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管你玩符篆還是練內丹;彆管你吃齋念佛還是打坐抄經;大家都一個樣,真正的成仙成佛之路已然斷絕。
無奈之下,各家紛紛派出弟子下山活動,試圖修複龍脈。
破壞容易建設難,誰又能有那麼大能耐,挽大廈於將傾?
那是龍脈,牽一發而動全身,身死道消事小,不小心搞的更嚴重了,那罪孽可就大了,誰敢下手?
真有那本事早飛升了,對不對?
大家夥兒就這麼熬啊熬的,直到清軍入關,江山易主。
我們關外這邊的山神野仙兒是最先投靠了辮子朝的,算是出了不少力。
仗著人多勢眾,又無關內那些規矩約束,怎麼利於修行就怎麼來,很快就鬨騰的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到最後還信心滿滿的踏過山海關,大規模進入了關內。
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一下子惹毛了佛道兩家。
兩家難得摒棄千年來的仇恨,聯起手來把我們仙家給趕回了關外,一度差點把幾家的老巢都給掀了。
人家佛道兩家是上麵有人,下麵也有人,如何是好惹的?
要不是仙家這邊有人世間的朝廷支持,恐怕除了胡三太爺或禿尾巴老李那種頂尖戰力,其他的一個回合下來就得死絕了。
畢竟辮子朝的建立有仙家出的一份力,眼看仙家要被滅了,當時那個號稱十全老人的皇帝出麵調停,拉了拉偏架,先是大修廟宇,以利搞定了佛門。
接著又封了胡黃常蟒四大家為正統仙家,玩了一手拉一派、安撫一派、打擊一派的手段。
但是自打那時候也多了個規矩,叫仙家不過山海關,但同時,仙家在關外正了名,不能再被稱為邪門歪道了。
東北的仙家本來是信心滿滿的準備一舉打垮佛道兩家,去中原花花世界過好日子,結果卻被人一頓劈頭蓋臉的抽嘴巴子,老巢都差點讓人點了,這才知道了差距,哪能不想招自保?
它們根據薩滿教的傳承,結合關內佛道儒三家之所長,抱著打不過就加入的想法,試驗出了一個更加正規且好用的方法————出馬。
這個方法好啊,用如今的話來說就是貼近群眾了,很快就發展壯大。
山野毛神有了官方背書入了編製,有朝廷當後台,又沒了約束,還不是憑著自己的喜好來?
它們不斷吸收香火之力壯大己身,幾乎占據了這邊所有的鄉村,然後慢慢的把佛道兩家往外擠,成功在東北這旮瘩做到了一家獨大,也算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方針成功運用了。"
"呃……你先等等,我咋聽著怪怪的?話說你最近看的啥書啊?還拉一派打一派,編製,背書,農村包圍城市的,你咋啥都知道呢?"
"咳咳咳……"老黃婆子身上的仙家似乎有些尷尬,把頭縮了縮,甕聲甕氣的解釋道:"博眾家之所長麼,多看書總沒錯吧?看看書,尤其是那位老人家的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啊。"
"哎呦喂~~你還挺愛學習的。
不過你講的有些東西我都沒聽過,原來仙家和不過山海關的說法是這麼來的啊?"
"你以為呢?都是打出來的,誰拳頭大誰有理。
就拿辮子朝皇帝封的胡黃常蟒四大家來說吧,如今你聽到的東北仙家是哪幾家?"
"狐黃白柳灰啊!哦,還要加上清風。"
"常蟒兩家呢?"
"常我不懂,蟒不就是柳家麼?"
"常原本是指的蛇,如今也被劃入柳家了,那人家原本的柳家呢?你蛇蟒兩家並一家,都成了柳,那人家柳樹上拴著紅布白拴的啊?人家就不是仙家了?憑什麼沒有人家的名兒了?"
"誰拳頭硬,誰發展的勢力大,誰就牛逼唄?"
"就是如此。
我家也是有堂口的,哪知看事兒的時候遇見了黃家那些不要臉的,打了小的,來了老的,單挑打不過就群毆。
它們掀了我家的堂口,弄死了主家和我家二神,當著我的麵兒生生的戳瞎了我弟子的一隻眼,還放話說要活活折騰死我弟子。
要不是突然天地變色,大家一起倒了黴,你猜我家弟子能不能活到今天?"
"同為仙家,連個管事兒的人都沒有,還沒處說理了?"
"那你以為呢?黃家把著前鋒營的職,除了胡三太爺和胡三太奶就數黃老太爺地位高了,按照人類來算,那也是兵馬大元帥一級彆的。
我去告?找誰告?狀子遞給誰?"
"哦,就是何人堂下狀告本官唄?"
"哈哈哈哈哈,說的太對了,就是這麼回事兒。
要不是我們水族按理來說都統屬於禿尾巴老李的人,他們不好不經通報就直接弄死我,我能活到今天?"
"禿尾巴老李是你老大啊?那你也挺牛逼的啊!話說它和胡家那兩位,誰更厲害點啊?"
"按壽歲來說,兩邊可能差不多,甚至胡家那兩位可能活得時間久一點,但是論起戰力,那兩位隻是被皇帝冊封過的小神,和封了大江正神的龍族沒得比,打個蛟龍還差不多。
而且對上龍族,九尾狐一脈的天賦優勢發揮不出來,所以並沒有優勢,再說了,它們的能力也不全在戰力上。"
"哦!合著就是覺得人家禿尾巴老李不愛管閒事兒,逮著你們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可勁兒欺負唄?"
"那可不,其實誰家還沒點兒根腳啊?
就他們胡黃兩家能完了,動不動就下界,動不動就下界,不就是因為領著個地仙的閒差,方便活動麼?
這就最可氣了,俺們水族仙家成長速度太慢了,搞的要麼是大人物不方便出麵,要麼是小輩兒沒跟上趟;不是常蟒兩家那種隻會好勇鬥狠的,就是一上岸就戰力拉胯的,還不是由著人家欺負?"
"實不相瞞,我一道天雷轟死了黃家一群小輩兒,它們家長輩不會過來找我麻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