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安沒辦法,隻能舔著臉找負責打飯的大師傅討要一個吃飯的碗。
這大師傅人不錯,沒有那種捧高踩低的臭德行,讓一個幫廚的婦女同誌代替他打飯,回那個茅草屋廚房裡翻找了一番,找到一個大碗。
"喏,這個給你,洗一洗,自己留好,以後就用這個來吃飯吧。"
路平安接過碗,看了看,一臉的懵逼。
隻見這隻碗通體滿釉,呈奶白色,做工還是比較精細的,沒有磕碰,也沒有裂紋,很完整。就是可能之前用它裝過油,碗裡如今粘滿了沙土,顯得有點臟。
路平安拿在手裡左看右看,怎麼看怎麼感覺像是一件宋代的古董,挺漂亮的。
隻不過那時候也還不流行落款兒,想從碗底具體分辨哪個朝代的可不容易,畢竟路平安隻是愛看一些鑒寶類節目,並不是專家。
"彆看了,我這裡隻有這個。
都是河裡撈出來的,人家覺得這是四舊,都不用。你要是嫌晦氣,不想用,我就沒辦法了,我這兒也沒有多餘的碗了。"
這還要什麼自行車啊?
人家大師傅沒有下看路平安,他要是還挑三揀四,不是沒事找事嗎?
路平安到旁邊角落裡拿沙子搓了搓,把碗裡的油漬搓掉,又用清水好好洗了洗,端著大碗去打了飯。
飯是玉米糊糊,一些鹹菜,和四個還算比較大的窩頭。
打好了飯,路平安尷尬的發現,他還少一雙筷子。
大師傅拉過一捆引火用的高粱杆兒,折下兩根高粱杆兒遞給了路平安,揮揮手,示意他去一邊兒吃去,彆擋在鍋前影響彆人打飯。
路平安識趣的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大口的炫著飯,好歹算是填飽了肚子。
吃過飯,洗碗也很簡單,從地上抓把沙土,搓一搓,碗裡的食物殘渣隨著沙土掉落,用水一衝,乾乾淨淨。
路平安吃完飯,把碗放回了牛棚,又去解決了一下個人衛生問題,剛從廁所出來,鐺鐺鐺鐺,上工的鐘聲響起。
路平安沒有想著自己能逃避勞動,老老實實的走到了食堂門口的空地上,等著分配工作。
一個領導模樣的人站在一個小土坡上,拿著一個鐵皮大喇叭,見人到齊了,舉著喇叭吆喝了起來。
"同誌們,鄉親們,昨天,咱們又一次超額完成了上級給咱們規定的任務量。
這說明啥?
說明咱鄉親們的隊伍,是有那個戰鬥力的,大部分,那個,也是有覺悟的。
在這裡,要重點表揚一下石匠六組,彆看昨天老石匠羅老驢被砸斷了腿,少了一個人也沒影響人家完成任務量不是?
還有喬家莊子運輸隊,人家可是多完成了六車的任務量。
嗯,還有六道灣大隊的采石十五隊,冒著生命危險排除了啞炮,挽回多少寶貴的炸藥?
大家都要向他們這些先進學習,向那些得了流動紅旗的隊伍學習。
不過嘛,在這大好的、欣欣向榮的形勢下,依然有部分人不顧大局,隻顧自己的小家,自私自利。
羅家窪的羅慧慧,郭坡村的郭春花,還有六道灣的老拴子和張良鳳兩口子……連續三天遲到。
就你們這個工作態度,這不是給你們大隊臉上抹黑麼?
你們給我上台來,深刻剖析自己的思想問題,反省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