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來鑄一回到錦州就往鋪子裡鑽,沉迷打鐵無法自拔。
結果第二日就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正是之前攔住她與餘渺去路的人。
也是她的丈夫。
十五歲時擁有的丈夫。
父親給她選定的丈夫。
“英娘,你可算回來了,快跟我回家吧,孩子們都想你了。”
眼前的男人一臉心疼和無奈,門外有不少人在圍觀。
仿佛她是一個拋夫棄子六親不認的可惡之人。
當然,這話也沒說錯。
圍觀的人也跟著附和:
“是啊是啊,夫妻哪有隔夜仇?英娘還是趕緊跟你丈夫回去吧。”
胡來鑄堅硬的麵容並沒有絲毫動容,這樣的場景已經數不清發生過多少次了,她熟練地對男人說:
“我不叫英娘,我叫胡來鑄,你可以叫我來鑄。”
男子一噎,表情差點繃不住,讓他管自己老婆叫來鑄真的是難為他了。
“英娘,你……你當真如此絕情麼?”
男人神情受傷,見此圍觀群眾開始指責胡來鑄。
自從胡來鑄習得神功以後,杜遊再也奈何不了她,以往兩人之間生出嫌隙,彆人總會說是男方的錯,勸她大度包容,好好過日子。
畢竟還能離咋滴。
在昭國,為了促進人口增長,朝廷大力支持年輕或是年老夫妻生育子女。
女滿十五,男滿十七必須婚配,若遇雙親去世可守孝半年再行婚嫁。
若年齡超過限度還未成婚,則倍其賦。
夫妻若無身體疾病,成婚後五年內需生育三孩,若超過三孩,則朝廷另有嘉獎。
嘉獎之法可分為兩種:
一為表揚:在鄉內張貼布告廣而告之並授予頭銜,光宗耀祖,其夫可免除兵役。
人生在世臉皮可是很重要的東西,有了這個光榮榜,家裡人走路麵上都跟抹了豬油一樣倍兒亮堂,焉能不為之勤奮耕耘。
二為賞賜:凡多生育子女者,男孩賞賜十兩白銀,女孩賞賜五兩白銀。
看起來不多,但若是僅僅養活一個孩子綽綽有餘。
當然,律法開明的昭國也允許感情破裂的夫妻離婚。不過為了穩定戶籍流動,方便管理人口,並不允許男女頻繁離婚。
若是離婚成功,女方須得在一年之內找到夫家,並另生孩子。
男方同樣。
不過法律允許一夫多妻,因此生育子女對男人來說並不算累贅,反倒還有朝廷賞賜,因此不少人都比較積極。
當然,這是在屈忘觀之前了,自他掌握政權之後,國內多戰亂,黎民死傷無數,為了往戰場持續注入新鮮血液,他正大力推廣多生多育。
不過這幾年打仗比較多,國庫有些吃緊,他就不再實行獎勵製度了。
不婚直接下大獄,男的乾苦力,女的強製婚配。
這種做法固然殘酷,但卻有效,聽到各地戶籍官員統計的人口情況,這幾年出生的孩子確實越來越多了。
屈忘觀已經可以預見到不出十年,戰場上又是一片“欣欣向榮”。
當然,這種律法隻針對手無縛雞之力的平頭老百姓,有錢的出點錢,有權的使點權,有力的出點力比如師無樂)。
反正天子犯法從不與庶民同罪,昭國律法的可信度也就那樣了。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昔商鞅變法曾立木為信,太子犯法也有所論處,故而新法實施得以樹立威信。
屈忘觀向來滿腹經綸,不知怎的竟絲毫未汲取古人的智慧。
至於丞相大齡未婚之事,朝中本就無人敢置喙,又有餘渺這個亡妻的名頭安著,人們也隻道丞相情深義重罷了。
餘渺:&¥
更何況,自古以來固有法不加以尊之說,丞相身份尊貴豈能動輒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