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熒惑守心天喪予_乾隆四十八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七百二十九章 熒惑守心天喪予

第七百二十九章 熒惑守心天喪予(1 / 2)

和珅帶著家眷和豢養的心腹爪牙逃了。

雖然事發倉促,可截止目前的進展還是讓他很得意。當然了,隻要沒到安平港,整個逃亡計劃就不算成功。他現在的第一個要完成目標的是前往通州張家灣,他的家人、和琳的家人以及心腹爪牙都在那兒,隻等他到了就開船。

另外馬八十三已經帶著幾名護衛先行出發,他將前往昆明,給和琳報個信,以便提前做好準備。

和珅斷定京城的那些王公大臣們即便察覺有異,可出於對趙新和北海軍的恐懼,今夜絕對不敢派兵出城,最多也就是讓“外三營”(護軍營、外火器營、健銳營)的人馬把還剩半口氣的乾隆接回紫禁城。而等到朝廷確認北海軍入關不過是他導演的一場鬨劇,至少也得是明天早上了。到那時,他已經坐著船到天津了。

事實也正如他料想的那樣。即便永璿、王傑和慶桂三人打破常規,聯名發出了調兵令,可接到命令的“外三營”卻不敢立刻集結兵馬,原因就是掌印的定親王沒在,和珅也沒在,九門提督的令箭沒有,幾個都統都不敢做主。彆看軍機處在外人眼裡權力極大,實際上大家心裡都門兒清,那不過是皇上的傳聲筒罷了。

信使出發後不久,不放心的永璿又聯係了禮親王永恩和睿親王淳穎,讓二人率領五百驍騎前往圓明園護駕。當兩位王爺得知“外三營”的情況後,決定兵行險著,帶領手下打著火把強行進入圓明園。一番雞飛狗跳後,終於在九州清晏殿的東暖閣裡發現了處於昏迷狀態的乾隆,以及被捆成了粽子的總管太監。

心急火燎的永恩叫來當值太醫給乾隆做了診斷,又是施針又是灌藥,乾隆總算是醒了。可由於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八十三歲的他已經是口不能言,而且很快就陷入昏沉。用直白的話來說,就是大腦語言中樞受損而導致失語。就在永恩和淳穎猶豫著是否要將實情稟報給乾隆時,手下人來報,找到怡親王和定親王了;跟他們一起被發現的,還有傳旨太監胡世傑。

等四位和碩親王碰了麵,兩位被捆了一天一夜的王爺將自己的遭遇大致一說,禮親王和睿親王聽的冷汗直流。而當怡親王和定親王得知城內已經鳴炮總動員,也是大驚失色。

永琅大口的喝著水,心有餘悸的道:“得虧你們來了,要不我們叔侄倆得渴死。和珅這王八蛋,連口水都不給喝!”

抱怨過了,水也喝足了,緩過神來的定親王綿恩這才道:“我尋思,北海賊入關之事恐怕也是和珅搞出來的。”

禮親王永恩安慰道:“放心吧!兵部已經派人去密雲了,是真是假,明天早上就有消息。”

綿恩恨恨的道:“一定要抓住和珅,本王非活剮了他不可!”

睿親王淳穎道:“眼下要緊的,是你們二位趕緊去召集外三營的兵馬,護送聖駕回鑾。這園子不是久留之地。”

永琅詫異道:“不是有令箭嗎?何必還要我二人去?”

淳穎扼腕道:“彆提了,令箭找不到了。要不是因為這個,我倆也不至於跑一趟。”

綿恩大怒道:“甭說了,這肯定也是和珅乾的!我現在就去!”

兩位正管的親王出場,外三營的都統們再也沒了顧忌,擂鼓鳴炮,通知各營頭集結。霎時間,夜色中的圓明園周圍亮起了無數的火把,照的如同白晝;近三萬兵馬分成了二十多支隊伍,從四麵八方將整座圓明園圍的水泄不通。

深夜時分,被重兵護送的乾隆法駕終於回到了紫禁城。此時的京師內外大軍雲集,算上城內被動員起來的旗人,內外兵力加起來將近七萬人。

皇帝雖然回來了,可卻無法理事。太醫院的人連夜被召進宮裡,診斷問脈後也開了方子,隻說需要安心調養三五日,不能再受刺激;至於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誰也不敢打包票。

永璿深知太醫院的藥方從來都是名實不符,位列“京師十大可笑”,連番逼問之下,幾名嚇破膽的太醫隻能不住磕頭,連腦門都滲出了血。他終於確信,乾隆的身體怕是不成了,看來要早做準備。

也就是在這一瞬間,儀郡王永璿心裡翻滾過無數念頭,如熊熊烈火,燎的他欲罷不能。然而也許是因為腳有殘疾,再加上平素人緣不好,讓他心裡一直有些自卑,於是剛剛升起的雄心勃勃,很快又偃旗息鼓。

雖然眼下的局麵對他有利,他本人對皇帝寶座也有覬覦之心,奈何北海軍猶如懸在頭上的利劍,留在紫禁城的日子都得按天數了。永璿自問沒有康熙和雍正挽狂瀾於既倒的本事,也不想坐在那個位置上天天受折磨,最後當個亡國之君。

“算了!既然老十五願意背這口鍋,那就讓他背吧!皇阿瑪沒了,這大清朝.唉!”走出乾清門的永璿深深歎了口氣,隨即抬頭看向黑漆漆的夜空。

“嗯?”

