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果子失竊,鎮元大仙大發雷霆,現在真確定了犯人,他麵上卻是雲淡風輕,毫不著急,弟子們為之納罕。
“師父,你認得他?”
大仙微微點頭:“說來,你們應該也聽過他。五百年前鬨天宮的齊天大聖便是他了。”
這般凶名事跡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弟子們一回憶,立刻就想了起來。
“師父啊,他可是連老君仙丹都敢偷的賊頭。”清風明月委屈得很,抱怨道,“你也太缺心眼了,為何不早點告知?弟子們若有警惕…至少…不讓他輕易蒙混了去。”
大仙啞然,找補道:“唉,非是為師不提醒。以前聽聞他受觀音菩薩點化,棄惡從善,保護唐三藏西行取經。前段時間佛門更是作保,他已經服管,不會再惹事。
是以,量其遵守規矩,最多脾氣爆點,隻要你們不招惹對方,出不了大事,誰知還做這小人行徑。”
清風明月猶難受,嘴裡唧噥:“還是師父欠妥,引狼入室卻不提醒我們防備。”
師兄們懂事些,指著二童笑道:“你們兩個渾小子,師父不曾怪你們貪吃與看管不利,反倒挑起師父的不是了。”
大仙不甚在意:“算啦,他們好不容易儘心儘力一次,結果被人偷天換日,心裡肯定不舒服,哈哈哈~”
二童沒想到師父笑話起他們來,不由眉間黑線地還個白眼。
笑夠了,大仙正色道;“那孫悟空神通廣大,此事實在怪不到自家人。不過,虧的是他沒有作惡的心,否則,莫說兩個清風明月,就是一千個清風明月也得遭殃。”
弟子們聽了這一番話,懼齊天大聖凶名,生出些後怕。
“師父,那咱們就這麼認栽?”
畢竟那人自身實力高強,身後估摸著還有觀音菩薩,以及整個佛門勢力。
“怎麼可能~!”大仙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一臉不認可,“就是地裡的農夫被外人壞了糧食,都有七分火氣。
徒弟們,我雖教你們修身養性,卻不是讓你們遇事隻管一忍再忍。如今外人都欺到觀裡了,且把仁德放下,都收拾刑具,等我將唐三藏一行擒回來。
若他們敢作敢當,我們也犯不著特彆刁難。若他們繼續玩心眼,便給我狠狠的打,不可喪了我道觀威風。
清風明月你兩見過他們,隨我一起去,幫著認人。”
鎮元大仙不計較少了果子,但重視被盜的名聲,需是找一找犯人的晦氣,免得世人以為他五莊觀任小賊來往。
有師父發話,究竟自家占理,眾弟子不怕與什麼齊天大聖鬥上一鬥,齊齊領命。
大仙與明月、清風縱起祥光,來趕取經四眾,頃刻間就有千裡之遙。
在雲端裡向西觀看,不見有和尚行走。
轉頭向東看,原來多趕了八百餘裡。
“好自在啊,犯了盜竊,還這般慢悠悠行路。”
雲頭又往回趕。
青天白日,走不脫那行為不軌的小人。
二童探頭認真觀察:“師父,那路旁樹下坐的是唐僧,身邊瘦小的就是孫悟空。”
大仙點點頭:“我已見了。你兩個回去幫師兄們準備,等我自家拿他。”
確定清風明月離遠了,不會受到波及,鎮元大仙按落雲頭,搖身一變,變作個行腳全真。
他穿一領百衲袍,係一條呂公絛,踏三耳草鞋,頂九陽巾子。
手搖塵尾,輕敲漁鼓。
取經四人抬頭看去,就見一位滿袖飄風、口唱歌謠的道士行來。
大仙來到近前,對唐僧高叫道:“長老,貧道起手了。”
唐僧忙站起答禮:“失瞻!失瞻!”
大仙問:“長老是哪方來的,為何在途中打坐?”
唐僧自說起常話:“貧僧乃東土大唐差往西天的取經人。路過此間,權為一歇。”
大仙佯裝訝異:“長老東來,可曾在荒山經過?”
“不知仙宮是何寶山?”唐僧適當疑惑好奇。
“萬壽山五莊觀,便是貧道棲止處。”
三個徒弟聞言,心中吃驚,渾身一震,為什麼這麼快就被發現了。
行者更是脊梁發緊,又強行壓了下去。
唐僧不知內裡,隻是欣然施禮:“仙長原來就是五莊觀觀主!貧僧一行昨日曾去仙宮,受令徒好生照顧,還不及感激。”
“喔…”大仙瞧唐僧態度正經,心中放個疑惑,“長老既去,我那觀裡有一樣寶物,喚人參果,不知長老嘗過嗎?”
“人參果?”唐僧很快想起那怪模樣的果子,難為情道,“令徒曾大方奉獻,隻是貧僧性怯,懼它模樣蹊蹺,與仙長瑰寶有緣無分。”
大仙把唐僧神情看得真真切切,不覺對方像是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