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顒琰道:“那就這麼定了。我先去跟皇上提議,明兒叫大起兒的時候,樹齋公上個奏本吧。”
和珅穿好朝服時,外屋的自鳴鐘又響了。抬眼一看,已經是寅正。便動身坐轎向著午門出發了。
今天是皇帝禦門聽政的日子,也就是俗稱的”叫大起兒”;在京各部四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
滿清定鼎中原後,效法明製每天的奉天門早朝。一開始的順治是每天在太和殿聽政;自康熙繼位親政後,因為乾清門相較於太和殿,離內廷最近;皇帝從乾清宮出來走上八十多米就到了。於是禦乾清門聽政便成為常例。
到了雍正和乾隆的時代,早上聽政的地點就改為了圓明園裡的“勤政親賢”(這個不是大殿,而是一套前後三進的小院子。)而皇帝在每年十月大駕回鑾紫禁城後,才會在乾清門聽政。
因為和珅家就住在後海,所以他到達午門外廣場時,也才寅正二刻。此時天還沒亮,午門廣場上已經是遍布掛著燈籠的轎子和馬車了。這些人裡中不光是文武百官和宗室王公,還有各家的護衛、仆從,他們也要跟著自己的主人進去,以便隨時聽令。像和珅自己因為是一品大員,就可以帶八個人,其中有六個護衛、兩個貼身跟班兒。
那些提前到的官員們都坐在自己的轎廂裡,念念叨叨的背誦著早上要給乾隆彙報的內容。這要是麵奏時結結巴巴或者背不上來,輕則受到訓斥,重則罰俸丟官。
和珅的轎子剛一落地,好幾個眼尖的官員都湊過來請安、問好、拍馬屁。而和珅依舊是笑容滿麵,一一打著招呼。
因為是叫大起兒,算上和珅自己,所有在京的大學士都要參加。除了武英殿大學士阿桂仍在西北處理回亂善後事宜,以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蔡新為首,文淵閣大學士嵇璜、東閣大學士伍彌泰,協辦大學士梁國治都已經到了。這些人裡,除了和珅剛過三十四歲,其他人不是六十多就是七十多了。
此時的和珅因為甘肅平亂後勤運籌有功,被乾隆封為一等男,又兼著協辦大學士、正白旗滿洲都統、充清字經館總裁、吏部尚書並代管戶部。至此,羽翼豐滿的他已經成為了乾隆朝後期四大勢力之一(這四大勢力分彆是以阿桂為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為首的禦史派、以錢灃為首的清流派、以和珅為首的貪官派。)
和珅笑著和其他四位大學士拱手一一行禮,有說有笑親切和氣如對家人。四位大學士也都知道這位如今正紅的發紫,根本不敢得罪,也都起身問好。
眾人聊了一會,又各自想了一會兒事情,天光便開始放亮。於是所有官員在各部堂官和幾位大學士的帶領下,在午門下的左掖門外按文武分開排隊站好。這些人再加上他們自己帶的仆人和護衛,長長的隊伍一直排了很遠。而一眾親王貝勒則站在右掖門外,為首的正是十五阿哥顒琰,他也是帶了八個人,身後隊伍排的很遠。
辰初時分,隨著午門內的大鼓響了七下,左右掖門緩緩開啟。一眾文武官員在蔡新和阿桂的帶領下,從左掖門排隊進入;十五阿哥則帶著親王貝勒們則從右掖門進入。
所有人進入午門後,一路向北穿過太和門,再穿過太和殿廣場,進入中左門等候。所有人到達中左門的時候,剛好是辰初一刻。
這一段的路途聽著好像不遠,但對於很多七老八十的大學士和長長的隊伍來說,想走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到了中左門後,官員們會在這裡稍事休息、整理儀容隊伍,然後再次整隊前行。
之後一路向北,穿過保和殿的東側,進入後左門等候。到了這裡,所有官員和王公貴族的護衛、仆人就不能再進去了,必須在後左門外等候;因為過了這裡便是禦門聽政的乾清門廣場了。
值守在後左門的大內侍衛看到官員們都到了,便向乾清門內的皇帝轉奏諸臣已到,隨即乾隆傳諭讓官員進奏。於是值日侍衛便隨同官員們來到乾清門丹墀的東側,麵朝西排隊站好。而負責記錄《起居注》的四品官員要站在丹墀西側,麵朝東而立。
