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爾丹城以西的炮兵陣地上,五架D30122榴彈炮在打完三發急促射後,又按照趙新的要求向後延伸射擊,這一次的射程增加了200米,八發急促射!
一千五百米外的山林裡,當烏什哈達率領的清軍遭到四次炮擊後,前鋒營和中軍立刻就炸了窩!上千匹戰馬因受驚失控而自相衝撞、踐踏,發出了陣陣的嘶鳴。
烏什哈達等將領一邊安撫手下,一邊命令道:“全軍止步!這是賊人埋下的萬人敵!”
(據明代《籌海圖編》、《練兵實紀雜集》、《武備誌》等書記載,截止明朝中後期時,明軍所用的地雷已經有十多種。按引爆方式區分,有燃發、拉發、絆發、機發等。其布設方式除單發雷外,還有利用引信控製爆炸的群發雷;通過母雷爆炸引爆若乾子雷的“子母雷”。根據作戰需要,可將地雷設置在車上、建築物內或用動物運載地雷衝陣。)
當士兵們稍稍安定下來,安撫馬匹、撲滅火焰、準備救治傷者時,伴隨著遠處傳來的轟鳴,天空中再度傳來了一陣陣呼嘯。
“轟!”
“我的媽呀!還來!”
“快跑啊!這不是萬人敵,是天上下雷了!”幾個清軍火炮營的炮手最先醒悟了過來,撒腿就往回跑。
最先開始潰散的,就是緊跟著火炮營的“退蠻軍”。這些邊民組成的弓箭手被前方的爆炸聲和人喊馬叫嚇得不知所措,看到前麵的清軍大呼小叫的往回跑,於是也跟著一起四散奔逃。
這些被緊急招募的邊民們雖然經過一定的訓練,但畢竟不是職業軍人;再加上給養、待遇均與八旗披甲不同,戰鬥意誌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在這些邊民的眼裡,現在老天爺都劈雷了,這還打個屁啊!趕緊帶著馬背上的糧食開溜回家吧!而負責這些弓手的協領富克精額和塔斯哈,帶著幾個親兵大聲嗬斥,試圖阻止潰兵。可隨傷亡逐漸加大,兩人也明白形勢已不可收拾,竟然跟著亂兵一起朝著南邊逃了!
這就好比把學渣和學霸放一桌,結果不僅大佬沒有帶萌新,兩人反而一起曠課逃學。身為“班主任”的福康安要是知道,非當場氣瘋了不可......
烏什哈達所在的中軍那裡,手持纛旗的驍騎尉單手抓著韁繩,正試圖安撫身下的戰馬;可幾十米外接連響起的兩聲爆炸,讓他的戰馬完全失控。當他被另一匹驚馬狠狠的撞上時,持旗的驍騎尉一個前撲就從馬上飛了出去,摔斷了脖子。
火光硝煙中,那些趴在地上躲避爆炸的清軍抬頭看到中軍纛旗突然消失不見,頓時大驚道:“烏軍門被打死了!大家快跑啊!”
清軍的東線部隊徹底亂了!
此時護軍參領岱三保和官保不顧自身安危,從馬背上站起身來,大聲嗬斥正在逃跑的手下,試圖阻止他們的潰散。作為火器營的正副指揮官,岱三保和官保的嗬斥並沒起到作用,炮營的雅爾江阿一開始還和岱三保一起大聲勸阻,可嗓子都喊啞了也毫無作用。雅爾江阿心一橫,身子一矮趴在馬背上,竟然混入逃跑的人群,再也沒了蹤影。
主將烏什哈達找不到,觸目所及都是潰逃的士兵。岱三保萬念俱灰,他抽出腰間的雁翎刀正要引刀自儘,一發炮彈在他身邊爆炸;岱三保在火光和爆起的泥土中飛上了天。
副護軍參領官保一看岱三保死了,再也無心整隊,兩腿一夾馬腹,帶著親兵向東逃去。
“萬勝!萬勝!”
富爾丹城的城牆上下,伴隨著炮聲隆隆,數千北海鎮民眾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聞訊而來的陳青鬆走上城頭,向趙新問道:“需不需要派民兵出擊?”
