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有內亂的跡象,這是完全缺乏根據的事兒,太白金星當然不會在玉帝麵前隨便瞎說。
但啥都不提,也有問題。將來生了事端,金星難逃乾係,故而他旁敲側擊地說出來。
“竟有這種事?”玉帝對此迷惑,並憤憤不平,“無論如何,觀音尊者在為佛門謀事,是誰有不滿?難道佛門有內爭之憂!?”
這可是陛下你自己推出來的哈,跟老臣沒關係。
太白金星把頭完全埋住,還用寬袖擋著:“這…倒不是針對尊者本人,應當是佛門造經傳法,實在事關重大,而最重要的取經隊伍卻總是無風起浪,安穩不下來。”
“從而少許佛門中人產生擔憂,也就對承辦此事的觀音尊者多了質疑。”
把話拉回去一截,金星算是走完過場,話音方落,就把袖子下放露出自己的頭頂。
手法極度自然,就像他從來沒有在玉帝麵前藏住自己的意思。
“這樣啊。沒辦事兒的人嫌棄在辦事兒的人,辦得不夠好?”玉帝略微放鬆,沉下氣,“嗬~就不知是爭事,還是爭功,亦或者爭名。”
“臣猜不了,但功名、應該不值得佛門修士爭取。”老太白一言蔽之。
玉帝輕笑:“如果不爭,怎會傳個法,還要凡人走千萬裡遠取經。”
這話金星不接,沉默等待。
“也罷,這點事超脫不了觀音尊者的掌握。而且佛門內務,不好貿然乾涉。”玉帝打算徹底揭過此事。
剛才玉帝氣急,不過因為一件事。
有誰對觀音當麵反感,不單代表那人和觀音撕破臉,更代表那人要和天下正法作對。
三界生靈,可以和玉帝犯衝,因為感到壓迫;可以和如來相對,因為理念不合;可以和老君疏遠,因為…看他不順眼。
理由多得是,隨便扯,扯出一個靠譜的,大夥兒沒準兒就認可了。
反正…又沒人弄得贏上述人物,讓點名聲怎麼了。
齊天大聖就是如此,他鬨了天宮還不死,能耐啊;並且是純瞎胡鬨,一點立意沒有,太牛啦。
雖然有點對玉帝不敬,但齊天大聖這種人,可謂普羅大眾喜聞樂見。
為此,好奇孫大聖的人真不少,靈吉就曾是其一。
但近來的傳聞,讓大聖的聲譽下降到了極點,以至於靈吉菩薩沒和大聖當麵打招呼,看了眼就走。
原因不難猜,當珞珈山的戰鬥傳了出去,“孫悟空”注定成為招人煩的對象。
同三界仙神說,一個人和觀音格格不入,他們肯定會請那人反省下自己的所作所為。
如果真不是彆人的問題,大夥兒好好掰扯,也一定幫觀音向人賠禮道歉。
這,就是觀音的地位!這,就是觀音的名望!
相應地,一旦、咱是說假如……你為何不主動向觀音賠禮道歉呢,朋友?
隻要態度誠懇,大夥兒不一定原諒你,但觀音菩薩總會原諒你的嘛,何樂而不為?
正因這般。
說著揭過的玉帝,又問道:“但…有那個孫悟空在,也難怪佛門中人牢騷。他現在如何?”
“回稟聖上,其野性不減當年。”金星一聽問起大聖,立刻壁壘分明道,“臣見他時,變換樣貌說了他兩句,他便有放刁行凶的意圖。”
“嗯~觀音尊者曾說有一緊箍兒,可以管束孫悟空。”玉帝生疑,“前有李天王、哪吒三太子回報那箍兒效用極佳,取經僧人唐三藏念起緊箍咒,都能奏效。那僧人許他這麼做?”
金星抬頭,正色答道:“不然。隻是唐三藏奉揚仁風,又多躊躇。再來,實是孫悟空凶頑難改,一個箍兒雖能限製他作惡橫行,卻不能讓他放棄傷生造孽。因此有機會招風惹雨。”
“那、尊者確實少了布置。”玉帝聞言沉思,大天尊自不會一味向著觀音。
有問題,就一定要解決,但需要直接插手嗎?
金星擠眼向上斜視,瞧著正遷思回慮的玉帝,心中暗道:主動引火燒身,總比旁人來燒我好。
“金星!”就聽玉帝忽喊道,“以你之見,應當如何處置孫悟空?”
來了,老太白提起心神,就事論事,陛下才不會過分懷疑我。
“老臣愚見。那廝一身鐵打不壞,時值如今,天庭也無甚好手段破他,擒來也隻能是困住。”金星思索著恰當言辭,回道,“佛門以一箍兒法寶克製,本為教化正理。”
“可惜,執鞭的卻是一個凡人。漫天神將都不能壓服的凶猴,縱然一時受製,又如何儘心聽凡人的話。”
玉帝聽出點意味,試探道:“金星是想叫個仙人執鞭教他?”
“不錯,昔年老臣舉薦孫悟空到天宮做官,一次他嫌官小,二次舉薦他做了齊天大聖,仍是作亂。仔細想來,或因老臣隻薦不教,當年大亂,皆臣之罪也。”
玉帝搖頭:“金星休要自責,誰能想到一個在凡間名揚四海,自修成仙的精怪,會有那般不恥的作為。”
這話不僅僅是給金星開脫,如果舉薦孫悟空便有罪,那兩度委任孫悟空,問題不是更大。
“還是回說孫悟空吧,哪位仙人適合教化他啊?”玉帝眼閃精光,伸出一指點向金星,“若以朕意,此事唯有金星你,堪當大任。”
老太白頓時身子一抖,膝蓋也打晃撐不住力,險些摔在雲地上。
喜歡西遊難行請大家收藏:()西遊難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