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顯帶著幾百號人去暹羅提船,這麼大的動靜不可能不傳出去。莫觀扶提前就打聽好了鄭文顯他們乘坐的船隻,又讓手下偽裝成打漁的,在七洲洋諸島、大門、小門、富國等各處島嶼監視。
幾百號人乘坐兩條船,從珠江口一直到暹羅,路上肯定需要補給,而且從航線考慮,鄭文顯他們肯定要貼著黃沙和萬裡長沙群島走,於是消息便源源不斷的傳回了陳天保和莫觀扶的耳中。
清代自鄭氏集團覆滅後,中國沿海的海盜活動一直不成規模,他們一般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踏鬥”,徐大用和王長生之前就是這麼乾的。
具體做法是糾集三五人、最多七八人潛伏在港口,看到有小船靠岸,隨即突然發動,持械強行登船,威脅水手出海。等遇到大型漁船時,便詐稱要買魚,等兩船接舷後,便攀援而上奪船奪貨。至於漁船上的人也會被他們脅迫入夥,如此越滾越大。
這種手段也就是欺負那些漁船,大型商船則很難劫掠。而遇到官兵的巡船,基本上就是被剿的命。
說起來,清代中葉以後閩粵沿海的海盜之所以猖獗,西山阮朝是主要元凶。除了引誘、脅迫、封以官爵外,海盜們還從西山軍那裡學會了海上戰法和組織方法,並獲得了大炮等武器。曆史上最終改變閩粵海盜命運的並不是清朝的圍剿政策,而是西山政權在軍事上的失利。
此時西山政權為海盜們提供的避風港位於廣義省萬寧州的江坪,這裡水道狹窄,又遠離安南的首府順化,從明代以來,就是海盜活動的天堂。
經過仔細考慮,莫觀扶在和陳天保商議後,便率領著兩千多名海盜攜大小船隻五十多艘,從江坪出發,抵達了廣南延福縣大占汛口以東的大沾島附近。他選擇的動手地點,就是西麵西沙群島中的甘泉島。
既然叫甘泉,顧名思義,島上是有淡水的,過往船隻一般都會在這裡進行補給。
在清廷官方的地圖上,不管是西沙、中沙還是南沙群島,均被稱為“七洲洋”;而在安南的官方地圖上,則被稱為黃沙和萬裡長沙。
莫觀扶選擇在這裡動手是經過了反複考慮的。
首先七洲洋地處南北航道要衝,所有北上的船隻都要經過這裡。然而每年的茶葉貿易季還沒開始,從南洋來的各國商船差不多要在兩三個月後才會從此路過,所以現在七洲洋上過往的商船很少,動手不引人注意。
其次是因為這裡距離崖州協水師營五百多裡,憑他們那幾條破船,即便有事也是反應不及。就算是撞上了,海盜打海賊,清軍還未必會管呢。
最後一個則是他覺得自己有西山朝廷撐腰,就算是撞上傳說中那條大鐵船也不怕。
所以說眼界和見識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而對莫觀扶和他手下的海盜來說,也就是個“窮人乍富”的心態。
“莫大哥,鄭一他們的船隊剛過了大小門,約莫再有四天就能到甘泉島。”
“文庚,”莫觀看向麵前跟他稟報的年輕人,沉聲道:“他們沒從暹羅那邊招人馬?”
“沒有!我之前一直派人在碼頭盯著,已經打聽過了,總共就是五百人。”
莫觀扶點點頭,招人這種事可不是一兩天就能辦的,鄭一他們既然到岸後都沒有招人,就說明沒有這個打算。
“好,辛苦你了。賞!”他話音一落,旁邊的一個師爺模樣的家夥便遞給了那年輕人兩枚十兩的銀錠。
年輕人麵露興奮之色,剛將銀錠收進懷裡,隻聽莫觀扶又道:“文庚,此戰過後,我會向陳大哥稟明,分你兩條烏艚,給你弄個千總的官位。”
“多謝莫大哥,不,莫總兵!”
“好好。”莫觀扶麵帶微笑,上前將年輕人扶起。然後轉身對身邊的烏石大、烏石兒、大炮腹等人道:“諸位兄弟謹記,這一次我們的目標是繳獲那十條紅頭船,那些水手若不反抗,就饒他性命,隻是切不可放跑了鄭一小賊。”
為首的烏石大滿不在乎的答道:“莫大哥放心吧。咱們人多船多,鄭一那小子跑不出咱的五指山。。”
莫觀扶點頭讚道:“麥兄弟這話說的好!諸位須牢記,錢財島烽火燃起時,見我旗號行動,雖說他們是新船,速度比咱們的船快一些,可咱們隻要堵住他們北逃的路線,搶占上風口,用大炮毀其船帆的話,事情就好辦了。待他們速度降下來,再行貼幫奪船。”
“我等聽從莫大哥吩咐!”
“即是如此,那就請諸位回船上各自準備,明日出發!”
四天後的上午,一隊由十艘廣船和兩條烏艚船組成的船隊向著甘泉島的方向駛來,正是鄭文顯帶領的船隊。
在為首的一條廣船上,林道生望著前麵赫然在望的甘泉島,興奮的道:“一哥,總算回來了,過了這裡,咱們就該回家了。”
鄭文顯笑道:“還得先回家一趟把你嫂子接上,留她一個人在這邊,我實在不放心。”
“老幫主也跟著去嗎?”
“我爹啊,”鄭文顯搖頭苦笑。他爹鄭連昌自從聽說北海鎮沒有青樓,便斷了跟兒子一起北上的念頭。廣州多好啊,幽蘭門外的花艇他還沒玩夠呢。
閒談間,船隊從錢財島的西側駛過,就見在錢財島的岸邊停著兩條小漁船。鄭一舉起望遠鏡看去,就見在礁盤上似乎有人正在低頭撈拾海貨。因為附近經常有漁民駕著小舟捕魚,所以船上的人便都沒在意。
甘泉島並不大,南北長七百米,東西不過五百米,然而在西沙諸多島嶼中,隻有這裡水井中的水質甘甜,長年不斷,且毫無苦澀味道。所以島上除了有幾間漁民為了避風所搭建的木屋外,還有幾座用珊瑚石壘砌的破舊小廟。
南海的陽光實在曬人,長時間在太陽底下,人都得曬爆了皮,還得補充大量淡水。
船隊在礁石區外下錨後,十幾條短泊艇被從甲板上放下,載著水手和裝水的空木桶向島上駛去。因為天氣炎熱,各船甲板上的人並不多,很多人都趁著這個空檔在陰涼處打盹,即便是鄭一和林道生也不例外。
此刻海風徐徐,碧波萬裡,桅杆隨著海浪輕微晃動,發出了吱呀的輕響。
突然,在南麵發財島的海礁上,有人升起了一堆篝火,等火勢漸旺之後,那人便將早已準備好的大堆蒿艾堆在了火上,於是滾滾濃煙直衝雲霄。
坐在廣船望鬥裡的水手以手搭棚,看到南麵的情況後,急忙敲響了手中的銅鑼。船上的人隨即都被驚醒。鄭文顯舉著望遠鏡看了一下,心知情況不妙,想來剛才在發財島礁盤上那幾個人根本不是什麼漁民。
他立即對望鬥裡的水手大喊道:“掛紅旗,把打水的人快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