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宗教問題和水龍頭_乾隆四十八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七百七十八章 宗教問題和水龍頭

第七百七十八章 宗教問題和水龍頭(2 / 2)

其實北美這邊的情況也差不多。北海鎮和西班牙除了軍事鬥爭,在宗教擴張上如何抗衡也是重中之重。拆教堂固然是一種手段,但佛道兩教也得及時跟進才行。

兩人商談的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通信。由於科迪亞克島離金門太遠,光是直線距離就有三千一百公裡,貼著海岸行船路途更遠;即便是北部的溫哥華島,離金門的海上距離也有1350公裡。

趙新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在明年開春後,向科迪亞克島的定居點派駐一個通訊小組和一個排的兵力。

巴拉諾夫自然不知道什麼叫電報,雖然北海鎮在阿留申群島中的烏納拉斯卡島建了中繼站,還立了座鐵塔,可俄國人對此一頭霧水,全然不知做什麼用的。現在他從趙新口中聽說,有種儀器可以和千裡之外的人互相傳訊,甚至還能和萬裡之外的白柏爾城聯係,驚訝的下巴都砸腳麵上了。

到了傍晚的時候,趙新和巴拉諾夫的商談終於結束了。後者將在明天一早坐船趕回科迪亞克島,並按照今天敲定的細節進行後續安排。

趙新的晚飯是和魯奇一起吃的,期間後者跟他絮絮叨叨的說了不少西班牙使團登岸後的事。其中最搞笑的,要數西班牙人提出想跟金門這裡買一些水龍頭。

“水龍頭?”趙新聽的一臉迷惑。

“是這麼回事”魯奇推開飯盆,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條斯理的講了起來。

原來,按照之前迪茲修士和魯奇溝通的結果,新西班牙行省使團的宿營地被安排在了距離要塞東北五百米外的一處劃定區域,南麵一百多米外就是印第安人的交易市場。

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市場裡有個大型蓄水池,西班牙人去那裡打水也方便,省的再單接一根管子過去了。

早先來金門的印第安人要是用水,都是去堡壘內的那口水井打水;後來隨著市場內的印第安人越來越多,考慮到基地的安全保密,後勤就讓工程隊鋪設了一條PVC輸水管道,直通市場內北邊的一塊空地,並在那裡搭建了一個盛水量足有三噸的圓形PVC膠布蓄水池,直徑一米八,高度一米二,四周和頂部還用彩鋼板做了個遮擋,以防止掉落灰塵和被人弄破。

用這玩意主要是考慮到安裝拆卸方便,要是哪天想個換地兒,把水一放,支架一拆,篷布一卷,倆仨人就能抬走。

當初蓄水池剛建好的時候,市場內的印第安人很是高興。最讓他們感到驚奇的就是上下水接口處的水龍頭,經常有三五成群的家夥聚在那裡擰來擰去,玩的不亦樂乎。

印第安人如此,西班牙人也沒好哪去。當一名工匠從打水的雜役口中聽說後,立刻就來到了蓄水池的所在,對著上麵的龍頭反複打量,開開關關,甚至還拿出木尺反複測量。

那廝琢磨了半天,回去後就跟使團的人說了,結果又惹來了一幫人集體參觀,甚至連方濟各會加州傳教團的主席費爾明.德.拉蘇恩修士都來了。

於是到了下午去戰俘營的路上,擔任翻譯的迪茲修士就跟魯奇說起了此事。魯奇聽了啞然一笑,解釋說那叫水龍頭。

迪茲修士說,我們願意出高價買幾個,不知閣下能否同意?

魯奇同意的話都溜到嘴邊了,立刻又咽了回去,隨後就岔開了話題。因為他突然想到了曾在某本書上看到過關於水龍頭的曆史。

可彆小看一個普通的水龍頭,在另一時空曆史上,直到1845年才由英國人羅瑟勒姆發明出來。在這之前,不管東方西方,人們要想喝水,要麼去河邊,要麼找水井,有噴泉的城市還可以找噴泉,而且水質還不能保證。

也就是權貴階層才有所選擇,可以購買送水上門服務,或者派人去潔淨的水源地打水。比如眾所周知的北京城權貴們,就隻喝玉泉山的水。每天早上西直門一開門,猶如長龍般的水車就會魚貫而入,給紫禁城和城內各家送水。

而水龍頭之所以要到十九世紀中期才被發明和普及,關鍵就在於裡麵的橡皮墊,也就是“橡膠硫化法”發明之後才得以實現。

問題是當今世界上除了趙新在巴城種下的幾百畝橡膠,所有的橡膠產地都在南美,那裡可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眼下對歐洲人來說,橡膠的最大用途就是橡皮擦。一旦讓西班牙人發現水龍頭裡的配件,那麼橡膠的用途也會隨之暴露。

當然,掌握不了硫化技術,就算知道也隻能乾瞪眼;但會不會提前催生“橡膠硫化法”,從而使歐洲人在工業技術上得到進一步提升呢?要知道橡膠可是有著“工業粘合劑”之稱。

一粒小石子雖然不起眼,可扔進水裡泛起的波紋卻能擴散出很大的麵積。身為一個穿越者,魯奇太知道蝴蝶效應了。

有代差多爽啊,逮誰欺負誰,想虐誰虐誰,尤其是西班牙這種二流國家。

果不其然,趙新聽完一拍桌子,說道:“不能賣!我們和西班牙的仗還沒打完,想什麼好事呢。”

接著,他就把自己中午安排李時做的事跟魯奇說了。魯奇聽完連說我艸,心想這種事也就你趙老大能乾的出來啊!

等著吧,明天可有好戲看了。

十八世紀供水係統最先進的要數英國,蒸汽機被應用到引水工程,並開啟了鑄鐵管道替代木製管道的革新。到了十九世紀初,世界上第一家自來水公司——新河公司就會誕生在倫敦。不過因為當時的自來水很貴,鋪設管道等費用需要一個工人兩年的工資,所以根本沒多少人用。倫敦市政府曾想強製推行,不過反對者太多。之後新河公司一直經營了20年才開始盈利。


最新小说: 無解之道 總華探長死了,我是港警一哥! 新婚立規矩?砸婚房改嫁年代大佬 錦鯉小仙女的人間日常 離婚OK啦,但公公婆婆必須歸我 妃惑宮城之鳳華絕代 我去明末救義士 蕭劍平生意 詭異時代,我為界使! 十九世紀換嫁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