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米外的一片灌木叢中,一個躲在草叢中的庫頁費雅喀人已是驚恐萬分,他捂著自己的嘴巴,不敢發出一點聲音,頭上的冷汗順著額頭嘩嘩直流。
剛才那一幕他全看到了!
等了好久,費雅喀人趴的雙腿都麻了,他再也聽不到方才那三人的一點動靜,這才撐著雙臂緩緩起身,小心翼翼,一步三回頭的朝著南麵一百多裡外的村子方向走去.
天黑之前,一座四周圍了一圈木柵欄的簡易營地被匆匆搭好。而營地裡,三十個草綠色的大帳篷已經搭好,這種帳篷每間可以住二十個人。
在各個帳篷門外的空地上,一個個的野營灶火苗正旺。這種用生鐵板焊接的簡易灶,是張波的傑作,燒煤燒柴都可以。此刻火上的一口口鋁鍋裡正燉煮著巴爾克村民贈送的麅子肉乾和野菜。眾人等肉煮透了,再將在船上就已經烙好的白麵餅撕開泡在湯裡,倒上點辣椒油,立刻就是一頓美味可口的晚餐。
阿妙一邊吃晚飯,一邊不住的抬頭看向趙新,試圖搞懂下午趙新變的那個戲法。
劉勝看到小丫頭的樣子,笑嗬嗬的探身道:“這是你家大人的秘密,可千萬不要對外人說。”
阿妙聽了,先是懵懂的點了點頭,隨即又重重的點了下頭。
入夜時分,營地內除了站崗的哨兵還在來回走動,其他帳篷裡大多已經響起了一片鼾聲。趙新他們幾個人的帳篷裡,阿妙抱著膝蓋守在火爐邊燒水,迷迷瞪瞪的聽著另外三個人談事。
“真沒想到啊,這裡的石油多的都滋滋往外冒。真想馬上開工,大乾一場。”說話的是張波。
“你估摸,一天能煉出多少油?”劉勝抽著煙問道。
“照今天看到的,我估摸一開始的話,每天最少能出三、四噸的樣子,如果原油產出穩定,一天十幾噸沒問題。”
“十幾噸?”趙新盤算了一下。雙體客船的油艙容量是八千升,巡邏艇是八百升。“那就是兩三天。”
張波問道:“對了,這煉油廠的位置你打算放在哪?”
趙新想了想道:“肯定要放在那些油坑的附近。”
趙新所說的那些油坑所在,就是另一個時空的奧哈油田。
劉勝道:“張波,你是打算挖儲油池還是弄原料油罐?”
“先挖儲油池吧,這樣來回運輸,往裡倒油也方便。”張波轉頭問趙新道:“對了!東西你都準備好了嗎?”
趙新轉頭看了一眼昏昏欲睡的阿妙,低聲道:“放心,天亮前一定準備好。”
張波拿過自己的記事本,在上麵一項項的勾著,嘴裡還不停念叨:“收集池、油泵、鋼管、水箱、濾罐、儲油罐。對了,儲油罐你準備了多少個?”
“四十立方的常壓罐,準備了十個。”
張波道:“還有個問題,咱們這裡離海邊最近的也有1.5公裡遠。不管是雷神號還是後麵的驚雷號,加油怎麼解決?”
