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羞澀,唐僧索性給悟淨取個諢名“和尚”,用以平時稱呼,同時做自我反省。
沙悟淨俯身致謝接受,從此又叫沙和尚,和尚即僧,故也叫沙僧。
木叉看完經過,他不想多待,催促道:“既秉了迦持,不必敘煩。悟淨,早與我作法船,送聖僧過河。”
悟淨聞聲不敢怠慢,將頸項的骷髏取下,用索子結作九宮,接過菩薩葫蘆安在當中。
法船完成一刻,即放奇光,形體緩慢變大,可供三五人站立。又主動飄向流沙河,落到水麵浮於岸邊。
有奇光護持,周遭水域浪來浪去,波瀾浩蕩卻是推不動法船。
沙悟淨觀察妥當,於是請師父下岸。
唐僧先看眼木叉、又望大聖,確定他倆默認之後,遂登上法船。
真個站了上去,好似輕舟起伏,說來穩當,但唐僧不這麼認為,當時心如擂鼓無法平靜。
一是怕這法船沒有護欄,河卻有八百裡寬,自己到了那萬丈激流中,不慎再做一回江流兒可怎麼辦?
二則估量了空曠大小後,唐僧發現這船站不下他們所有人。
不提悟能、悟淨一個賽一個的壯,馬匹行李該如何擱置呢?
“尊者,這法船雖穩,卻是要作兩趟走?”唐僧回頭問道。
木叉一愣:“聖僧何出此言?”
“這個…”本就心慌的唐僧,一聽木叉反問,就又開始外人前露怯,不敢答應,兩眼有意無意瞟向三個徒弟、白龍馬。
大聖一瞅唐僧那抖顫的屁股,以為他怕水站不穩,喊道:“和尚寬心,你就坐在上麵,不用給我們留位置。”
木叉聞言,恍然應和道:“不錯,聖僧無需煩惱於此。你的徒弟俱有道行,自有手段到達彼岸,這船隻僅送你一人。”
“啊~~就我一個。”如此布置驚得唐僧一跌,跪趴在法船上,他可不是擔憂三個徒弟。
分曉利害,若沒人陪,自己掉水裡,幾時撈得起來耶?
說不得,這法船就是唐僧的移動棺材,他怎能不驚慌。
“聖僧不用著急,我們可以慢慢來,你安然渡河為上。”木叉看見唐僧“匆忙”下意外跌倒,連忙勸止,同時自我檢討。
他暗道:方才對沙悟淨言語催促,卻惹得取經人著急受傷,惡因有惡果啊。自己怎學孫悟空那般的急躁~合該反省。
而唐僧有苦難言,不好說自己害怕,隻得委屈盤坐,望著躥騰的急潮試圖入定,減少心中憂懼。
如此作為,讓八戒、沙僧看出內情。
新進的徒弟不敢擅作主張,任由事態發展。
八戒琢磨了下,叫道:“分明還可以坐人,怎麼要我用手段過河。不乾、不乾,我要與師父一起坐船。”
唐僧大喜,生怕彆人阻攔,飛速招手道:“也好,八戒你來。”
八戒喜洋洋,登上法船。
到這兒,木叉隻當他兩師徒親近,沒有在意,大聖就反應過來了。
唐僧是害怕要人陪,八戒則是不想照顧行李。
“唉、這老和尚…”大聖搖頭輕歎,又衝沙悟淨朗聲道:“既如此,沙師弟你也去,那呆子粗魯,你仔細顧著師父。”
喜歡西遊難行請大家收藏:()西遊難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