整個乾清門東西開五間(古人管兩根柱子中間叫一間,乾清門有六根柱子。)南北開三間,這已經不能說是門了,可以算是一個大客廳。
至於乾隆的寶座,吃的就設在乾清門正中的丹墀上。寶座後有屏風,座前有一張用來放置奏章的桌案,也叫奏章案。
待所有人全部站好後,經侍衛轉奏,七十三歲的乾隆頭戴冬朝冠,內身穿明黃色龍袍,外罩一件黑色圓領貂皮端罩,從屏風後緩緩走出升座,兩排太監分列屏風的左右兩側。
“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從乾清門廣場到後左門外,所有人都跪下行禮。
“平身吧。”乾隆淡淡的說道。
此時,十五阿哥顒琰帶領六位大學士來到了乾清門內東側間設好的座位上做好;四名起居注官則站在大學士們身後,以便隨時記錄;一眾大內侍衛分彆立於丹墀下的漢白玉石欄東西兩側。
接著,各部堂官按照宗人府、吏、戶、刑、禮、兵、工、理藩院、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內閣、翰林院、詹事府的順序,捧舉著奏章,依次由丹墀東側走上台階,來到奏章案前跪下行禮後,將本部奏章放在了奏章案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乾隆在聽取官員彙報時,可以按順序翻閱相應的奏章。
奏章上交完畢後,各部四品及以上官員,將按照各部順序和官階順序,依次從丹墀東側的台階上去進奏回話。比如宗人府左宗正說完了,接下來就是吏部侍郎,以此類推。
大家“排排坐”輪著來,從各部院一品官,一直到下麵的四品官員。
其他衙門諸如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奏事,排在禮部之後;督捕清吏司、太仆寺奏事,排在兵部之後;五城兵馬司奏事,排在都察院之後。
按照禦門聽政的規矩,各衙門官完成奏報後,便要按照先後順序,跟隨乾清門侍衛從後左門出去。而內閣諸位學士每天所收上來的本章如果還有單獨的折本,那就需要麵奏請旨。
(說了這麼多的目的,就是告訴你迄今為止,所有清宮影視劇裡關於“禦門聽政”沒有一個是對的!)
等前麵的宗人府、吏部、戶部、刑部、禮部先後奏報完,十五阿哥顒琰、阿桂以及和珅等人看到兵部尚書慶桂走上台階時,都內心暗道:“來了!”
“臣,兵部尚書章佳·慶桂有事啟奏皇上。”初冬的清晨,慶桂的聲音不徐不疾,一如既然的渾厚有力。
“講。”原本眯著眼的乾隆突然一睜,已經有些花白的眉角輕輕挑起。
“據吉林將軍都爾嘉轉來公文所報,鄂羅斯人自本年六月起,駕駛西洋巨艦,先占踞熊島,收留罪民逃人,於駐防官兵肆行戕害,自恃險遠。狼狽為奸。後又盤踞西拉河口一帶,私自開墾耕地,抗拒天兵,殘忍殺害駐防官兵及當地邊民。鄂人恃其巢穴偏遠險阻,侵蝕東北之地,奸惡梗化,以張大其勢。擾我朝龍興之地,猖獗已甚。
現吉林、黑龍江兩地國境漫長,雖旗兵悍勇,但兵力單弱。臣請旨,調兵征剿,以複國土!”
乾隆聽完慶桂的進奏,扭頭看著十五阿哥道:“軍機大臣議覆如何?”
這事昨天顒琰下午的時候已經找他彙報過,到了晚上宮門下鑰前,乾隆已經同意了。此時不過是按流程要有一問。
顒琰連忙從座位上站起,走到奏章案前跪倒行禮,道:“臣等附議。”
乾隆點點頭,朗聲道:“化外蠻夷,肆橫不法。以其器利,致官兵進剿失利,多被殺傷,而國家失一柱石。至於私立名號,恣行不法,其蓄心尤為可惡。不可不使之畏天朝兵威,亦不可但以兵威壓服,而不修德化也。”
“臣等謹遵聖諭!”
翌日,乾隆下旨,對阿桂和福康安在甘肅剿平回亂的功勞進行獎賞:“.阿桂前於平定金川時,已封頭等公爵。現為大學士,恩施無可複加。著再給予輕車都尉世職,即令阿桂、於伊子孫內揀選一人,奏聞承襲。
福康安籌辦底店賊匪,先得機宜,較為出力。前於平定金川時,已封為嘉勇男,著再晉封嘉勇侯。協辦大學士事務。”
至此,乾隆對於派阿桂和福康安出兵的政治準備已經完成。隻等他二人完成在陝甘對回亂的善後事宜回京領命後,便可再次北上吉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