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洪大夫的土法消炎藥_乾隆四十八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洪大夫的土法消炎藥

第二百八十二章 洪大夫的土法消炎藥(1 / 2)

趙新既然委托林子平以重任,那老頭的身體就格外重要了。

曆史上林子平在1791年自費出版《海國兵談》後,很快便遭到幕府查禁,本人也被幕府勒令回仙台家中“蟄居”,兩年後病死。

於是到了第二天,得到趙新命令的盛海舟便帶著還沒吃早飯的林子平去醫院檢查身體。

洪濤雖然討厭島國人,可聽說麵前這老頭是趙新任命的“測繪局”主管,還要幫著北海鎮繪製地圖,所以也不敢怠慢。先是驗血驗尿驗大便,接著又是X光超聲心電圖,接著搞的林子平不停的抱怨。

之後,盛海舟又帶著林子平去找了吳顯厚。

現在吳氏兄弟看病,已經越發依賴各項檢查報告。中醫四診雖然傳承了兩千多年,可這種手段太過依賴問診經驗和個人自身修為能力;這時代的很多醫生終其一生也隻是精於某一科,很難成為全科醫生。

而北海鎮現在因為醫生人手少,最需要的就是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麵手。所以來到北海鎮兩年來,吳氏兄弟已經從原來的專科大夫轉成了全科大夫,兩人每天看的最多的都是頭疼腦熱和工傷事故引發的外傷。

吳顯厚拿著林子平的各項檢查報告看完,再加上一番問診把脈之後,判斷對方應該是洪院長以前講過的“上感”,上呼吸道感染是也。

這年月風寒轉成肺炎十分常見,有時候即便是燒退了,可炎症依舊潛伏,到最後就是肺部感染乃至完球。

當年隔壁乾隆與富察皇後的兒子永璉就是因為跟著去北郊校閱,結果著涼感冒發燒,最後丟了性命。

古人對於傷寒的治療不是“桂枝湯”就是“麻黃湯”,作用就是發汗祛寒,而且還得是有錢人才能吃的起;至於窮人,能喝碗黃連湯就不錯了。不過連皇帝的兒子都治不好,可見這玩意的效果。

來北海鎮兩年了,吳顯厚見識了不少北海鎮的“神藥”,也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唰唰大筆一揮,開了個“青黴素注射”,一天一針,連打三天。

眼下北海鎮醫院的青黴素粉劑分為三種,80萬單位的給本時空人用,160萬和400萬單位的給穿越眾用。這玩意的保質期最多就是三年,買多了囤著意義不大。

雖然另一時空裡青黴素粉的價格並不貴,可趙新從廣州回來後,居然提出讓洪濤抽時間把青黴素的開發給搞出來。

這下可把洪濤給難住了。先頭說的乙烯水楊酸還沒解決呢,再搞個合成青黴素,這不要人命嗎!

彆說什麼煮柳樹皮,柳樹皮提純出來的那叫“柳苷”,從柳苷中再提取出那種相當強的有機酸,才叫水楊酸。而且水楊酸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刺激胃腸道,難以服用。另外光從樹皮中提取根本無法形成工業化生產。

現代水楊酸的生產都是由苯酚與鈉反應製成苯酚鈉,然後在常壓下通入二氧化碳進行羥基化反應,製的水楊酸鹽,再用硫酸酸化製得水楊酸粗產品,再經過升華精製得水楊酸。

洪濤等了快一年,水楊酸工業化生產的問題還沒解決。

這裡麵最重要的就是高壓反應釜,現成的倒是可以讓趙新買一個,可問題不是想自己生產麼。一年多來,趙亮手下的幾個工人來來回回加工了十幾個,到現在總算是能造出合格的罐體了。

這玩意主體材料不複雜,用的就是普通不鏽鋼板,眼下北海鎮造不出來,用的都是庫存貨。不過因為工人的工藝水平不行,罐體接觸麵的高精度和光潔度無法保證,前幾個都失敗了。

整個過程裡,趙亮就在一旁冷眼看著,根本不插手。他要幫忙肯定就做出來了,可也不能什麼都他上啊!

