夠順利圓滿!老伴說,老古董,就你事多,還信這個!吳浩聞到廚房裡有糊菜的味道,就提醒老伴,菜糊了。老伴說,鍋裡是豆腐煮白菜怎能糊。吳浩見老伴進了廚房,便轉身進了儲藏室。老伴聽到儲藏室有聲響,就問吳浩,你又在找什麼啊?

吳浩說,我那瓶存了多年的老酒呢?老伴說,看你那記性,上個星期天,你的好友李智夫妻倆來玩,不是帶到飯店喝了嗎!吳浩哦了一聲,便摸了一瓶千年老二。老伴一看吳浩拿了一瓶五糧液,就說,不按日子過啦,在家裡喝這麼好的酒。吳浩說,請你不要掃興好嗎!吳浩把酒瓶放到餐桌上,搬起小桌子就往陽台走去,又拿了兩把小凳子,轉身進屋廚房拿好碗筷,端起自己買的鹵菜,一起放到陽台的小桌子上,叫老伴把酒拿來,再拿兩個分酒器過來,老伴一看這架勢,就問吳浩,今晚怎麼在陽台上吃飯啊?吳浩說,陽台風景好啊,你快過來看看。老伴說,有什麼好看的,每天晚上不都是這樣嗎,有什麼新鮮的!吳浩說,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過來看看就明白了。

老伴手裡端著白菜豆腐和涼拌黃瓜,往陽台走,隻見陽台亮了許多,且五顏六色,如夢幻一般。老伴放下菜,抬頭看著斜對麵高大的寫字樓,像似在調試霓虹燈,遠遠看去,真的是流光溢彩,美不勝收。難怪老頭子要到陽台上吃飯呢。老夫妻倆坐下後,邊喝邊聊,天南海北。老伴借著燈光和月色,看到吳浩的臉上,魚尾紋又加深了,頭發像霜打的一樣,白了許多,尤其是兩邊鬢角處,幾乎找不到一絲黑的。可見他天天都忙個不歇,既心疼又有些不滿,便帶著不悅的情緒說,你都退休了,就應該過退休人的生活,沒有事情就出去溜溜圈,和小區裡的老人們打打牌,下下棋,聊聊天,多好啊!去年你和一家網站簽約,給網站寫小說還能掙個三瓜兩棗的貼補家用,可你現在怎麼又要寫詩了,聽你講寫詩是沒有稿費的,既然不能掙錢,你寫它乾什麼啊,還費腦子,真的搞不懂你!吳浩深情地看著老伴,哎了一聲說,這個你就不懂了吧,寫詩可以陶冶情操,錘煉語言,鍛煉觀物詠物之能力,我還可以適時將自己寫的小詩植入到小說裡,提高小說的文化深度和感召力,為小說的語言藝術增色啊!你如不信,我可以將提交給詩詞協會的兩首小詩,放到小說《李根這家人》裡,因為李麗這個人物,喜歡詩詞歌賦,很有才氣,她既是作家、編輯,但她也是詩人。待我寫好後,改日播放給你聽。老伴說,你願意寫,就好好寫吧,不要愧對你這個詩詞會員稱號,說著端起酒杯說,來再碰一個,我支持你,也期待你的好作品問世。二兩酒下肚後,酒慢慢的來勁了,畢竟是高度酒。老伴看吳浩臉紅了,就說不要喝了,以防喝多了,明早起不來,耽誤正事。此時,吳浩又抓起一個膀爪啃了起來,邊啃邊說,聽老伴的,酒不喝了,你也吃點菜吧!說著隨手抓起筷子,夾了幾片牛肉,放到老伴的碗裡。催促老伴吃,說味道還好,牛肉也挺爛的。老伴嗯了一聲說,謝了。並叫吳浩也多吃點牛肉,不要老是啃膀爪,沒有肉。乘著酒勁,吳浩脫口而出:聽風觀雨度流年,煮酒嘗茶論巨篇。幸得融心詩協會,親聆智者話桑田。老伴一聽,有點詩的味道,就問吳浩,這首詩是你寫的?吳浩說,前幾天寫的,因為要加入詩詞協會了,必須虛心學習,傾心聆聽各位詩友和智者的聲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浩是個文學愛好者,慣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看待自然和人類社會生活。自從退休以後,一心致力於小說創作,目的是想圓他年輕時的夢,當一名作家,用文字謳歌美好的時代。?曾經的他,也是一位白麵書生。?在舊時光的畫卷裡,緩緩展開一幅關於白麵書生的溫柔記憶。那是一個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的文藝青年形象,如同初春裡的一縷清風,輕輕拂過人們的心田。僅僅白麵書生,這四個字,仿佛自帶一股書卷氣,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那些年少時沉浸在書海中的日子。他的麵容清秀,皮膚白皙,透著一股不染塵埃的純淨。每當他低頭翻閱書卷,那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都為之靜止。童年的苦難,讓他發奮讀書。他知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他穿著簡樸,卻難以掩飾那份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書生氣質。或許是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衫,或許是一頂簡單的書生帽,但這些都成了他獨特的標誌,讓人一眼就能認出那個沉浸在知識海洋中的吳浩。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那個曾經的白麵書生,如今已經變成了沉穩老練的已近古稀之人,他那年輕時的精神風貌,永遠鐫刻在人們的心中。他用自己的才華和氣質,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書生風範,什麼是真正的青春無悔。

