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實在是一步極為高明的陽謀!麵對如此豐厚的裝備與編製,又有幾個將領能甘願坐視他人壯大,而令自己在未來的權力格局中淪於下風?
正是由於此次花旗方麵援助力度空前,海量的武器裝備為他提供了施展謀略的充足籌碼。根據整編方案,每個新編師下轄三個步兵團,並配屬榴彈炮營、山炮營、工兵營、通信營、輜重營及教導營各一,滿編狀態下兵力可達一萬六千人。
更重要的是那令人眩目的裝備清單:二百餘輛卡車、同等數量的吉普車、三十四輛“灰狗”裝甲車、三十四輛“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一千五百匹馱馬;炮兵火力包括十二門105毫米榴彈炮、二十四門75毫米榴彈炮、兩百多門各型迫擊炮;單兵火力則配備三十六門37毫米戰防炮、四百六十八挺輕重機槍、八十五具火焰噴射器、一百零八具巴祖卡火箭筒,以及近千支衝鋒槍與卡賓槍。
這樣一支部隊,一旦完成裝備,其通信能力、機動性與火力強度將發生質的飛躍,官兵體質與作戰技能也將全麵提升。麵對如此誘惑,任何軍事集團都難以抗拒!而這,正是他謀劃中最精妙的一環。
經過整日激烈爭論,各方勢力終於達成表麵妥協:桂軍獲得一個完整軍的編製,薛嶽所部同樣取得一個軍名額,滇軍則聯合黔軍共分一個軍的配額。
與此同時,楊司令的第二十集團軍雖名義下轄三個川軍軍級編製,實際兵力已不足兩萬。他敏銳抓住這次機會,聯合其他小派係爭取到又一個軍的編製名額。
至此,新編軍團的框架初定。表麵上各派係皆大歡喜,實則唯有上層的幾人心知肚明——他們正一步步踏入那個精心設計的局中。
這些美械裝備,你們當真會用嗎?不會用也無妨。辭公在雲南的軍官訓練團有大量花旗教官,還有成批經現代化訓練的青年軍官。他們隨時可以“協助”整訓。
那些先進通訊器材,你們能夠熟練操作嗎?不懂也沒關係。戴老板的合作社儲備了大量電訊人才,很樂意幫助各軍建立通訊係統。
更何況,大量的駕駛員、炮兵技術兵種都是在大後方接受訓練。將這些經過係統培訓的骨乾安插進部隊,任誰都說不出反對的理由。
縱使你能麾下軍長、師長絕對忠誠,那團、營、連級主官呢?更何況,補給命脈始終牢牢掌握在最高統帥部手中。
一旦接受整編,就如同落入蛛網的飛蟲——每一個看似善意的幫助,都是纏繞在身上的絲線;每一個必要的支援,都在加深這份依賴。
在這盤大棋中,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除了那位穩坐中央的布局者!他正微笑著,看著他的將領們為這些帶刺的禮物爭得頭破血流。
隨著整編計劃的推進,一兵團率先完成架構調整。該兵團以孫立人所部為核心,陸續編入新編第14師、新編第39師、新編第77師、暫八師、青年軍第22師及第93師,形成一支規模龐大的作戰集群。第二和第三兵團分彆由林軍長和廖軍長兩部為主力,依照一兵團編製配置。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其炮兵力量。下轄第八、第九、第十三個炮兵旅,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火力配置。
每個炮兵旅編製2343人,配備42門火炮、184輛載貨卡車與64輛牽引車,實現全麵摩托化機動,其具體編製如下:
第1營設3個6炮連,共裝備12門37毫米戰防炮;第2營設3個4炮連,共裝備12門105毫米榴彈炮;第3營設3個6炮連,共裝備18門75毫米美製榴彈炮;第4、第5營為運輸與後勤保障單位,負責彈藥運輸與裝備維修。
從編製結構上看,這種炮兵旅實為多功能綜合單位,其火炮多從作戰部隊中抽調集中。表麵上是為了提升火力效能,實則暗含精妙的製約邏輯。
通過控製炮兵這一核心戰力,既增強了整體攻擊力,又使各兵團三支炮兵部隊掌握在他的手裡。這份看似慷慨的裝備分配,背後依然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權力遊戲。
stie將軍根本無心介入這些內部糾葛。他的目光始終鎖定在作戰任務的達成上。當第二、第三兵團尚在緊張籌措之時,他已調遣無需大規模整編的第一兵團開赴贛省前線,進入待命狀態。
不久,他迎來了專屬於他的空中支援——儘管到來的,儘是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型號:由花旗共和航空公司改進自p35的127架p43“槍騎兵”戰鬥機。
p43性能確實不算出眾。該機型原定位為偵察機,試飛後暴露出諸多缺陷,花旗軍方並未大規模采購,總產量僅272架。
這批飛機原本計劃移交約翰牛,但英方對其性能頗為不屑。恰逢華夏政府提出采購申請,花旗軍方遂“慷慨”地將整筆訂單轉交華夏,僅留少量用作訓練。
花旗空軍此前已接收少量p43,並對其評價不俗:1200馬力發動機動力充沛,1300公裡航程足以應對多數任務,兩挺12.7毫米機槍加兩挺7.62毫米機槍的火力配置也屬合格,最高時速達562公裡的表現,在當時條件下已堪稱可靠。
有了空中力量支撐,stie將軍立即與杜光亭會商,部署空襲行動,目標直指日寇機場與後勤倉庫。同時,他命令第一兵團全線壓上,正式投入作戰。
杜司令迅速請示山城,在得到肯定批複後,即刻下令部隊開拔,向指定作戰區域全速推進。
喜歡我的師座林譯請大家收藏:()我的師座林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