幾個工人琢磨了好久,最後一想,大的造不出來,咱不能先造個小的嗎!於是等洪濤終於見到北海鎮出品的高壓反應釜殼體時,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

光有一個殼子還沒完呢!釜蓋上還得裝壓力表、汽液相閥、溫度傳感器,還得貼一層爆破膜才行。除此之外還得有什麼磁聯軸器、冷卻水套一大堆。

到了這一步,所有工人徹底抓瞎,這個真玩不轉了!

不過能造反應釜外殼了,意味著工坊這些人已經可以造老式鍋爐了,最起碼公共澡堂和各處的燒水鍋爐再也不用趙新去買了。

青黴素的事洪濤想了好久也沒個頭緒,林子平做完檢查的第二天,趙新的電話就過來了。

“洪院長,這青黴素能搞出來嗎?”

“趙總,我是學臨床的,可不是學生物科技的。你要知道現在6APA批發價才多少錢?三十塊錢一公斤,要是買的多的話,比大白菜還便宜,咱們自己折騰這個沒必要啊!”

電話裡,洪濤向趙新這個半吊子蒙古大夫解釋了現在搞青黴素完全沒必要。

“就我所了解的,現在已經沒有廠家再從頭合成青黴素進行生產了,都是半合成或者生物發酵。而且半合成青黴素的合成是以6氨基青黴烷酸(6APA)為原料,采用酰氯法或酸酐法等方法接上各種酰胺側鏈得到。況且國內現在的產能是四萬噸,大部分都用於出口。”

“哦!原來是這樣。”趙新一聽產能居然如此過剩,難怪價格跟白菜一樣。

君不見《仁醫》裡為了救一個人造青黴素那是多大的動靜,最後還不一定起效。真要是工業化生產用於醫用,安全性那必須是第一位的。

此時電話裡隻聽洪濤繼續道:“趙總,我的意見是與其搞青黴素,還不如搞大蒜素,殺菌消炎也是不錯的。而且工藝上也簡單,人和動物都能用。趙總,咱彆折騰菌絲群了。”

趙新哪懂這個啊!大蒜素他以前隻是聽過一耳朵,具體還真不了解。等洪濤大致說了一下大蒜素的藥效,他連忙問道:“這個做起來不難?”

洪濤笑道:“搗蒜嘛,有什麼難得。最多上個攪拌器。溶劑或是水蒸氣蒸餾萃取,跟做香水差不多。”

洪濤說起來容易,可實際上製作的時候,才發現麻煩還真不少。

第一就是味兒太大了!

話說新鮮大蒜裡並沒有大蒜素,隻含有蒜氨酸。當大蒜被切開或粉碎後,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分解合成為大蒜素。

這玩意的離譜程度在於,如果某個勇敢的女人在分娩前吃了大蒜的話,等孩子出生了,第一聲啼哭裡都會充斥著大蒜的味道!那場麵,嘖嘖嘖~~

第二就是劑量。一公斤大蒜最多隻能出8毫克大蒜素,所以某人要想靠吃蒜達到消炎治病的效果,至少需要160毫克。

前麵不是說了麼,大蒜被切開或粉碎才能生成大蒜素。也就是說,你得吃二十公斤蒜泥才行。能不能治病還兩說,撐死那是肯定的了......

下午,洪濤和助理搬著一箱子設備去了北海鎮的大食堂。這玩意沒法在醫院弄,能把所有人都熏出去,個彆人還會“YUE”......


最新小说: 大唐鬼案集 符咒在上!我竟活在成龍世界! 五等分的花嫁三玖線 雙穿老公來自末世 小神醫的春天 水果聖手 盜墓:開局引領西王母尋找長生 道域天途:我的修為靠讀書 收徒係統,徒弟不太正常咋辦? 華娛:從2009到影視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