吳浩退休以後,為了打發餘生時光,他一邊讀書,一邊寫作,且不停的向各大雜誌社投稿,先後也發表過一些豆腐塊。諸如微型小說、散文和雜談之類的所謂的文學作品,用他自己的話說,還是很有成就的。一次在查閱微信朋友時,看到老領導也在微信上,就禮貌性地向老領導問好,便與老領導聊了幾句。吳浩看過老領導的詩作,知道他的詩詞造詣很深,當然也知道老領導還是省詩詞協會的領導,於是,吳浩突發奇想,鬥膽問問老領導,自己也想加入詩詞協會。老領導回複說可以啊,你工作的時候,文筆就很好,你退休後寫的有關文章和小說,發在頭條和朋友圈裡,我也曾瀏覽過,很有文采。你不是已經和蕃茄小說網簽約了嗎,成了一名網絡簽約作家,看到你已發表小說近三十萬字了。記得去年六月份,你的兩首現代詩還獲得靜雅杯全國二等獎呢,我們詩詞協會,歡迎詩詞愛好者加入,可以弘揚傳承傳統的詩詞文化,讓更多的人,喜歡詩詞,創作詩詞,傳播詩詞。吳浩說,謝謝老領導的抬愛。吳浩知道自己的詩詞水平不高,儘管也常寫詩,但都登不上大雅之堂。他隻懂的韻腳,且還是新韻和通韻,對於格律平仄、對仗,詩眼、詩魂等等,知之甚少。關於詩詞寫作中的擬人、誇張、比喻、動詞的應用等等修辭手法,也隻是略懂一、二。可以說,即使加入了詩詞協會,恐怕也很難寫出精品,因為,他的目標是當作家,而不是詩人,當然,他是有自知之明的,自知詩道太淺,沒有寫詩哪個才氣。記得在一次詩詞講座活動後,吳浩單獨向安大文學院李教授請教詩詞創作技巧。教授說,像你這樣學習工科的人,擅長於邏輯思維,如果不改變思維方式,想創作出好的詩詞很難,因為詩歌是形象思維,需要海闊天空,無邊無際的想象,而想象是詩歌的翅膀和靈魂。吳浩略有所思,看著教授,點了點頭,表示認可。轉而,吳浩麵向教授說,用邏輯思維方式寫詩,我可以寫點哲理詩,觀物窮其理,開啟智慧,以達到啟迪、覺悟之功效。李教授聽後,很是驚訝,認真的看著吳浩說,你懂儒釋道文化?吳浩說,知道一點點,領悟的不深,參悟的不透。李教授嗯了一聲,表示十分欣賞和認可!李教授還建議吳浩,可以把詩詞文化融入到你的小說裡,提升小說的文化層次與品味。吳浩說,我一定按照教授的建議,其實,我的本意也是如此。

吳浩想加入詩詞協會,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進入一個新的圈子,認識和了解更多的人,熟悉她們的生活,向更多的人學習,博采眾長,以豐富自己的閱曆,提高自己的文學創作水平!

