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棟爸媽最終同意支援羅家棟二百塊錢和一些票,讓他用以來回坐車和購買生活用品。
這錢是擠出來的,給羅家棟用沒問題,但是接下來幾年家裡這邊可就不會再給羅家棟出錢了。
二百塊錢不少了,很多農村家庭全家人辛苦勞作一年也沒有五十塊錢的結餘,甚至還要倒欠生產隊不少。
這麼多錢,哪怕要路上需要花費一些,剩下的用來在偏遠山屯安置個小家絕對夠用。
若是羅家棟能和路平安分到一個墾荒點,很多東西都不需要重複購買,還能省不少開支。
路平安心裡卻直發虛,無他,如今他兜裡隻有三十六塊七毛錢和幾十斤全囯糧票,太緊張了。
路平安打定主意要去搞些錢和糧票,隻是要去哪裡搞他還沒想好。
羅家實在是沒有地方待,說好了羅家棟的事兒之後,羅家棟和吳大偉領著路平安回了吳大偉家。
吳大偉是家中獨子,沒有兄弟,隻有一個妹妹,叫吳小雨。現在和吳大偉奶奶一起住在東城區那邊,是個很聽話也很孝順的姑娘。
按道理來說吳大偉家裡條件不錯,怎麼都不至於去下鄉。
奈何兄妹倆年齡相差太近,當時恰逢又有人盯著吳大偉父親搞事兒,想要把吳大偉父親拉下馬。
搞的原本準備買工位的吳家不敢有絲毫大動作,想著兄妹倆總有一個得去下鄉,吳大偉和父母一商量,乾脆自己主動跑到知青辦報名支邊北大荒。
吳大偉父親是棉廠下屬單位的一個小領導,工資不低,事兒也不多,屬於很自在的那種崗位。
他家同樣住在一個大雜院兒裡,有兩間後罩房和一間自己搭的"雜物間",算是非常寬敞了。
路平安厚著臉皮在吳大偉家吃了個午飯,吳大偉母親早上去排隊買了一塊兒豆腐,還奢侈的炒了幾個雞蛋,這還是看在瘦的跟猴似的羅家棟剛回來,專門給他做的呢。
吃過飯,幾個小青年又開始說起了報名支邊,參加墾荒隊伍的事兒。
吳大偉讓羅家棟和路平安填了一下資料,然後拿到郵局寫了封信寄給他乾爹,讓他乾爹去鄉裡幫兩人報一下名。
接下來就是等電報,吳大偉乾爹通知他們報上名以後,一切按部就班就行,也就羅家棟的事麻煩點兒。
羅家棟還需要回陝北一趟,等待北大荒那邊發來調動協助函,拿著調動協助函去找支書和知青辦,辦理一下手續,就可以出發去東北了。
具體裡麵會不會有變故,誰也不得而知,所以路平安得和羅家棟回一趟陝北。
萬一有什麼特殊情況,羅家棟能有個幫忙的人不說,兩人還能互相商量一番拿個主意。
晚上的時候原本路平安是準備去棉廠招待所住的,吳大偉非不同意,在他們家後來加蓋的那個雜物間給路平安收拾出來一個鋪位,讓路平安將就幾天,他自己和羅家棟睡客廳的一張高低床。
住招待所可不便宜,一天一塊多錢呢,有那錢還不如買點豆腐、買點肉吃。
距離月底也沒多少天了,等辦完羅家棟和路平安的事情以後吳大偉就該回東北了,所以他也不用非得整日鑽在家裡了。
如同憋了一整天終於能下樓遛彎的狗子,那叫一個興奮啊,四處撒尿……說錯了,是四處打卡。
京城生活特色之一是泡澡堂子,轉天正是禮拜一,趁著彆人都在上班,三人吃過早飯,拿上換洗的內衣褲和洗漱用品,直奔廠裡的澡堂子去趕頭一水。
頭一水就是澡堂子剛換好水,大早上的彆人還沒用過,我來了第一個下到池子裡洗,這叫頭一水。
洗頭一水圖的就是一個乾淨,隻不過一般人要上班、上學,沒這個空閒,都是退休賦閒的老人才有這個閒情。
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路平安和羅家棟還趁著方便讓澡堂子裡的剃頭師傅給理了個板板正正的小平頭。
三人不是堂膩子,沒有就著青蘿卜、乾果、瞅著光不溜的大老爺們兒喝茶的愛好,洗完就走。
等待東北那邊傳回消息需要幾天時間,路平安三人沒事兒,整日裡四處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