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明言,打人參果要什麼金擊子,行者怎麼不去找?
當然是他知道重要的不是“擊子”,而是“金”。
人參果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
須用金器敲擊果子,方打得下來,還得用絲帕襯墊著才算妥當。
這金器何必到彆處尋,行者自家就有。
不說如意金箍棒,便是頭頂緊箍兒論究起來,也有五金材質。
所以行者哐哐往樹上撞,都能把果子砸下來。
至於襯墊果子的東西,行者身上的綿布直裰是觀音送的,材質也過得去,墊得起人參果。
到了道觀後邊,過兩扇門,行者進入一座花園。
因心急著偷人參果,他自不關心那方沼圓池,喬鬆翠竹,奇花秀草。
又闖一扇門,是一座菜園,種著四時蔬菜,八節瓜果。
行者更不看,這些正經玩意兒豈是他個小賊要的,還往深處走。
一路直衝至人參果樹下,抵在樹根仰望見幼兒般的果實,行者才歇口氣。
眼睛撲靈幾下,認準了好采摘的位置。
行者倚著樹,颼的一聲,攛將上去,串枝分葉摸著個果子。
一手用衣服襟兒裹住果子握穩,另一手就往耳邊掏去,喚出針細的金箍棒。
若要敲果子,至少得筷子長短才好用,行者於是默念變化。
【哎!奇怪…】
自家的如意法寶,竟不怎麼順手了,而且變化得很慢,全無靈感。
【這玩意兒會有延遲?還是說壞了?】
這時間來不及細想,行者怕耽誤,直接試探著用金箍棒碰了下。
虧得是那人參果有遇金而落的定規,因而不消多大棒子,也不消多大力氣,當時脫落,落在衣懷裡。
異寶當真到手,行者舒一口氣,還好、還好。
若是打不下來果子,他又不可能空跑一趟,說不得放出野性,抱著樹啃了。
但隻一個肯定不夠分,行者抬目觀察,略估算果子數量應在二十來個。
【接下來我該摘幾個呢?】
全拿走,行者不敢。
他不想惹事,也確實怕事。
真這樣做,即使那位鎮元大仙修養品性高,也會跟自己拚命吧。
行者遲疑之際,又有“記憶”浮現。
【四個?】
【為什麼是四個?】
四個果子分將起來,師兄弟一人一個,還有一個給誰呢。
唐僧?
不可能呀,那家夥白送都不吃,偷來的能要?
【…再不然,我自己吃兩個?】
行者眨眨眼,又瞥下手裡的人參果,嘿~那就這麼滴吧。
自己吃他兩個,一點也不過分哈。
喉頭蠕動,張嘴即咬,齒尖刺破果皮的刹那是雪峰融水的清冽,順著咽喉潤透五臟廟。
那滋味分明是活的,像是有千道霞光在經絡間穿梭,把三魂七魄都浸成半透明。待到果肉儘數入腹,唇上仍沾著蜜蠟般的晶亮殘汁。
不等仔細回味享受,行者神魂暴動,身體電觸一般顫栗不止。
忽地白眼一翻,全身僵直從樹上摔了下去。
下墜速度讓行者身軀產生模糊的殘影,隨後在氣流中緩緩上下旋轉、左右翻倒起來。
可歎、可歎,行者已不是才出石胞的凡間幼猴,今朝摔落的大樹更是千尺餘高的仙根。
就在即將墜地之際,行者雙眼金芒爆閃,雙腿分成剪狀,將身一扭,單手撐地,以匍匐之姿落了個穩穩當當。
脫了危險,眼裡的金光就閃爍起來,時強時弱,幾個呼吸後,歸於無形。
行者緊接著不停大喘氣,一時間隻覺周遭空間紊亂,感官失靈。
腦海裡記憶碎片亂滾,想要理清,其中內容又如同隔著毛玻璃觀看支離破碎的錄像。
不知過去多久,行者安定回來。
【方才…】
不比以前想事腦內總有溝壑攔阻,行者如今是記得清清楚楚。
【我這是…】
原來人參果主要功能雖是延年益壽,但如此珍寶吃了一個,自然對各方麵都大有裨益。
似行者身體的暗傷、神魂的虧損,便在方才修補回來。
隻是魂體內還有一真靈同樣複元,故而發生凶險。
【我受過傷?】
行者倒是一如既往首先在意身家性命,徑直想起那天與幾位菩薩的經曆。
【是被他們…】
【算了、算了,當務之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