隨著約定時間漸漸臨近,吳浩的心中湧動著難以言表的激動和期待。仿佛有一股清泉,在他心田潺潺流淌,滋潤著他那顆熱愛詩詞的心。當夜幕低垂,燈火闌珊的時候,吳浩的心如明燈初燃,手捧著即將審批的詩詞協會入會審批表,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象著加入詩詞協會後的種種情景。比如,與誌同道合的詩友共聚一堂,分享彼此對詩詞的熱愛與感悟;在協會組織的采風活動中,領略到更多的詩詞的魅力與韻味;有機會向那些詩詞造詣深厚的師長們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詩詞創作水平。

今天,是吳浩期盼加入詩詞協會的日子,他和往常一樣,早早就起了床,去戶外堅持晨練。吃過早飯後,將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儘管是已奔古稀的人了,滿頭布滿銀絲,魚尾紋且很深,雖然滄桑,但對於文化人來說,這就是成熟,就是閱曆豐富的人,給人以厚重,不輕浮之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浩穿著樸素,一身略顯陳舊的衣裳,雖不華麗,卻乾淨整潔,也展現出他的沉穩與內斂。儘管衣服有點皺褶,仿佛是歲月的痕跡,同時記錄著吳浩的過往與故事?。吳浩本想著置辦一身新裝,前往詩詞協會,以迎合國人的審美需求“先敬羅衣後敬人,先敬皮囊後敬魂”。吳浩老伴見他站在穿衣鏡前來回走動,好像在糾結什麼,便走到吳浩跟前說,就穿這件半新的中山裝,非常合體,也像個知識分子形象。電影電視裡,過去的文化人形象,不都是這樣的穿著嗎,如果時間允許,我拿到街上洗衣店給熨平就好了,再說了,詩詞協會裡麵,可都是文化人,哪個注重你的外表,主要看看你的肚子裡有沒有獲。吳浩笑著,看著老伴說,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好了,就穿它了。並告訴老伴,我午飯後才去詩詞協會呢,你上午到街上把衣服給熨平吧。老伴說,那好吧,先把衣服放到沙發上,我一會兒出去幫你熨平。老伴表現出很無奈的樣子。

今天是秋分,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標誌著秋季的中點,晝夜平分,隨之氣溫逐漸下降。午飯過後。吳浩給老伴說,快一點,我現在就去乘地鐵,趕往省詩詞協會。老伴說,你忙你的去吧,路上小心點。吳浩嗯了一聲。便乘電梯到了樓下,騎上他那輛私家車,除了鈴鐺不響,其它都響的自行車,向地鐵口奔去。

經過詩協領導審查審批,吳浩真的加入了省詩詞協會,成為一名詩詞會員了。辦理完手續後,吳浩看到寬大的長形會議桌,圍坐好多人。便起身走近省詩詞協會領導,將頭靠近領導低聲說,謝謝領導,我回去了。不料省詩協領導卻說,你剛剛加入協會,就坐下聽聽,下一步我們省的詩教工作如何開展,你也可以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為全省詩教工作出點力,做出點貢獻。吳浩見狀,自好回到原來的位子上,從包裡掏出筆記本和筆,準備認真聆聽各位領導和詩友們的精彩演講。首先,會長傳達了國家文聯和中華詩詞協會的有關文件精神,並就全省詩詞教育傳承工作,提出了幾點具體要求。詩詞協會的副會長、秘書長、各部的部長等等,都做了很好的發言,提出了一係列中肯的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當主持人點名要吳浩同誌做個簡短的自我介紹,讓大家認識認識,並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時,吳浩略做思考,就說,我今天剛剛入會,初來咋到,對於省詩詞協會的組織架構、功能和要承載的任務,還都不十分清楚,我就說八個字吧,我入協會,主要是來學習、交流、分享、提高。並對這八個字分彆做了簡短的闡述。會議開到近六點才結束,有一副會長提出晚上小聚,吳浩起身想告辭,又被會長留了下來。會長說,你可以借著小聚這個平台和機會,多認識一些詩友,她們都是詩詞高手,多與她們交流,對你的詩詞創作會進益多多。吳浩連忙點頭答應。其實,吳浩也想參加今天的飯局,多結交一些詩友,博采眾人之長,助己成長,隻是感覺不大合適。吳浩出了省詩詞協會會議室,給老伴打了電話,說吃飯後再回去。老伴又叮囑了一番,你都奔古稀的人了,一定要少喝點酒,早點回來。

