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老堂船_乾隆四十八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一百七十五章 老堂船

第一百七十五章 老堂船(2 / 2)

老黃看完趙新給他的信後,沉吟了一會兒,問道:“趙大人還說什麼了沒有?”

“沒了。”

老黃聽了點點頭,道:“這事得等回了上海才能辦。我會儘快交給你的。”

“不妨的。”

“黃老板,我想問您件事。”

“請講。”

“上次我們在上海做的那件事,首尾如何?”

“這事你不問我也正想和你講的。官府那邊查了許久也沒結果,最後的定論是樁無頭案。放心吧!”

等到所有貨物都搬運完畢,自己這邊的一百多人也都登上了雷神號時,沈敬丹衝老黃拱手道:“如此,揚州的事務就拜托黃兄了。”

老黃哈哈笑著對沈敬丹拱手作彆,帶著魯壽山等人上了沙船。他們這一次回去的路線依然從張家浜、野貓塘一線偷渡。其實說是偷渡,蘇淞水師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實際上這條水路的買路錢是每條千石沙船五百兩銀子。不過也正是因為價格昂貴,所有鮮少有船走這裡。

兩天後的晚上,魯壽山他們已經住進了上海縣城外的客棧裡。為了避免引人注意,他們這十五人分成了三路人馬,分彆入住了兩家客棧。

魯壽山帶著五個手下住進了位於行仁裡的客棧,徐大用帶著另外五人住進了另一個院子;王長生則帶著兩個人住到了鹽馬頭的一家客棧。

次日一早,王長生一個人便來到了陸家浜橋附近,發現一條三百石的拖駁船正停靠在河岸上。船上的一個架子上,掛著一個鳥籠,裡麵養著一隻畫眉。

王長生長出一口氣,心說這船居然還在。他順著石階走到船上,一個五十多歲的商販模樣的人從船艙中走了出來,滿臉笑容的招呼道:“這位客官想買點什麼?我們這裡南北貨都有。”

王長生看了兩眼貨架,抬手指著那畫眉,低聲對那老者問道:“請問將軍生於何處?”

那老者麵色一變,打量了王長生一會兒,微笑道:“客官請隨我進艙內看貨。”

兩人剛進船艙,從緊裡麵走出了兩個壯漢,三人把王長生圍住,那老者道:“將軍生於何處?”

王長生一拱手道:“昆侖山。”

“能飛多高?能飛多遠?”

“高能飛到天外,遠能飛到天邊。”

“什麼眉,什麼眼?!”

“龍眉,鳳眼。”

“大毛多少?小毛幾根?”

“大毛一百二十八根,小毛九千九百九十九根。”

“將軍一天叫幾聲?”

“知音則叫,不知不開口。”

王長生和那老者一路對了半天切口,越對越是滿麵笑容,到了最後,船上三人衝王長生一拱手道:“原來都是教中兄弟。”

王長生拱手道:“小子王長生,崇明人。”

那老者道:“請問兄弟的老官是何人?”

王長生拱手道:“家師姓朱諱貴。”

老者笑道:“原來是朱三哥的徒弟,難怪你能找到這裡。朱三哥可好?我們得有七、八年沒見了。”

王長生黯然道:“乾隆四十六年,崇明海潮,發了大水,家師一家不幸遇難。”

老者聞言長歎一聲,道:“既然尋來了,那就都是自家人。”

王長生抱拳道:“還沒請教老官高姓?”

老者道:“我是你師父的結義兄弟,我姓劉,單名一個昭字。”

王長生聞言一驚,立刻跪倒在地,口中道:“原來是劉師叔。小子給劉師叔請安。”說完就磕了三個響頭。

等劉昭將他扶起後,王長生這才道:“師父以前曾告訴我老堂船的事,我這次也是過來碰運氣。沒想到竟然還能遇上劉師叔。”

劉昭道:“我也是昨日才從天津回來。你若是昨日之前來找,也是找不到的。最近朝廷對我羅教查的太緊,我們差不多每處也就停留兩三日便走。來,先跟我進去參拜羅祖吧。”

王長生隨著老者走進船艙裡麵,揭開一扇簾布後,露出了一個不大的空間。此處被布設成了一個佛堂的模樣,正中供奉的是一尊類似佛像的神像,桌案上供奉著香花水果和檀香蠟燭。

這裡,就是羅教(無為教)在運河上的秘密堂口。這條船被稱為老堂船,也叫香火船。

話說羅教的創始人叫羅夢鴻,法名普仁(靜卿),法號悟空,道號無為居士,出生於明代正統七年(14421527)的一個山東軍戶家庭。據說羅夢鴻由《金剛科儀》受啟發而悟道。此人悟道前,曾在古北口服役,是當時密雲後衛的一名從事漕糧轉運的陸運軍人。所以他悟道之後,便在附近的的司馬台堡傳教。

明代引白河水入密雲的潮河後,從通州漕運到密雲的軍糧一年四季往來不斷,每年水陸運送的漕米約占密雲縣當時軍糧年總儲量的九成以上。羅夢鴻選擇在這裡傳教,再加上他的社會關係多與漕運水手有關。因此,羅教便在漕運水手群體中迅速傳播開來,而密雲就成為北方漕運水手信仰羅教的聖地,更有水手從南方運糧至此,朝拜羅祖。

至於羅教在江南的廣泛傳播,就要歸功於羅夢鴻的一代弟子翁岩、錢堅、潘清三人。這三人也被稱為“三祖”。明代江南的的漕運水手中,有上萬人來自山東、河南、北直隸各處。這些人不論在精神上還是生活上都是無處依托。

由於漕船回空的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客棧酒家不願容納他們,寄居庵堂就成了他們唯的一選擇。生老病死無人問津的恐慌,更使他們選擇投身羅教,以寄托生死,通過收徒來延續香火。而處於宗族觀念濃厚社會之中的漕運水手們,對這些都是夢寐以求的。在羅教之內,水手們可以互幫互助,運糧船經停的淮安、天津、通州、京師等處也都有人照料他們。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漕運水手的羅教信仰被清政府發現了。清廷下令嚴查羅教,拆毀或改用了羅教的庵堂。雍正五年,江浙水手之間發生血案,在審問中,官員得知漕運水手大多信仰羅教。此事驚動了皇帝,他命地方官員徹查,結果羅教庵堂被查出原有七十二處之多,現還有三十餘所,當時的雍正帝本身就崇奉佛教,於是便采取了較寬大的處置措施,而杭州、蘇州等處的庵堂也都部分存留了下來。

乾隆三十三年,因為一場著名的全國性謠言——“叫魂案”的牽連,羅教受到清廷的打壓。原本就不多的庵堂被查抄一空,首犯朱文顯、性海均依為首律擬絞監候,其他人或杖責,或流放。羅教由此轉入地下。

陸上的庵堂不能開了,羅教眾人便將庵堂轉到了船上。王長生找到的這條拖駁船,平日裡以在運河沿途販賣南北貨為掩飾;而它真實的身份則是羅教的秘密集會場所。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周書記他蓄謀已久 開局一首晴天,我成了娛樂圈大佬 許他歡顏 逼我退隊?帶四條狗一樣打! 穿越湘江是紅軍但是啥都不會啊 穿成農女,開局一把菜刀整頓全家 大明第一火頭軍 我在北美發癲,癲佬們都當真了 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重生七零:賴嫁相親男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