“這得鋪設輸油管了,我倒是買了一批船用的輸油軟管,你先配合上油泵,湊合用吧。”
“明天我去奧哈城裡再轉轉,看看有沒有做輸油管設備生意的。”
張波歎口氣道:“哎,真想馬上裝上采油設備。可惜啊,現在還隻能乾煉油作坊。”
趙新也歎氣道:“沒油鬨騰,有了油還得折騰。等鄧飛他們到了,這裡還得蓋居住區,咱們得趁著夏天這幾個月,趕緊把過冬的設施都搭起來。”
夜深了,阿妙早就頂不住了,兩眼皮直打架。趙新等她睡下後,便悄悄走出帳篷,來到了營地外北側的一片空地上。幾個執勤的士兵還想跟著過來,被他給轟了回去。過不多時,趙新匆匆走回營內,鑽進了帳篷。
第二天天剛亮,負責值守營地北麵的衛兵驚訝的發現,營外的空地上突然多出了好多的物資。一地的物資和設備,甚至還有兩台挖掘機。他急忙趕回帳篷通知警衛連長,連長也是剛醒,一聽也驚了。他急忙叫起夜裡執勤的衛兵,詢問昨天夜裡有什麼異常的事情。
那士兵揉了揉眼睛,仔細想了一下,這才說趙大人昨天夜裡出去了一趟。
警衛連長是從最早跟隨趙新的那三百多流民裡提拔上來的,他一聽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心說大人又用“仙術”了。於是他嚴令兩名士兵不許再對外說一個字,彆人問隻能說不知道。然後他又命一個班馬上集合,去看守營地外的物資。
另一邊,早起的張波聽到警衛連那邊腳步匆匆,過去一看,一個班的士兵正提著槍,小跑著往外走。再一抬頭觀望,張波樂了。
吃過早飯,張波叫了兩個工人組長,拿著筆和本子跑到外麵檢查核對各項物資的數目。等物資檢查完,回到營地見到趙新,張波滿意的伸出了大拇指。
話說除了小型挖掘機,其他各項物資趙新都按照雙份做了準備,張波能不滿意嗎!
上午,趙新讓阿妙好好在營地裡呆著,說自己有事要出去。劉勝和張波則帶著一個排的警衛,叫了三十多個民工,帶上測量工具,氣勢洶洶的殺奔西北三裡地之外的油眼所在地。
經過一天的的現場勘察和規劃,張波確定了原油收集池和對應土窯的位置。為了怕爆炸影響其他土窯生產,每座土窯之間相隔150米遠。在所有的規劃位置上,張波帶著人用白灰一一做了標記。
而劉勝則在現場看了一圈,確定了幾個崗哨的位置,並計劃搭建木製觀察哨塔。
到了第二天,除了一個班的士兵留守營地,其他四百多人帶著工具就出發了。到了下午,五個邊長十米,深三米的深坑已經挖出,一些泥瓦工已經開始在坑裡碼磚抹灰,等乾了之後再抹一層快乾水泥就齊活了!
另一些人則在張波的“技術指導”下,用磚石壘起了五座將近三米高的炮樓形磚窯。磚窯內部共分兩層,最下麵一層是燃料層,用於添加木柴;上麵一層就是煉油層,裡麵是一個用鋼板焊接的跟鍋爐似的大鐵罐。
鐵罐上有三個開口,側上方的管道是連接儲油池,用於抽取原油的;頂部除了用於引流的輸油管外,還開有一個圓形的密封艙門;另外在鐵罐下方還有一個密封艙門,用於後期排出廢渣。另外在鐵罐的側麵還連通著溫度計和壓力表。
因為土法煉油汙染太大,所以張波決定以後自己和現場工人都要帶上工業防毒麵具作業才行。這種土法煉油作坊就沒什麼技術含量可言,隻要膽子大,大乾快上一點問題都沒有,出品的0號柴油質量杠杠的!
趙新跟張波說過,因為北海鎮的這些工人的技術水平實在太差,先乾上一段土法煉油,等熟悉整個煉油的過程後,再更換環保的小型煉油轉爐。
沒辦法,這都是現實條件逼的!
苦葉島,在唐代叫“窟說”、“屈設”、“莫曳皆”;元朝時因島上的骨嵬人,又被稱為“骨嵬”;到了明代稱“苦夷”或“苦兀”,清代稱“苦葉”、“庫野”或“庫頁”。
其實這些稱法都是對同一個詞語的不同音譯。因為處於黑龍江入海口的位置,苦葉島在滿語裡被叫做“saiyanulaanggahada”,意思就是黑龍江的嘴頂,這也是後來被稱為“薩哈林島”的由來。薩哈林的意思就是黑,黑龍江的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