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族!
對於這個種族,我了解的不多。
倒是李依然知道點東西,衝我解釋道,“你聽說過一句話嗎——漢孰與我大?”
“聽過啊,這不是【夜郎自大】裡的嗎?也是夜郎一族啊,和古滇族有什麼關係?”
我反問道。
夜郎自大是一個成語,大多數人可能都有些了解。
講的是夜郎王對漢使的無知之問。
“其實這句話最早不是說的夜郎一族,而是古滇族。”李依然說道,“《史記》中曾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
“張騫出使西域歸來之後,根據方位在阿富國和阿三國看到產自川地的筇竹和蜀布,推測西南到阿三國有更近通道,公元前122年漢武帝遣使專程去尋找,路過滇國與夜郎,二國國王同有此問。”
“隻不過當年滇國本身就是很大的一個國家,而夜郎隻是彈丸之地,為了譏諷夜郎國,故此把滇國時任國王的發問去掉了罷了。”
李依然把一段密辛講述了出來。
原來還有這一層含義,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過。
“夜郎和古滇族距離很近,古滇族現在地處的位置應該在南方雲彩省。”李依然說道,“不過古滇族流傳下來的傳說實在是太少了。”
“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當年那個地方太落後了。”
李依然說的這句話,我倒是比較認同。
自古以來,東夏國的人口一直是自北向南遷移。
就拿曆史上最早的一次,也是規模最大一次的人口遷移來說,秦始皇派百萬戰士駐守南越,這一批戰士後來就在南越駐紮一直到死,與那邊的人通婚,帶去了先進的科技以及文化。
“《史記·西南夷列傳》中也有記載,公元前279年,楚國遣大將莊礄率領一支隊伍到達滇池地區,征服了當地人。後因歸路被秦國所斷,就留在這裡,莊礄做了“滇王”。”李依然補充道。
可以啊,這妮子雖說沒上過學,但對這些東西倒是很了解。
《史記》這本書,我隻是聽說過,還從來沒看過。
“李小姐說的不錯,這隻是古滇族的來曆之一,至於另外一種來曆,過於縹緲,不說也罷。”老教授說道,“古滇國的文字,我花費了畢生的時間在破解,難度很高,因為他脫胎於象形文字,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裡麵蘊含的東西太過於深奧,你給我的那個字,暫且可以理解為‘日’字。”老教授說道。
那個字是“日”嗎?
看著的確不像!
我早有準備,把之前的字分割開來,一個一個打亂了順序,擺在了老教授的麵前。
其實若是有機會的話,我寧願隻給這個老教授隻展示一半的字,剩下的另尋一位給我釋意。
如果不這樣做,隻是打亂了順序的話,這位老教授也很容易從這些打亂的字中尋找出順序。
這一幅字太重要了,我可不想輕易被彆人知道。
可是沒辦法,現在好似隻有他一人,能了解這些古滇族文字。
一個又一個字被我取了出來。
其中,有兩個字這位老教授沒翻譯出,剩下的幾個字大概意思是——日月()行,傾覆於天,霍亂()生。
乍一看之下,最後那一行字,倒是容易猜的出來,應該是霍亂蒼生。
可第一行字日月()行,這中間到底是什麼字?
總不可能是日月之行吧?
這不成了曹賊的短歌行了嗎?
要知道,古滇族的來曆比曹賊還要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