晚上,吳浩與眾詩友,雅聚琥珀山莊一美食店,酒至半酣時,某副會長提出,大家都是詩友,一直這樣喝酒也無趣,我們不妨也模仿古人,附庸風雅一回,飲酒作詩如何?大家齊聲附和。他便叫服務員拿來紙和筆,仔細觀察,目光環視了一下,嘴裡發出輕微的數數聲,忽然聽他說,巧了。大家都不自覺地把頭轉向於某副會長,心裡都在犯疑惑,不知道他說的巧了,是什麼意思。於是,他便大聲吟出劉禹錫的詩《秋》的後兩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就以這兩句詩為題引,共十四個字,我們每人抓鬮得一字,以字的韻母為韻,題以秋分與詩教為旨,賦詩一首,吳浩抓得“碧”字,他便立即構思,要切碧字韻,緊扣秋分與詩教題旨,隨即就用手機記錄下了一首小詩:

陰陽自此分,九宇無窮碧。

蕭瑟草將枯,韜光革故弊。

友人酒半酣,妙語誰堪比。

萬巷儘詩傳,諸君提健筆。

第二天上午,吳浩便向某副會長提交了作業。經過副會長認真斟酌潤色,最後,才真的像一首小詩了,吳浩看後,認真品味,內心十分感激,心想,有這樣的老師真好!如果不是副會長的幫助修改,調整平仄,現在想想,真的慚愧、汗顏!不過回頭一想,有點遺憾與不足,也是人生的常態,知己不足,方能進步,不圓滿才是圓滿。

