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前說的遺跡又是怎麼回事?”我問道。
這個才是關鍵點,看於威的樣子,好似並不忌諱什麼,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遺跡的情況我就不太清楚了,但據說是之前這裡發生過一次泥石流,然後一處碩大的宮殿出現了。”
於威說道,“不過宮殿那邊,已經被包圍了起來,哪怕是我也不能輕易的進去。吳先生正在和古滇族的族長交涉,希望儘快進去。”
“這個遺跡,傳聞其中藏了一柄古滇族祭祀用的權杖,那權杖可通鬼神,召喚無儘陰兵。據說,當年古滇族的首領就是依靠這柄權杖,才成為雲地、川地、貴地這三地交界的無冕之王!”
我點點頭,也沒多說什麼。
古代的傳聞,其實我是有點不相信的。
若那柄權杖真的具備某些特殊的功能,比如召喚陰兵什麼的,那當年早就統一了大夏國了,還用得著沒落?
雖說,凡人的軍隊充滿了血氣、煞氣,對陰兵具備一定的克製作用。
但如果陰兵多了,這種克製也就微乎其微了。
看起來,上麵的一段話難以理解。
我舉個例子,水克製火,但是當火極大,而水又極少的時候,這種克製關係就變成了火克製水。
還未等水破滅火,就會被火的溫度蒸發。
同理,倘若火的溫度不高,麵積也不大,這時你用水澆滅火,便會輕而易舉。
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這一說。
……
我們已經出了鎮子大概有三四公裡的距離了,後方,李依然也追了上來。
之前在鎮子上,擔心有探子,所以我們是分開走的。
到了這裡,我特意的等了片刻。
等到李依然追上來的時候,才重新趕路。
見多了一人,於威也沒多問,隻是裝作沒看見,繼續和我攀談了起來,“那權杖如果任何一人得到的話,說不定要掀起一場驚天風浪!”
“事在人為,看最後結果吧!”
我沒把話說的太死,這次來的人不再少數。
有能耐的修士估計也不會少。
但那柄權杖真的有如此的功效嗎?這個還是有待商榷。
再者,古代人,其實都喜歡誇大。
比如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寫詩的時候,往往磅礴大氣,看起來蕩氣回腸。
寫《夢遊天姥吟留彆》一詩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四萬八千丈是多高呢?
一丈是十尺,一尺在古代的度量不一,大概在20——30厘米。(也有說法,一尺33.3厘米)
我們就按照20厘米算。
一尺20厘米,一丈2米。
四萬八千丈也就是9萬6千米。
而實際呢,天姥山的最高主峰隻有900多米,還不到1000米。
當然,說這些並不是我斤斤計較,而是想證明有時候,那些傳聞並不是真實的,而是有很大的水份存在。
不過能召喚出陰兵的法器,的確很稀奇。
現在市麵上大部分的法器,都隻是克製邪物。
對邪物造成一定的傷害!
居然有法器不僅對邪物造成不了傷害,還能召喚出陰兵,僅這個噱頭,就能吸引絕大多數人過來一觀。
如果能弄通其中的原理,那就很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