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法國政局不穩,財政緊張,無暇東顧,東印度公司必須要趁著這個時機擴大對華貿易。
不過,這些身在東方的英國人還不知道,“法國大革命”在7月份已經爆發。就算法國人有心想和帶清進行軍事合作,此刻也力有不逮。
在經曆了一場如同鬨劇般的“攻克巴士底獄”後,得到大批武器彈藥的製憲會議兵強馬壯,大權在握。路易十六帶著全家搬進了杜伊勒裡宮,形同軟禁。此時距離他們走上斷頭台的日子,還有兩年零三個月。
不過就在英國人好奇張望,清軍忙著撤離大沽口附近百姓、加緊戰備之時,那個令本時空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不已的無人機又出現了。
此時的大沽口外晴空萬裡,雖然呼嘯的北風讓海麵並不平靜,可天上突然出現幾個明顯比海鳥大的怪物,還是迅速引起了清軍艦隊的注意。
霍雷肖.納爾遜舉起望遠鏡看向空中,不一會便愕然道:“這,這竟然不是熱氣球!”
在甲板上眾人的目瞪口呆中,一架無人機懸停在了離“震北號”二十多米外的空中,那些舉著單筒望遠鏡的人都看到了“怪物”下方有個黑色的鏡子般的東西,裡麵似乎還有個紅點在一閃一閃的。
一個英國軍官估算了一下距離,不言聲的端起火槍,剛要瞄準,肩膀便是微微一沉,等他轉頭看去,雪亮的刀鋒已經架在了脖子上。
持刀的是一名清軍協領,正對他怒目而視,嗬斥道:“爾等要乾什麼?開槍挑釁,擅啟戰端,是何用意?!”
剛才那一炮船上的人都看見了,北海大船離著那麼遠都能打到岸上。現在看來,這“怪鳥”明顯是從大船上放出來的。真要給打下來,把對麵給惹急了,誰都跑不了。
霍雷肖.納爾遜一看,連忙過來跟那協領道歉。而在“定海號”上,哈當阿命傳令兵向各船發出訊號,不許對空中的“怪鳥”開火,以免激怒北海軍。
於是一架無人機在船隊上空來回轉悠,而另一架則直奔大沽口炮台而去。當驚雷號上的趙新等人看到屏幕中顯露出南北炮台上那幾門碩大的火炮時,都嘖嘖稱奇。
“好家夥!這得有一萬斤吧?”
“看上去不止。”
“你說這炮能打多遠?兩公裡?三公裡?”
趙新搖頭道:“說不好,對這玩意沒概念。估計要是抬高到45度,能打十幾裡。”
鄧飛歎道:“乾隆可真夠下血本的。”
“家門口嘛。”
鄧飛好奇的問道:“哎,你說乾隆這次會不會跑到避暑山莊去?”
趙新搖頭道:“那是他重孫子才會乾的事。當初道光都沒跑,乾隆更不會跑了。”
當天深夜,從天津而來的一騎快馬飛馳,等騎手來到圓明園大宮門外時,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連座下的快馬也是口吐白沫。
負責執勤的火器營兵將看到對方身上那個包著黃緞子的奏折匣子,急忙過來攙扶。那騎手喘著氣道:“軍報!十萬火急!”
不多時,信使便被送進了園中掛甲屯的軍機章京外值廬,負責值夜的軍機處滿人章京聽了騎手的稟報,頓時被嚇的魂不附體,連忙派人去請和珅和劉墉等人。
乾隆時期軍機處在圓明園的辦公地點有兩處,一是掛甲屯,一是冰窖上坡,共有房屋一百多間,滿漢章京分彆居住。這些日子乾隆移駕圓明園後,和珅、王傑、劉墉等人便都住進了這裡,以便隨時聽候召喚。
劉墉睡覺很輕,值夜的章京剛一叩門,他就醒了。接著外麵的燈籠光看向桌案上的座鐘,時間才淩晨三點多。
他披上蟒袍,走到門前問道:“什麼事?”
