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山景趣非常。
峭拔梯峰入目遙,虯徑縈帶係羅綃。千年古柏垂瓔珞,萬載青藤掛虹橋。
石階漸染碧苔床,一步一痕餘黛芒。崖壁忽滂清露水,半懸半落濺珠光。
觀音、行者隨著小徑蜿蜒,看不儘那雲氣躍澗、霞光啄露。
行者卻是無心觀景,在菩薩後麵越走越沒底,訕訕開口問道:“菩薩,有事交代弟子?”
觀音微笑賞景,款款道:“悟空,你這回雖然又是無端惹禍,甚至大不韙地將事情累及王母娘娘,但有一件,我還是要誇誇你。”
誇…
來來回回被批評好幾遍了,行者自己都不認為整個過程中,有地方值得觀音誇讚。
憑空捏造,要如何信?
可行者琢磨一下,又覺得這菩薩或許單純想安撫自己,打完巴掌給個甜棗嘛。
他先謙卑道:“全仗菩薩付出,不棄弟子。弟子還不曾回報菩薩一絲,無顏麵受任何誇獎。”
“哼哼,嗬~”觀音亦不信行者的捏造之詞,但終歸滿意笑笑,“說誇不是誇,隻是肯定你這次有所進步。”
“唔~?”行者大眼擠小眼,真不懂了。
觀音笑容加深:“要以前,哪怕是你惹禍,也是暴力對抗到底,輸無可輸才來認錯。
這回你未動粗,就想到以賠禮道歉的方式緩和衝突,可見你已認識到訴諸暴力,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行者撓撓後腦,好吧,這確實不是誇。
不過,自己喜歡打架…記憶裡好像是這麼回事,又感覺哪裡不對。
無論如何,不算好人就對了。
行者不知怎麼回答,聽菩薩又道:“從結果來看,你做對了,不是嗎?倘若你一開始盲目爭鬥,任你如何持強,鎮元子不會諒你,王母更不會幫你。”
“嗯~~”此等淺顯的道理,行者不覺得需要專門提,也沒必要避開旁人。
她這是把我當小孩兒嗎,還是在她眼裡,我已然混賬得不像話啦?
聯係之前去天庭遇上的那些神靈,他們對自己的反應……行者感覺自己大概被隱性歧視了。
到了這個程度,行者也無所謂理會,目光直直瞄著觀音,看她還有什麼話說。
觀音果然還有後文,見他不回應,且一副悶悶的樣子,樂嗬嗬補充道:“怎麼,知道這不該誇,而是該罵?”
行者仍不做聲色,那菩薩卻是少見的靠近,伸手溫和地按在行者的肩膀,聲音清冷如泉。
“悟空,你這次做的真得很好。”
驚得行者渾身一涼。
“你雖然惹了場禍,但總歸也沒造成多嚴重的後果嘛。
關鍵在於…
悟空,你可知,今天瑤池經過已經在天庭上下傳遍了。”
“唔~”行者隻有發窘,這又不是什麼好事。
見他領悟不到,觀音略感掃興,手掌又用力按一下:“悟空,從此以後,絕大部分神靈都知道你浪子回頭,且有王母與我幫扶。
隻要你往後保唐僧取經兢兢業業,勳業也會被他們認可。
你若是能把整件事辦得漂漂亮亮,將來所得的功果自然也就更高,比你以前打架鬥狠逞威風高得何止一籌。”
“喔~~~”行者聽明白了,畫餅呢這是。
瞧他反應過來,觀音又拉扯回來:“不過,把一件小事鬨得太大,你這點要改。再讓王母那樣尊貴的人物,替你解決混賬事,名聲可是會回到往日的狼藉。”
“嗯,我懂!”行者重重點頭,看著徹底理解。
觀音正要收拾心情,準備道彆。
“以後類似事情,一定先找菩薩,絕不先牽扯外人。”
觀音反手就是一個腦瓜崩:“事壞就記得我是吧!”
“哎喲~”行者縮頭,受屈疑問,“不是這個意思?”
觀音恨呐,這猢猻的聰明勁兒怎麼就用不到合適的地方。
“我就不尊貴!?我就得樣樣依你!?”
行者咋呼道:“那~誰讓菩薩你既有實力,也最有麵子,獨你解我等憂難。”
“才與你說。”觀音磨牙,深長細語道,“取經之事越多人知道…辦得越漂亮……不要有自娛自樂的想法。”
“哦~我懂!群策群力,集中力量辦大事。”行者雙目炯炯,語氣篤定。
觀音驚異嗯了一聲,滿意頷首,終於像樣了。
“正是這般。而今你已正名,無需唱獨角戲。
假使有那傷身苦磨之處,我許你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十分再到那難脫之際,我再親來救你。”
“明白明白。風浪越大,魚越貴。”行者胸有成竹。
觀音眉頭一皺,是這樣嗎,感覺味兒不對呀。
尋思起來,應該是這家夥在花果山搞產業的行話。
唔~大概意思在,不計較了。
菩薩最後隻告誡:“悟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兩人回轉,觀音又領木叉辭彆,離了五莊觀。
雖是走了王母、菩薩,鎮元大仙好客心重,依舊款待取經四人,留他們繼續歇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行者得閒,思索再三,忽然拐到白龍馬處,將宴會上藏起沒吃的人參果拿出來。
“小龍,平時記不起你。今天大家都有緣嘗這果子,你若缺了,實在不公。”行者把人參果遞它嘴邊,“來,吃吧。”
白龍馬雖是龍宮太子,似人參果這樣的寶貝依舊少見,今有幸得之,同樣垂涎欲滴。
它濕潤的鼻翼翕動著,精準銜住果實放進嘴裡,牙齒磕破果皮的瞬間,汁液順著唇邊的絨毛滴落。
享受間,行者忽問:“兄弟,你之前怎麼去得珞珈山?”
白龍馬咀嚼一停,銜著口中半顆果子,機警望著行者。
什麼道場,不會是來收買我的吧?
行者看不懂,直道:“說話呀。”
白龍馬眼睛滴溜溜轉,想了想,還是先把果子嚼碎咽下。
自從被文殊菩薩教訓過一次,白龍馬是謹記使命,隻管當好取經人坐騎,其餘事與它不相乾。
但誰讓問話的是孫大聖,又受了情。
白龍馬清清嗓子:“大聖,此話怎麼講,我何時去過?”
“你不曾去?”
“我就在這裡,不曾動過。”
行者疑雲滿腹:“咦~想是看岔了。嗬,那菩薩道場竟有匹白馬,同你長得有八九分像。”
“喔,大聖在說它呀。”白龍馬自是曉得。
“你認得?”
“啊!?”白龍馬不知行者記憶缺失,反倒糊塗,“這不是才見過沒多久。”
“什麼時候?”
“嗯?”
“啊?”
兩人對不上號,尷尬對視。
終是白龍馬聲線抖抖,真相道:“不就是四位聖人考驗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