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存芥蒂,但唐僧和木叉不熟,人又是菩薩所選,窩裡橫的唐僧哪敢多說什麼。
麻利渡河為妙,唐僧對著木叉接連行禮:“萬望尊者作速一行,將河中妖怪喚出來相助貧僧。”
木叉點頭,捧定葫蘆駕起雲霧,徑直到流沙河水麵上,發喊連天道:“悟淨、悟淨!取經人在此久矣,你怎麼還不歸順!”
又說沙悟淨在大聖棒下僥幸逃生,幸免於死。身上雖是隻有輕傷,膽卻叫嚇破三分。
當時恍如隔世,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迄今為止,一直縮在水底窩巢,不敢露頭。
作為曾經的卷簾大將,他懂些自愈的法兒,倒不曾驚慌下傷勢加重。
隻是憂思要怎麼避開那毛臉和尚,與取經人相見表明身份。
可殫思極慮,沙悟淨也就得出個後悔結論。
自己愚蠢弄虛頭,打著傷人水怪的名義,已被當作敵人。
唐突接近取經人,一旦真照了麵,恐怕那毛臉和尚務必會動儘手段,力求把自己當場打死。
沙悟淨不敢賭還有第二次的好運,此刻又愁又懼地強迫自己休息。
“那毛臉的許是不會水,豬臉的卻極有可能再來與我爭執。”沙悟淨分析局勢,判斷出個恰當情況。
這不難預料,但凡大聖肯下水,無論與八戒一起,還是他獨身一人來,沙悟淨都隻剩跑的份兒,若是時機巧妙,沙悟淨大概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如今不見大聖來追,多半是險峻水勢攔住了他,再不然,就是在等八戒恢複元氣。
不管哪種情況,沙悟淨都需要養足精力,以應對接下來的不測之禍。
“唉~要不…我還是退避三舍,待他們想過河時,再出麵化乾戈為玉帛,提議幫忙吧。”沙悟淨心懸膽吊,難提再戰的勇氣。
突聽見水麵上有人叫喚“悟淨”,沙悟淨一喜,隻因這是觀音菩薩給他取的法名,必是菩薩來了!
急忙頓足翻開波浪,在湍急水麵伸出頭去,沙悟淨窺見半空中的木叉。
沙悟淨笑盈盈騰身出水,至木叉前施禮道:“尊者失迎,菩薩今在何處?”
“我師未來,差我來吩咐你,早跟取經人做個徒弟。”木叉沒有親切之意,隻道:“並用你項下掛的骷髏與這個葫蘆,按九宮結做一隻法船,渡他過此弱水。”
沙悟淨聞言摸著脖間的骷髏頭,心想:原來是做這麼個用處…莫非菩薩妙算,要我憑此功績融進隊伍。
卻還差些火候,沙悟淨佯裝不知虛實道:“取經人卻在哪裡?”
木叉抬手,側身指道:“那東岸上坐的不是?”
順著方向,沙悟淨自然瞧見唐僧,更看見其身邊的八戒、大聖,而岸上的三人也觀察這邊情形。
沙悟淨不怕唐僧、八戒,卻懼與大聖對視。
他按不住心裡忐忑,撇過目光,先指著八戒甩責任道:“他不知是哪裡來的潑物,與我爭鬥了一日,何曾言過一個取經的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