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鬆林,沙僧立刻回頭將引路的位置讓出,請行者指示方向,自己則接過韁繩。
由於隻有行者知曉塔的位置,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十分自然,誰也不覺異樣。
其實那塔立在高處,頂上金光閃爍,彩氣騰騰,抬下頭仔細點就能看到。
不消幾步路,便見寶塔淩霄映晚霞,塔身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唐長老是個虔誠的弟子,隻覺得氣勢恢弘、莊嚴無比,又許久未“正經”的拜佛燒香。
喜得他突生熾情,急讓沙僧撒手,嘴裡叫徒弟們快快趕去,隨即他拍馬自個兒先行。
行者才回頭,就見白龍馬從身邊躥了出去,帶起的風也輕拂而過,吹得行者一愣。
往日隻會縮在後麵,而今給三個徒弟留下豪邁遠去的背影。
行者望著唐僧漸小的身形,反應過來後,嗤一聲譏刺道:“好和尚啊,怕是見親爹親娘,也沒這份急切。”
按理,唐僧這樣跑法,有護衛職責的幾個徒弟應該奔走趕上,以免發生不測。
但行者沒有那樣的興致,旁人再怎麼瞎鬨,他基本不會跟著起勁兒。
豬八戒身挑重擔,豈肯辛苦趕馬,既然行者都不著急,自然樂得慢慢走。
沙僧有些擔憂,可是前後兩位師兄慢條斯理,他也不好特立獨行。向行者提議了句,得到個“由他去”的回答,就算儘了本分。
反正是唐僧沒頭沒腦自己瞎跑,三個徒弟心安理得在後麵一步三搖、鴨步鵝行。
另一方,唐僧駕著白龍馬風馳電掣徑至塔邊。
兩邊雜樹數千棵,前後藤纏百餘裡,荒涼不見人影,哪裡像是佛家聖地。
唐長老卻隻顧著觀塔,雖然周圍沒有寺廟,終究差強人意啦。
欣賞完,唐僧落馬舉步上前,來到塔門之下。
那塔門開著,用一個斑竹簾兒掛在裡麵,阻隔內外。
唐僧揭起來就往裡進,剛剛大邁兩步,猛抬頭,隻見一石床上,側睡著一個妖魔,左右列著兩排小妖。
好個可憎模樣,青臉紅須赤發,鸚嘴般的拱鼻,白獠牙一張大口,亂蓬的鬢毛胭脂染色。
這妖魔斜披著淡黃袍帳,藍靛焦筋的壯軀邊擺一口蘸鋼刀,精光耀映、晃亮如銀。
唐長老看見這般模樣,唬得打了一個倒退,遍體酥麻,兩腿酸軟,慌張抽身而走。
將將轉了一個身,那妖魔的靈性著實強大,撐開著一雙金睛鬼眼,叫道:“小的們,你看門外是甚麼人!”
一個小妖跑門口伸頭往外一望,看見光頭的唐長老,連忙跑進去回報。
“大王,外麵是個和尚哩,團頭大麵,兩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細嬌嬌的一張皮,真是個好和尚!”
那妖魔聞言,嗬聲笑道:“這叫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小的們,疾忙趕上去,與我拿來,我這裡重重有賞!”
那些小妖得令,一窩蜂齊齊湧出,又才看見還有一匹神駿白馬,登時急了,一個個拚命突擊,生怕跑了目標。
唐僧此時是心驚膽顫,腿軟腳麻,況且山路崎嶇、林深日暮,步子難移,竭力跑到白龍馬邊上,卻實在提不起上馬的力氣。
要說白龍馬非是凡馬,若使出幾分本事,自能帶著唐僧安全離開,這些小妖根本攔不住他。
可白龍馬受菩薩教誨做取經人坐騎,隻該出馱力,衛護唐僧不是他的職責。
於是眼睜睜看著那眾小妖趕來抬起唐僧,自己也被牽引著往塔邊走。
小妖們停在竹簾兒外,先歡歡喜喜報聲:“大王,拿得和尚了,還多得一頭駿馬。”
那妖魔偷眼瞧一瞧,莫看他長相野蠻,其實經多見廣、眼力卓越。追究原因,因其來自天上,是二十八星宿的奎星。
他看唐僧相貌堂堂、儀表不俗,便心中想道: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能當小可。
陡然間,就紅須倒豎,血發朝天,眼睛迸裂,大喝一聲道:“帶那和尚進來!”
小妖們響響的答應一聲“是!”把唐僧往裡麵一推。
這一下叫做既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
唐僧雙手合著,忙與妖魔見個禮,
妖魔喝問道:“你是哪裡的和尚,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