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最終警告,大聖就稍微抱手等著觀音後文。
那南海菩薩卻是會搞心態,閉上嘴一點說話意思都沒有,接著慢慢往前走。
這什麼態度?
“你還敢擺弄姿態,蔑視我老孫?”大聖氣急,上前就要扯觀音。
普賢眼利,疾步上前鑽臂一擋。
“大聖且耐心一下,你隻予觀音兩句話,為保無謂之爭,謹慎斟酌也無可厚非嘛。”
普賢的臂膀謂如屹立的山嶽、如停滯的淵水,滴水不漏地阻攔大聖進犯的行徑,嘴上還苦口婆心一樣捧著大聖。
大聖略加些力量,發現若不動真格,一時撼動不了對方。
“嗬~照這麼說,老孫我應該給你們兩個人兩句話,然後,我多半就能得到兩個啞巴了。”
大聖冷嘲熱諷一句,神情帶著不甘,怏怏收手。
普賢即合掌,點頭致歉,並退回原地表示自己沒有威脅意味。
兩人飛速接觸對抗,又飛速妥協回撤,被觀音觀看清楚。
觀音知道大聖的耐性正逐漸消減,也就不再挑撥大聖神經,停步肅靜望著大聖。
“唔~”大聖見她望來,以為是要開口了,於是忍讓著等信兒。
結果觀音的眸光一閃一暗,像星辰熠熠生輝,還是沉默不出聲。
嗬~大聖磨牙,悶聲說道:“我可不等啞巴學會說話,咱們簡單些,開打了事吧。”
觀音終於動念,笑靨如花,柔語問道:“悟空,你能理解我佛門取經之事,所參與人選必須滿足秉持正法、矢誌不移的心性,才能讓三界信服、支持吧?”
大聖聞言細瞧了觀音一番,見她問得誠懇,心中不禁起了波瀾。
結合今夜的狀況,大聖知曉這不是亂問,雙方正式開誠布公。
“咳~”大聖清清嗓子,神情彆扭道,“你這…怎麼,向老孫講述你多不容易?哼、人是你自己挑了,出了事也怪不得旁人,反正老孫從來沒有求你的意思。”
“你…”話一半,大聖覺得實在違和,任性道,“哎呀,我管你許多,隻把我魂魄還來,一切還有商量。”
當年五行山下,大部分時間是悟空執掌肉身,且暗中有逃脫之法。
是以,兩兄弟都不記觀音解救恩情。
加上緊箍的存在,大聖對這位自稱慈悲之名的菩薩更生嫌怨情緒,多有貶低之意。
可大聖到底本色不壞,哪怕幾次相見基本都是相互對立,恨不得殺了對方一樣。
親身接觸下來,大聖分得來善惡,暗地裡明白觀音是位名實相副的菩薩。
如不是利害相衝,又計較兄弟感情,大聖其實並不反感與觀音這類和氣共處。
現聽觀音弱氣陳述什麼取經需要,大聖雖然隻聽了頭,已然了解其中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