初入協會時,吳浩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迷失在茫茫詩海中的小船,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我終於有機會與一群同樣熱愛詩詞的朋友相聚,共同探討和品味詩詞的魅力;緊張的是,吳浩擔心自己的才疏學淺,無法在這個高手如雲的集體中立足。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吳浩逐漸感受到了協會帶來的溫暖和力量。在每一次的交流和探討中,他都能夠汲取到新的知識和靈感。那些曾經讓他望而卻步的詩詞創作難題,經過一番番交流與自學自悟,終於都迎刃而解了,慢慢地找到了自信,也逐步被詩友們認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浩加入協會後,有機會隨省詩詞協會組織的采風團,到北方某縣進行采風活動,晚上吳浩與同室詩友見果聊天。見果先生長吳浩幾歲,雖已年過古稀,任然筆耕不綴,活躍詩壇,並樂於指導他人。通過聊天,吳浩自感受益良多,知道了詩詞創作中的興、比、賦的應用,詩就是抒發自己情感的一種文學形式,我們每個人對於萬事萬物的感受,都可以用詩歌的形式呈現出來。見果先生退休前在某縣委機關專門從事文字工作,文筆很好,曾出版過論文集《寧靜的思考》,散文集《希望的雲》、《耕耘之歌》等等,還發表過多篇政論性文章,也曾多次獲得全國性詩歌、散文金獎。他身著一套精心挑選的深藍色中山裝,那顏色沉穩而莊重,恰如他多年來在文壇上留下的深刻印象。中山裝的剪裁合體,線條流暢,既體現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儒雅風範,又透露出一種不言而喻的時代感。腳下一雙乾淨利落的黑色布鞋,走起路來輕盈無聲,每一步都踏出了歲月的沉穩與從容。他稀疏的頭發被整齊地梳向腦後,銀絲間夾雜著幾縷頑強的黑發,顯得格外精神矍鑠。臉上時時掛著溫和的笑容,眼神中既有對過往的懷念,也有對未來的期許。他語速很慢,句句凝重達意,像個智者。他十分真誠地給吳浩說,你剛入會才幾天,聽說你是一名網絡簽約作家,以前寫的都是現代詩,還曾獲得過全國二等獎,說明你很有文采,在我們這些詩友裡,作家可不多。我在采風群裡看到有一位詩友,指出你即興寫的那首詩存在著平仄問題,你一定不要有任何的思想包袱,采風詩友群裡,人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有的詩友不注意方式,直接指出問題很正常,因你的詩,沒有經過檢測就發群裡了,平仄、格律肯定有問題的。我剛入詩詞協會時,也鬨出好多笑話,後來知道有個詩詞檢測係統,就像我們的身體到醫院體檢一樣,經過各項檢查,就知道哪裡出了問題,需要我們認真調整修複就行了。說著他將手機界麵上的《詩詞吾愛》軟件係統發給了吳浩,並指導下載安裝和使用。詩友見果繼續說,像我們這些出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當年上學拚音學的都不好,也就是說普通話講的不標準,對於四個聲調的掌控自然不好,所以我們過去寫的詩,往往隻考慮韻腳,很少注意平仄與對仗。你寫的詩,語言精煉和要表達的主題非常明確,思想性還是很不錯的,可見你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吳浩借機也向見果先生簡要說了自己的愛好,見果先生聽後,連連點頭稱讚。吳浩心想,知道存在不足,就是自己進步的方向。

第一次采風回來,好友李智約吳浩小聚,說是接風洗塵。雙方幾杯小酒下肚後,談到詩協組織采風一事,李智笑著逗吳浩說,這次不僅僅是采風吧?采花了沒有啊?吳浩深知好友之意,就說都是菊花了,留著芬芳人間吧!好友李智哈哈大笑!吳浩告訴好友,詩詞協會裡,藏龍臥虎,人才濟濟,可以說都是我的良師益友!好友李智說,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以你的文學功底和儒釋道文化,怕是無人能及。吳浩歎了口氣說,這次采風可丟人了,即興寫了一首小詩發到采風群裡,隻注意韻腳,可沒有考慮到平仄和對仗問題,被一詩友直接在群裡點了出來,你說多丟人啊。李智勸慰到,你我都是凡夫,往往都活在虛榮的世界裡,把麵子看的太重,卻忽視了真正有價值的裡子的重要性。當彆人直接指出問題,且發在群裡,讓大多數詩友都知道了,一時間,你吳浩感覺很沒有麵子是吧。吳浩告訴李智說,當時的確是這樣的,但經過短暫的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已經深深地感到自身的差距,的確存在問題,需要努力學習,及時糾正,否則,將來會繼續鬨出笑話。雖然自己入會才幾天時間,但那都不是理由,既然進了詩詞協會,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對的起詩詞會員這個稱號。李智繼續說,能夠指出你錯誤的人,就是你的貴人,無形中助你進步成長!應該持感恩的態度才是!人生路上,多一雙眼睛注視著你,時時指出你的問題與不足,遠比那些慣用的捧語、適時以溢美之詞、假話連篇恭維你,要好上百倍。我們國人最低下的陋習之一,就是喜歡聽假話,讚美之詞,不願意聽真話,實話。因真話沒有包裝,不是智者,很難接受!魯迅先生曾說過,講真話的,受罰,而講假話的卻受獎,如此而已!過去是這樣,今天是這樣,將來更是這樣!吳浩說,老友你說的極是。好了,不談采風的事了,我們繼續喝酒。


最新小说: 落英詩集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鄉村花香 終宋 道門詭談 民俗:從殯儀館開始成為俗世神 鬼媒 梅香歸處 八零老太重生隨軍,白眼狼悔斷腸 泛魔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