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驍將大青驢拴在了路邊的木樁上。
他看彆人都將帶來的牛馬拴在這片區域,並且現場還有人在負責管理。
因此來了個有樣學樣。
安頓好坐騎,方驍步行來到了六河學社前麵。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三間四柱、氣勢不凡的青石牌坊。
石牌坊正中鐫刻著“六河學社”四個大字。
書法肆意張揚,筆鋒銳利淩厲。
一筆一畫仿佛一把把出鞘的長劍,衝破牢籠直刺天穹!
方驍注視了片刻,就感覺自己的眉心部位好像被抵住了利刃。
竟然隱隱有些刺痛的感覺!
“這幾個字乃是金丹真人以劍指所書!”
正在方驍暗暗心驚的時候,一個清脆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迄今已有一百三十九年,劍意依舊不滅,因此不能長時間注視。”
方驍扭頭看去。
隻見一位十四五歲的錦衣少年,正笑嘻嘻地看著他。
這少年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看裝扮和氣質就知道是那種富貴人家的子弟。
但沒有絲毫驕矜之氣。
方驍衝對方點點頭:“多謝指點。”
“兄台無須客氣。”
錦衣少年笑道:“這件事情,六河縣裡的人都知道,你是來報名的嗎?”
方驍:“是的。”
錦衣少年摸了摸下巴:“我猜你入的是武堂。”
方驍沒有否認。
“那可真是巧了!”
錦衣少年笑嗬嗬地抱拳道:“我也是今年武堂新生,在下六河鄭氏鄭凱之,敢問兄台尊姓大名?”
方驍學著對方的樣子回禮:“小荊山道觀,方驍。”
“小荊山道觀?”
錦衣少年眼骨碌一轉,若有所思地問道:“方大哥,你跟龐觀主是什麼關係?”
方驍含含糊糊:“算是遠房親戚。”
感覺好像所有人都知道龐道人。
道爺人雖胖。
但名氣真不小啊!
“原來如此。”
這鄭凱之也是個妙人。
當即熱情邀請道:“方大哥,相見是緣,你我又是同堂弟子,不如一起報名?”
方驍想了想。
感覺對方對六河學社很熟悉的樣子,於是爽快地答應了:“好!”
兩人一同穿過石牌坊,來到學社的前門。
鄭凱之又為方驍介紹:“我們六河學社分為道堂、武堂和文堂,這邊就是武堂。”
三座高門,分彆代表道、武、文三堂。
其中道堂居左,武堂在中,文堂居右,給人以涇渭分明的感覺。
高門之前擺著一張張桌案。
而且每張桌案前麵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方驍吃驚:“這麼多人?”
他記得龐道人說過。
六河學社招生的要求非常嚴格。
三科學生和教習全部加起來,也僅僅五六百人。
可現在能看到的現場報名人數,估摸著都有兩三百號了!
“因為今年學社擴招了。”
鄭凱之解釋道:“不僅僅隻是我們六河學社,據說上麵的學府以及學宮,未來幾年都要增加一批入學名額。”
“雖然說競爭更激烈了…”
這錦衣少年歎了口氣:“可若不是擴招,也輪不到我啊!”
他最後兩句話說得很輕。
方驍沒有聽清楚:“什麼?”
“沒什麼。”
鄭凱之展顏一笑:“我們去排隊吧。”
六河學社的報名辦理效率相當高,方驍並沒有排很長時間就輪到了。
他向經辦人出示了自己的入學憑證。
負責辦手續的是位長著小胡子的中年男子。
他提筆迅速在書冊上寫了兩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