趙新搖頭道:“福康安的大隊人馬還沒到,況且南邊還有王遠方他們呢。讓民兵加強警戒,按咱們之前說的,如果敵人靠近,一百五十米就打排槍射擊!”
趙新說完就下了城牆,到了陳青鬆的後勤指揮部內,通知劉勝。
“馬上聯係王遠方,命令他們出動!兩個小時內拿下蒙古卡倫,截斷清軍的南逃路線!”
“明白!我馬上通知他!”電話裡的劉勝應該是渡過了之前的沉悶狀態,回答的聲音十分有力。
南線的清軍大隊人馬在聽到北麵六、七裡地外傳來的隆隆炮聲,還以為是烏什哈達已經開始攻城,於是便開始興奮的叫喊。
隊伍中的一個參領埋怨道:“這個烏什哈達,真他媽雞屁股裡掏雞蛋,急個毛啊急!”
作為副手的佐領笑著道:“我估摸他想先拿下富爾丹城,讓福大帥給他報功呢。”
那參領眼睛一瞪,不屑道:“我還真不是看不起他,就憑他?姥姥!”
兩人正說著,隻聽身後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轉頭隻見一個舉著令旗的傳令兵從隊伍旁跑過,高喊道:“大帥有令,全軍兩裡地外列陣!”
佐領詫異道:“現在就列陣,也太早了點兒吧?”
“閉嘴!這是大帥的軍令,哪有你質疑的份兒!”
此時的福康安知道東線已經開打,終於下定決心,放手一搏。他一邊不停派出前鋒營斥候,向北哨探偵查,同時派出傳令兵聯絡西線大營的都爾嘉和東線的烏什哈達,而南線的七千五百名清軍開始在距離富爾丹城三裡外列陣。
福康安所擺出的大陣,就是著名的“九進十連環”。
康熙二十九年(1690),禦駕親征的康熙因病命令和碩親王福全率領五萬戰兵,再加上輔兵與後勤民夫隊,號稱十萬大軍,在烏蘭布通四十裡外紮營列陣。
由於清軍當時的火槍製造還停留在明朝末年的水平,實在不是持有沙俄火器的準噶爾軍對手,損失慘重,連佟國綱都戰死了。之後清軍乾脆不再出擊,在山下列出“九進十連環陣”,與噶爾丹南侵大軍以大炮火槍開始對轟,激戰了整整一天,雙方士卒多次肉搏。最終以噶爾丹部彈藥告罄而結束了這場會戰。
此時來到大陣最前列的,是來自各地駐防八旗的火器營。每營458人,這樣的陣型交錯排列,一共二十個,共計9200人。
各營中內分三部,陣中立纛旗三麵。
每旗後設鹿角六十抬,鹿角後設盾車三十輛,火槍棉甲兵八十名,兩旁各站引繩兵兩名(負責保管火種,幫火槍兵點火繩)。引繩兵的兩側,有長槍兵二十名,連枷棍兵二十名。連枷棍兵左右兩側各有神功將軍炮五門,每門炮由三名炮手負責。在大炮的兩側,又列有驍騎兵一百十一名,鳥槍騎兵一百名。
另有負責舉纛旗的領催三人,驍騎三名,隨纛散秩官一人,領催二名,驍騎二十名。其次還有參領纛旗五麵,執纛驍騎十五人。紅旗二麵,持旗領催二人;負責鳴金的驍騎十名,抬鼓的棉甲兵四名,擊鼓驍騎二名,鳴海螺號驍騎十三名。除此之外,還有都統二人,每旗副都統一人,參領二人,散秩官五人,給使官二人,驍騎校七人。
在第一列火器營戰線的後麵,就是以前鋒營居中,退蠻軍弓手續列兩頭的第二列。
除此之外,一幫民夫趕著大車來到第二列清軍後麵,從車上卸下許多木料,開始乒乒乓乓的搭建一個高台。
兩個小時後,當清軍的二十個營在雙城堡前廣闊平原上排出了2370米長、160多米縱深的一字長蛇陣時,包括趙新、劉勝在內的所有北海鎮官兵全都看傻了!
西邊,劉勝往自己的腦門上還沒消退的大包抹著清涼油,口中嘖嘖稱奇:“我去!我去~!還真要玩火槍大炮對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