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就拿老美的文件給他看。”迷龍說著,一把奪過文件,不由分說地塞到印度士兵麵前,粗著嗓子吼道:“把眼睛給我睜大點,仔細瞅瞅,趕緊開門!”
印度軍官皺著眉頭,一臉不情願地接過文件查看。迷龍瞅他那磨磨蹭蹭的樣子,急得不行,轉頭問孟煩了:“快說,‘看看’用洋鬼子話咋說?”
孟煩了趕忙蹦出一個單詞:“ook。”
迷龍有樣學樣,舉起槍托往前一頂,嚷嚷道:“錄課錄課ookook)!”
印度士兵一看這架勢,以為迷龍要動手,瞬間緊張起來,條件反射般舉起槍。這一舉動可把迷龍徹底激怒了,他暴跳如雷,扯著嗓子吼道:“喲嗬,還敢跟我來這套!弟兄們,抄家夥!”
話音剛落,要麻帶著突擊連迅速圍了上來,將倉庫門口堵得嚴嚴實實。印度士兵們見狀,頓時慌了神,氣勢一下子就軟了下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把彈藥一箱箱運走。
紛亂結束後,西路軍長官鄭重地提出了嚴重交涉。林譯把印度軍官叫到跟前,指著一排英文,示意他朗讀一遍,隨後雙手一攤,說道:“這純粹是一場誤會,現在總該清楚了吧?咱們有口音,他也有口音,有些事怎麼可能一下子就說清楚呢?
stie聽後,不禁拍了拍腦袋,滿臉困惑,這口音實在是難以理解。更何況當時約翰牛的物資,很大一部分都依賴燈塔國運輸。
史迪威心想,這是在替西路軍協防,西路軍總共才三千人,而華夏軍隊在防線上部署了兩萬人,要點彈藥又有何不妥?於是,stie言辭堅決地駁回了西路軍的投訴。
林譯得知後,這才放下心來。他的部隊配備的都是英式武器,彈藥補充困難,能多爭取一些就多爭取一些。畢竟一場戰鬥下來,消耗的彈藥數量驚人,少則幾十萬發子彈、上百發炮彈,多的時候更是沒有上限。
在整個淞滬會戰期間,日寇發射了三十五萬發炮彈,而在長達八年的抗戰裡,中國總共才生產了42萬發炮彈。炮兵力量的薄弱,一直是華夏軍隊的硬傷。但此刻,林譯決不允許因為彈藥問題而影響戰局。
在新編第五十五師的炮兵陣地上,聯軍炮兵營的火炮整齊排列。十二門25磅炮位居後方,師屬炮兵連的4門哈以哈步兵炮也安置在陣地上。
這種哈以哈步兵炮,是由德國ig18步兵炮改進而來,當時曾向華夏傾銷,售價僅二萬大洋。隻因風車之國經銷商不懂給回扣,在競爭中輸給了博福斯山炮。
不過,地方軍閥秉持實用主義,還是進行了少量采購。實踐證明,這種火炮重量不到400公斤,便於拖曳,拆除炮盾後,無論是重量還是射程,都遠超日本的九二式步兵炮。
如此精心的火炮部署,讓防守陣地的國軍心裡有了十足的底氣。以往,師屬炮兵連雖然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一旦日寇祭出四一式山炮,國軍就不得不避其鋒芒,因為射程不如對方,這是無法回避的硬傷。k1型雖未經過改進,但其萬米射程,已經足以與日寇的火炮在戰場上形成勢均力敵的局麵。
在林譯的陣地上,布置著八門25磅炮,這些火炮都是從他自己的倉庫中調出來的。他之所以選擇這門火炮,正是看中了其360度可轉動的特性。將其放置在中心陣地,能夠隨時支援左右兩翼。而林譯部隊的核心支援火力,是迫擊炮,它們與25磅炮相互配合,構建起了強大的火力體係。
作戰前的會議室內,氣氛凝重而壓抑,各方勢力的代表圍坐在一起,討論著即將到來的戰鬥部署。林譯神色認真,起身提出建議:
“我建議把右側西路軍的防線,交給馬上就能趕到的200師協防。200師雖然受道路狀況影響,機械化裝備沒能全部到位,但他們的戰鬥素養和頑強意誌不容小覷,一定能守好防線。”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約翰牛代表便猛地皺起眉頭,臉上滿是不屑與傲慢,直接出言嚴詞拒絕:“荒唐!駐守此地的可是我們的王牌——第七旅!怎麼能輕易替換?”
燈塔國代表也在一旁隨聲附和,點頭讚同約翰牛代表的說法:“沒錯,就目前200師的狀態,大半裝甲車都沒運到,實際上已淪為一支普通步兵師,根本無法與第七旅這樣的精銳之師相提並論。”
聽到這些話語,林譯的眼神瞬間冷了下來,他緊抿著嘴唇,一言不發地站起身,大步走出了會議室。心中暗自怒罵:
“去你的精銳!真到了戰場上,臉都丟到外婆家去了。戰報上的那些慘敗我可記得清清楚楚,這支所謂的王牌部隊被鬼子打得丟盔棄甲、慌不擇路,狼狽不堪。啥都不是,有什麼可狂妄的!”
林譯一邊在心裡狠狠咒罵,一邊強壓著內心的緊張。他很清楚,約翰牛拒絕了他的建議,就意味著那條防線恐怕很快就會崩潰。
當務之急,他必須另做打算,無論如何都得組織起一支預備隊,以阻擋日寇的進攻。一旦第七旅潰敗,自己的旅和新編第五十五師必將陷入日軍的包圍圈,後果不堪設想。
林譯思來想去,把目光鎖定在了虞嘯卿的補充團上。唐基這人一心想往上爬,不惜拿手下當炮灰去鋪路,這種事在華夏戰場上並不稀奇。
可林譯心裡清楚,同樣是死,意義卻大不相同。就說當年東北軍,被拆得四分五裂,很多人都充當了炮灰,可他們在淞滬會戰中,以血肉之軀充當絕命後衛軍,拚儘全力擋住日寇的追擊,幾乎全軍覆沒,那是死得壯烈、死得其所。
如今,唐基既然想靠犧牲手下,給虞嘯卿往上爬鋪路。林譯覺得也不是不行,但他有自己的條件:
這些人得死得有價值、有尊嚴。他打算讓補充團充當輜重兵,表麵上是去給約翰牛服務,可一旦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就得頂上防線。不求他們能徹底擊退日寇,隻要能堅守一兩天,為我軍撤退爭取時間、做好策應,這就足夠了。
喜歡我的師座林譯請大家收藏:()我的師座林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