“劉大人,不好了!趙逆的大船打到天津了!”
“什麼!”劉墉兩眼發直,頓時睡意全無,急忙開門招呼下人伺候自己梳洗穿衣。趁著家中下人幫自己穿衣的工夫,劉墉心想彆說了,那五條炮艦肯定打輸了,就是不知道損失如何。
現在最大的危機是天津城內根本沒多少兵,攏共才四百多人。要是趙逆打破了大沽口,進犯天津,城池根本守不住,也不知道福長安那裡怎麼應對。
半個時辰後,嘉親王顒琰、和珅、王傑和劉墉全都趕到了軍機處的值房彙合。眾人一個個臉色陰沉,顒琰沉默不語,右手成拳,捏的骨節嘎巴作響;和珅皺著眉頭,手指輕輕敲著椅子扶手;王傑和劉墉對視一眼,低頭不語,心裡斟酌著一會麵聖時的措辭。
約莫又過了一刻鐘,傳旨太監來了,乾隆召眾人去九洲清晏殿見駕。
“九洲清晏”在正大光明殿的正北方,位於前湖北岸正中。島上從西到東一共有九個院子,從南到北有五座殿宇,意喻“九五之尊”;而乾隆的寢宮則是在最裡麵的九洲清晏殿。
眾人跟著太監一路穿過各處甬道和石橋,到了圓明園的大門處,裡麵已經是燈火通明。等走到後麵的九洲清晏殿門口,七十八歲的乾隆已經端坐在殿中的須彌座上。
群臣以顒琰為首,低頭進殿後一甩蟒袍上的馬蹄袖,齊齊跪倒,叩首道:“奴才(臣)給皇上請安!”
老邁的乾隆半天都沒說話,過了好一會,眾人才聽他用嘶啞的嗓音道:“起來吧。”
到了這時,眾人微微抬眼看去,隻見乾隆手中捏著福長安的那份告急奏折,麵容枯槁。這一下,眾人又跪了下來,叩首道:“請皇上保重龍體!千錯萬錯,都是奴才(臣)辦事不力。”
“都看看吧,眼下這個局麵,該如何應對。”乾隆說罷,就將福長安的折子遞給太監,讓眾臣傳閱。等眾人挨個看完了,這才知道大沽口外的詳情和福長安的應對措施,頓時一個個憂心忡忡。
顒琰跪在地上回道:“兒臣以為,當立刻調集河間、正定、大名各地兵馬赴天津備戰,調宣大、懷來、張家口各地兵馬進京勤王。”
乾隆點頭道:“還有麼?”
和珅道:“奴才以為,應派人先行與趙逆所部見一麵,搞清楚他們目的何在。若是圖謀天津,威逼京師,那就是拚死作戰也要據敵於海上。若是因為彆的......”
王傑道:“和中堂,趙逆的大船都殺到天津了,還能有什麼原因?”
和珅道:“王大人難道忘了?之前從熊嶽鎮發來的急報中說,趙逆的大船在複州強賣大豆......”
殿中眾人一聽,心說哎呀!怎麼把這事給忘了?
難道是因為皇上派船攻擊,打亂了趙逆買大豆的事,惹惱了對方才兵發天津的?
問題是這話誰也不敢說啊,因為派艦隊出擊的命令就是乾隆本人下的。
王傑又道:“和中堂,趙逆是朝廷叛逆,我大清與其勢不兩立,豈能跟他們折節相見。”
和珅也不理會王傑,而是向乾隆叩首道:“皇上,眼下炮艦上可是有英吉利人的。不如讓他們幫著試探一下,咱們可派員喬裝隨行,查探賊人動向,也好做出應對。”
乾隆聽了眼睛微微一亮,和珅的建議還是可行的,於是頷首道:“如此,就傳諭福長安,讓英吉利人去和對方代為交涉。”
《乾隆四十八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
喜歡乾隆四十八年請大家收藏:(乾隆四十八年搜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