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的胡言亂語出口,觀音徑直靜默入定下來,身形凝固得仿佛一座永駐的雕塑,神情內斂看不出喜怒,目光在大聖身上似落不落。
菩薩的情緒深藏不露,龍女卻是好惡寫在臉上,她橫眉怒視著大聖,心道:這猢猻竟敢把菩薩說成聚惡之人,必是故態複萌,又欠打啦。
如此,大聖反而露了些怯,他可不打算真捅出簍子。
“嘿,一點小玩笑,慈尊不要介懷。”大聖擺個頑皮的表情,隨後正色道,“弟子真心要渡唐僧過那流沙河,苦於沒有門路,方來告求菩薩。”
“菩薩既有指點,還請明示,莫與弟子打啞謎。實在耽誤時間了,弟子怕那矯情的和尚憂慮出好歹,又怕那貪懶的八戒鬆懈鬨不祥,屆時菩薩麵上也無光不是?”
大聖的言語主要是想,把話題引到唐僧取經的困難上,卻忘了他的用詞也分明是將方才的過錯推給觀音。
儘管聽上去有理有據,觀音本人都不會對此過多駁斥,但在怒火中燒的龍女耳中,這不純純挑釁?
清漣水汽若隱若現,形成一縷縷雲霧飄帶在龍女周身環繞,仙術氣息漸漸浮現,她已然要發作心中的凶焰。
場麵在一發而不可收拾之際,坐山望景的觀音終是沉了下手,暗示龍女冷靜下來。
龍女隻好氣鼓鼓停下動作,身邊水華即刻消散。
叫遠處的木叉緊皺眉頭,守山大神更是心急如焚:到底打不打啊!
觀音的確從如來那裡,接下了“處理”唐僧三個徒弟的旨意,但此刻絕非好時機。
一則,觀音還沒計劃好咋弄呢,更沒想過在自家道場動手。原因也很簡單,聖旨是要處理三個徒弟,觀音自然準備等人聚齊了,在取經路上進行布置啊。
其次,“孫悟空”來得突然,料敵從寬些,他既然敢孤身再來普陀山,未嘗不是有底氣所在。
觀音對比往日情形,己方添了一個可以抵在前線的守山大神,由她坐鎮後方,取勝依舊不難,但留下“孫悟空”的把握,觀音自問不好說。
最後確如大聖所講,唐僧還困在流沙河,觀音不敢留“孫悟空”太久,萬一真出個意外呢?
比如唐僧等不及,非要與豬八戒涉險渡水,屆時人不小心卷入水中。流沙河水勢之惡,隻怕撈不起來唐僧。
多番衡量之下,觀音決定放棄無謂的衝突,避免打草驚蛇。
“悟空,聽你的意思,你們取經三眾如今關係還算融洽?”觀音啟口問道,沒理會什麼渡河困難。
直讓大聖眼睛滴溜溜地轉,搞不懂觀音要問他和唐僧、八戒親近與否。
心有忌憚,大聖隻好迅速又問一遍體內的悟空:“兄弟,這我也用玩笑回應嗎?”
【嘶~不用吧,明說無礙】
“怎麼好像沒自信啊。”
悟空心虛在於觀音之前裝睡試探的舉動,他也怕觀音早有設局。
【…你隻管答,虛虛實實,總得有實才好騙過他人】
【何況有那些暗中保護唐僧的護法神監視經過,這點事情瞞不過觀音】
大聖聞言也覺有理,點著腦袋,回答觀音道:“菩薩問話不講道理了,老孫何樣人物,如何會與自家師父、師弟關係差?”
“謔~這樣。”觀音挑眉,有些揶揄,也有些驚奇,暗中思考“孫悟空”真把心思用在取經上的可能性有幾成。
“菩薩彆管這樣那樣啦。”為防止夜長夢多,悟空乾脆讓大聖催促觀音,“到底能不能幫我那貧弱的師父過河呀,但有個不可的,且讓我回去報信,也好早日各回各家。”
觀音頓時覺得自己想太多,沒好眼色道:“你這猢猻,半分耐性也無,當真成不得氣候。我便告訴你,那流沙河的水怪是我勸化的善信,你隻要與他說出東土取經人的來曆,他自會皈依。”
“至於後麵是否還有這類善信,嗬,以後你記得先報取經的名頭就是。”
雖有暗中的護法神幫忙定位,但讓唐僧一行自己實時暴露位置,才更好增添磨難,觀音故意隱著不說。
“那便好,弟子告退。”大聖抽身即走,半點不留戀。
“嗯!”觀音瞪眼,驚中夾怒,“慢著!”
“慢不得!”大聖頭也不回,隻舉手搖了一搖,“我那師父是個一毛不拔的地主老爺,莫說看見,聽都聽不得徒弟懈怠,弟子實在不能磨蹭呀。”
“嘿~~”觀音雖沒打算留下大聖,卻也不準對方說走就走。
她右手輕輕甩指,寶蓮池中的一朵蓮花瓣自行脫落花梗,飛至大聖身前隔絕道路。
來勢迅疾,卻無凶險之氣。
大聖繼續強闖下去,就顯得過於無狀了,隻得聽體內兄弟話,留步、轉身準備接著應付觀音那項莊舞劍式的問訊。
正這時,守山大神甩動紅纓槍跳將過來,明晃晃的槍尖直指大聖,大笑道:“哈哈,孫悟空你跑不了!!”
唔~~~濃厚的敵意不假,大聖不由提高警惕、謹防地回望觀音:哎呀,我還沒想鬨事,你倒是預計著埋伏我?
言語上的陷阱,大聖多覺得為難。但要打架的陷阱,大聖說不得主動跳進去。
故而,大聖也無多少惱怒,神情反而興奮了些,就等觀音喊開戰。
場麵寂靜好一會兒,守山大神後知後覺:“誒、啊?”
喜歡西遊難行請大家收藏:()西遊難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