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出發吧!”
我和老頭子跟在李依然的身後,再後麵則是宋家的那三人,他們殿後。
進入山洞,裡麵的光線很黯淡。
掏出手電筒,勉勉強強可以看到腳下的路。
到現在,我都不知道李依然來這裡到底為的什麼?又是廟底村又是秦嶺深處的山洞,一路奔波。
而這處山洞,又和廟底村古墓連在了一起。
隱隱約約的,兩處之地關聯,我總覺得這件事非同尋常。
十數分鐘後,我們進入了山洞深處,這裡擺放著幾根水桶粗細的蠟燭,“比剝”的燃燒聲不斷傳了出來。
廟底村古墓有數百年的曆史,那代表著這處山洞的修建年月更早。
曆經數百年,這蠟燭還在燃燒,著實稀奇。
書中倒是有種說法,海之北,有魚焉,製膏為燭,可經千年而不滅。
史記,始皇本紀中也有人魚燭的說法,始皇帝陵之中【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這可是稀罕物,拿出去估計價值不菲。
但我的注意力沒有放在那幾根人魚燭上,而是那案桌上擺放的一副畫像。
畫像前,還放著一個籃球大小的香爐。
數百年未有人點香供奉,香爐也沒了往日的色澤。
“江小哥,我發現那副畫像上的人,和你有點像哎!”老頭子湊到我耳邊,輕聲提醒道。
像嗎?
我平時很少照鏡子,也分辨不出個所以然來。
相信絕大多數人,對彆人的臉記得很清楚,但是自己的麵容,就可能有些模糊了。
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著在腦海中回憶一下自己的長相。
“我感覺最起碼有八分的相似。”老頭子補充了一句。
不僅是老頭子,其他幾人好似也發現了一點端倪。
那位帶著青銅麵具的大修士,更是罕見的問了我一句,“你是廟底村的?”
“不是,怎麼可能!我是古都人!”
我連忙說道。
還搞不清到底是什麼事呢,我可不敢貿然承認我的身份。
“江小哥是……”
老頭子話說到一半,見我瞪了他一眼,於是連忙改口,“江小哥是古都人沒錯,我從小看著他長大的。”
死老頭子,到這個地步了,也不忘占我便宜。
聽到這句話,青銅麵具人倒是沒繼續問了,就好似從未發生過一般。
倒是老頭子來了興趣,悄悄的在我耳邊問了一聲,覺得這畫像上麵的人,有可能是我的老祖宗!
他的這句話,算是點醒了我。
不排除這個可能,如果按照這個說法的話,那麼廟底村古墓實際上應該是我的祖墳?
這麼想的話,倒是能連續起來。
洪水過後,那些人想要活命,隻能挖墳,但挖到了我們家祖墳的頭上。
爺爺心善,為了讓村子裡的人生存下去,隻好默認了。
但因為是我們家的祖墳,其他人都可以挖,但是我家不行,所以爺爺命令禁止我家的人去挖?
想到這裡,其實還有一些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