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之上,眾神注視著下方,頗為壯觀的景象。
空洞的出現使得海平麵大麵積地向下塌陷,後又翻了回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海麵開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起來,浪頭一個接著一個地形成。
海浪推動空氣流動偶爾可以形成不小的風,風又會助長浪花攀升、前進,也許會引發一場小海嘯。
悟空所締造的巨大漩渦變得支離破碎,卻也不會輕易的完全消失,殘餘能量仍然衍生出數不清的小漩渦,相互之間爭持空間,也與接連不斷的海浪搏鬥。
木叉這才看出名堂,輕輕地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那孫猴子本事再高,也不可能在激流渦旋中維持宏大的法相。可一旦收回法相,無窮無儘海水就會向他壓去,才收功的他斷然逃避不得。”
“但這種並非特意針對的自然災禍,能對他造成影響嗎?”
龍女觀測海麵下兩個家夥的位置,聽到木叉問話,隨意答道:“你也說了,他才收回功力,不僅需立刻麵臨如山嶽傾覆的海水,還得留心各處生出的暗流。”
“若是滾入多方亂流交彙之地,他還能全身而退,我也隻能說聲佩服了。倒是那隻烏龜提前準備好了,多半不會有事,”
……
相比海平麵的動靜,海中的苦難顯得靜謐,卻來得驟然。
海之深處,光線照耀不進,悟空隻能以體感為主。
但在怎麼細心感觸,也反應不過來突然變化的水勢。
悟空隻覺周遭的水一會兒像是世間最為柔滑的東西,吸攝他來回移動,連止住身體的機會都沒有;一會兒又比百丈厚的城牆還重,撞的他鼻青臉腫;一會兒壓力變化迅速,使得身體不自主上下左右翻轉。
若姿勢一個不正,悟空即能聽到諸神打不壞的肉身發出骨折的清脆聲音,這不光是海水的壓力造成,也是他自己的身體本能發力對抗外界壓力的行為不當的原因。
對此,悟空有些提心吊膽,不是擔心傷勢,而是無法預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要是避水訣維持不住,還怎麼對付敵人?
而他的敵人,龜形龍狀況也稱不上好,事前全心防守、不再注意外界的行為,令他在變幻莫測的水勢中完全順應水流移動,沒像悟空那樣自身發力弄的自己內傷。
但封閉心神的後果,也讓他發揮不了本該熟知的水性,竟被水流帶至龍女所說的危險之處,亂流交彙之地。
就見縮進殼裡的龜形龍身子不停打轉,四麵八方再加上下隨時都有紊流推他,有時能將他推出幾百米、上千米遠,直到遇見另外的亂流方能短暫停歇。
好在自始至終,他內在呼吸悠長,偶爾放出氣息試探周圍。
大概隻有等到這裡的暗流大多恢複平靜,龜形龍主動清醒過來施法,他才有脫逃的可能。
再觀悟空,最開始意誌清醒往深海跑的行動正確,躲過了小部分的海水重壓和危險的隨機變化的水流。
但深海也不好待。
“不對勁,意識在模糊,避水訣明明還維持著…”悟空感到思維變得遲鈍,耳朵裡開始出現刺耳的鳴聲。
一般而言無論海麵風浪多大,海底都會相對平靜,可悟空的法天象地影響太大了。
大到讓深海的壓力勃發,單純的避水決並不能完全規避這層層重水。
更不用談,意識不清的悟空不知不覺間遇上了海底新生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