此刻時間已經臨近子末,天空上繁星無數,一顆散發著亮紅色光芒的星星很快就吸引住了永璿的目光。隻不過他驚訝的發現,那顆原本應該是從下往上運行的星星,竟然在運行到心宿最中間的位置時,如同到達拋物線頂點一般轉而向下。

“熒惑守心!蒼天啊!”永璿心裡頓時咯噔一下,他感到一陣心悸,整片天空的星光如同無數把利劍,向著紫禁城,向著乾清宮壓了下來。永璿恐懼的蹲在地上,抱著腦袋不敢再看。

要知道在中國古代的星相學裡,心宿五星最中間的那顆代表皇帝,代表明堂;而火星在心宿上停留逆行是最最最的大凶之象,昭示著皇帝要玩兒完,天下易主。

《史記》上說,心為明堂,熒惑廟也。而在《甘石星經》上則記載說:“(火)與心星遇,則縞素麻衣,在其南、在其北,皆為死亡。”除此之外,還預示著“大臣為變,謀其主”的說法。

關鍵是,上述解釋無不與昨天京城發生的一切和如今滿清搖搖欲墜的現狀相對應,怎能讓永璿不害怕?

好吧,如果乾隆正好在場,他一定會狠狠踢這個傻兒子的屁股。扯淡的熒惑守心!法國人蔣友仁曾給乾隆介紹過哥白尼的“日心說”,專門講過“熒惑守心”的道理,而乾隆聽後也是深以為然。

話說讓古代中國帝王們最為恐懼的“熒惑守心”,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地球比火星離太陽更近,因此公轉速度更快。當轉的快的地球在超越外圈的火星時,從地麵上觀測火星的運行軌跡就像是在逆行;隨著二者的距離拉開到一定位置,火星的運行軌跡又會恢複“正常”。

當然了,火星逆行的現象會定期發生,而“守心”的情況隻有在火星的運行軌跡正好位於青龍七宿第五心宿位置才會發生。

不過很可惜的是,那位不遠萬裡來到中國,且精通天文學、地理學、建築學,並設計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大水法”的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已經在二十年前去世了,而滿清的下一代皇族們也再沒興趣學那些“蠻夷之術”。

“王爺,您這是怎麼了?奴婢給您叫太醫吧。”

隨行打燈籠的太監見狀,嚇了一跳,急忙詢問著。不遠處當值的大內侍衛看到情況不對,也提著燈籠走了過來。

“不,不用。本王沒事,扶我起來。”永璿在太監的攙扶下緩緩起身,靠在漢白玉的欄杆上,大口喘著氣。趕來的侍衛見他臉色煞白,急忙跑去值房給他端了杯熱茶,又拿了個墊子。等永璿坐在地上喝了熱水又歇了片刻,終於覺得緩過勁來。

“本王沒事了。”永璿沉著臉剛要邁步,又停住腳,從袖子裡抽出兩張見票即兌的銀票,分彆遞給那名侍衛和太監,沉聲道:“剛才的事跟誰也不能說,否則你們仔細著!”

“奴婢(奴才)不敢!”

回到軍機處的永璿跟誰也沒敢說自己方才看到的天象,他和守在隆宗門外侍衛值房的幾位鐵帽子王經過緊急商議,一致決定在嘉親王回京之前,軍事上由定親王綿恩、軍機大臣王傑、慶桂負責,政務上則由儀郡王永璿和禮親王綿恩負責。為防肘腋之變,眾人決定趁著全城宵禁之際,由定親王綿恩和怡親王永琅各領一千兵馬,連夜查抄和府並抓捕其黨羽,嚴加拷問。

跟著乾隆一起回到紫禁城的,還有那本堪稱肇事源頭,由盛京將軍舒亮發來的告急奏折。隻不過當晚所有人的心思都專注於乾隆的病情和抓捕和珅餘黨,誰都沒注意到它的存在。

這一夜的北京城注定是躁動不安的,而被困在城內的董信臣和他的同伴則更是焦灼。從下午城門關閉,兩人得知無法出城,就隻能回到怡王府,之後因為淨街,甚至連大門都出不去了。

董信臣和同伴的第一反應就是乾隆死了,可接下來還有個事,崇文門外的槍聲是怎麼回事?來自情報局的同伴對北海軍的各種製式武器都很熟悉,他從槍聲一起就聽出那是北海軍的製式左輪。

難道是自己人在城外發動了?不可能!董信臣很清楚上麵曾向滿清提供了幾批軍火,所以滿清手裡有製式左輪很正常。至於怡王府下人們說北海軍攻打密雲,那更是天方夜譚;北海軍入關這麼大的事,情報局無論如何也會提前通知。


最新小说: 我在修真當反派 逆淵通天 我主沉浮之沉浮之間 大唐鬼案集 符咒在上!我竟活在成龍世界! 五等分的花嫁三玖線 雙穿老公來自末世 小神醫的春天 水果聖手 盜墓:開局引領西王母尋找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