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往年黑龍江冰淩開化的時間來算,北海軍在五月初無論如何也是趕不到雅克薩的。從三月底到五月,陸地上雪化翻漿,河道上冰封未消,部隊能走到伯力噶珊(鄉村)就不錯了。
一周後,潘秀成團的一個營作為北上支隊向伯力出發了,而一支人數在八十人的民政支隊也一同前往。這支隊伍中包含了一個五十人的建築隊、二十個乾部學校的學員、以及十個人的醫療隊。
與此同時,民政開始從各地聚居點調集閒散勞力,分批北上,目的是跟在北上支隊後麵,修築一條通往伯力的陸路通道。
趙新打算把伯力建設成興凱湖北岸最大的城鎮。那裡地處黑龍江東岸,乃是黑龍江的中樞所在,它既可遙控大江上下,又與鬆花、烏蘇裡兩江聯成一氣,地勢十分險要,向來曆代王朝所重視。元明清以來,伯力不僅是中央王朝統治該地區的中心所在,同時也是經營黑龍江下遊地區的必經之地。
與此同時,遠在蘇北的徐大用和王長生也接到了趙新的命令。趙新讓正跟漕幫混得風生水起的王長生去廣州聯係萬和行的蔡昭平,去年趙新讓萬和行幫著買的帆船該交貨了。
同時,趙新命令徐大用今年要再向北海鎮運送至少十萬流民。
徐大用頓時覺得亞曆山大,十萬!這還不如讓他直接扯旗造反呢。
這都乾隆五十三年了,那場波及六省的大旱災已經過去,滿清這幾年的救災行動還是挺有成效的,被貶謫出京治理河工的阿桂一直在忙著應對災後的民生。現在流民逃難的規模再也沒有那麼大了,再想通過人販子買人,一年撐死也就是幾千人。
當然了,造反是不可能的,先不說北海鎮沒有多餘的力量再開辟一個戰場,光是把中原搞亂了,最後還得北海鎮出來收場,得不償失。
徐大用愁眉苦臉的跟一群手下商議對策,手下有人出主意去山東招人。去年山東夏收和秋收均出現大麵積減產,從受災最嚴重的登州和萊州兩地估計能招到五萬人以上。
另一個曾去湖北買流民的家夥出了個主意,他說眼下川陝鄂三省交界處有不少流民,規模不下十數萬,生計極為艱難。而且那裡屬於三不管地帶,官府控製力薄弱。與其在官府控製力強的中原地區招攬流民,不如去那裡看看。
徐大用其實早就知道三省交界處的流民,隻不過因為那裡盜匪草莽眾多,他一直不願去招惹。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他先給北海鎮發了電報,得到批準後,便準備在過了清明後帶人過去。
時間到了三月底,劉勝帶著新媳婦終於回到了富爾丹城,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以薩哈連和老薩滿為首的巴爾克村民。
劉勝他們一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聯係趙新。他們在回來的路上和北上支隊碰上了,由此也得知了沙俄將要入侵的消息。
“怎麼打?”
趙新笑道:“你不打算擺酒席了?”
劉勝火急火燎的道:“該喝的酒在巴爾克村都喝了,咱們這邊晚幾天沒關係!”
“那好。後天我會帶一個團到富爾丹城,你先讓部隊做好戰鬥準備。”
“北上?”
“不,打寧古塔!”
......
那奇泰最近幾天右眼皮一直在跳,這讓他感到有什麼大事將要發生。可會是什麼呢?
他現在還是寧古塔副都統,不過他已經從正二品升到了從一品,還被封了個二等子爵的爵位。之所以沒有被調走,主要就是因為他跟北海鎮和趙新打了太多次交道。不管是乾隆還是慶桂,都認為他之前和北海鎮的幾次交涉差事辦得不錯;在吉林將軍衙門下的一眾官員裡,那奇泰算是對北海鎮和趙新了解最多的人。
當然了,福康安除外。
難道是北海鎮要動手?那奇泰回憶這些日子哨探偵察的情報,心說北海軍沒有異常啊。不過他覺得就算是北海軍要進攻,以現在寧古塔城的規模和兵力,趙新那個王八蛋也討不到好。
是的,那奇泰恨死趙新了。要不是因為他,自己也不會守在這個“破”地方。
眼下的寧古塔城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個鬆樹夾土的木城了,經過兩年多的修繕,寧古塔的城牆現在是城高兩丈、厚達六尺的磚城;就連河對岸的那座舊城也是拔地而起,煥然一新。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以寧古塔新城為主,舊城為輔的格局。兩座城一東一西,中間隔著瑚爾哈河(鬆花江)。從吉林、黑龍江和關內調來的八旗大軍,就在舊城的兩翼紮營,也被稱為“寧古塔大營”,現在由吉林將軍明亮坐鎮指揮。
整個寧古塔大營共有滿漢蒙兵丁一萬五千人,算上隨軍民伕,差不多是三萬兩千人的樣子。整座營盤南起他克通喀河北岸,北至枯什哈河南岸,橫跨花蘭河和商尖河,南北縱橫將近八十裡,共分十座營盤。
在領教過北海軍的厲害後,清軍現在也學著北海軍,在營盤外麵挖設了數道深達近丈,寬八尺的壕溝,中間布設大量鹿角和拒馬。
吉林將軍明亮在詳細了解了富爾丹城一戰的經過後,又將各部火炮分作幾處集中布設,形成交叉密集火力。
至於遠在東南數百裡之外的琿春大營,現在共有兵力一萬兩千人,除了琿春城外,還有一處山城把手隘口。
那奇泰趁著往舊城押運物資的機會,親自去了河對岸的大營,將自己的顧慮跟明亮提了。
縱觀整個清代,像富察家這樣能出好幾位將星的簪纓之家真是不多。傅恒不必說了,福康安屬於佼佼者,而吉林將軍明亮其實也是軍事才能不下福康安的人物。
跟福康安一樣,富察明亮是傅恒的大哥富察廣成之子,他和福康安一樣,都是乾隆的內侄。
乾隆十九年的時候,明亮入闈鄉試。乾隆當時在偶然間問了傅恒一句:“你家有參加鄉試的人嗎?”傅恒就說了明亮。乾隆聽後便說,世家子弟,何必要跟那些讀書人爭名分呢?沒必要!於是將明亮擢升為藍翎侍衛,命他參加征討準噶爾之戰。
後世評價他“知兵過福康安,廉侔孫士毅”,奈何此人運氣一直不佳,常常受朋友牽連,官場蹉跎。
明亮聽了那奇泰的話,笑著安慰他不必多慮。自從今年二月份開始,各營都定期向富爾丹城一帶派出哨探,每日都有消息傳回,北海鎮並無異動。
何況從東寧到寧古塔不過二百多裡,沿途每隔五裡設有烽火台,若是有事,狼煙傳訊,一頓飯的功夫就能收到消息。
那奇泰聽了心中稍安,不過也僅止於此,之後他又回到寧古塔城內找了大夫紮了針灸,可惜什麼用都沒有。
事實上,他的擔憂是對的,北海軍已經出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