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見王蕘還不派援兵來,楊友放棄了打勝還是打敗的想法,乾脆衝向石同甫的旗幟所在。
一旦殺入敵陣,不管彆的,這小股忠義軍就像尖刀一般,直殺到石同甫大旗下。
石同甫才指揮著把忠義軍左翼分割,一回頭,見楊友殺來,連忙招呼親衛擋上。
來不及了,長槍刺來,槍尖如梨花雨落,包圍了石同甫。
“叮叮叮叮……”
僅僅交戰四招,“噗”的一聲,楊友一槍捅進石同甫的眼窩。
“死啊!”
長槍一挑,挑破眼球,把石同甫的頭盔挑落。
有忠義軍士卒撲上,一刀劈開石同甫的腦袋。
左翼士氣大振。
“叛賊受死!”
董文蔚、董士慶已策馬趕來,兩柄長刀猛劈楊友。
都是河朔世侯,董文蔚認得楊友,見麵亦不留情。
但今日殺到眼紅,董家父子顯然是托大了,為求迅速取勝,親自衝鋒。
“籲!”
有忠義軍士卒搶上前,與董士慶馬匹一撞,悶響聲中,那士卒倒地吐血,董士慶也摔下馬來。
“噗!”
隻在這電光石火的一瞬間,楊友已衝上前一槍捅翻董士慶,哈哈大笑。
“噗!”
董文蔚上前,一刀砍倒了楊友。
血光飛濺,那持槍的臂膀已被斬飛起來。
“死啊!”
終於,忠義軍左翼的將旗倒了下去。
董文蔚又悲又喜,站在兒子的屍體前大哭。
“勝了!勝了!”
他已擊敗忠義軍側翼,很快就能驅其潰兵衝亂所有宋軍。
但來不及了,回頭一看,隻見潰軍已如潮水一般湧上來。
……
才投降蒙軍不久的商州知州魏若虛還站在蒙軍戰台附近。
轉頭一看,宋軍已然衝殺過來。
“彆殺我!”
魏若虛連忙向高處攀去,一邊回頭大喊道:“我是郡王任命的商州守,不得已……”
“噗!”
殺紅了眼的宋軍士卒根本不管這些,既見到蒙古高官,直接便砍了報功。
“殺啊!”
……
整個戰場漸漸向西麵偏。
董文蔚想衝潰宋軍,卻被自己的潰軍衝得不斷向西逃。
但西麵是秦嶺的高山,逃著逃著,他終於被圍困在山崖下。
今日一戰,竟是從必勝突然轉成了這等慘敗。
荒謬,卻又無法挽回。
當然不甘,對手根本就是不會指揮,唯運氣太好。
“時也,命也……爾等投了吧。”
董文蔚想到家中仕大蒙古國者,還有兄弟六人,子侄數十人。而董文用被俘已讓家族十分難堪。
一念至此,他徑直提起刀,架在脖子上一抹。
屍體倒在地上。
“將軍!”
周圍士卒紛紛大哭……
~~
一旦潰敗,傷亡的人數急劇上升。
越來越多的屍體倒在了丹江邊,直到忽有人大喊了一句。
“拿到蒙將了!”
“俘虜唆都了。”
“……”
唆都幾乎已逃過了宋軍的陣線,將要脫離戰場。
但其實也逃不掉,前麵的武關還在宋軍的掌握中。
他並非沒有戰死的勇氣,隻是在藍關初敗時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而之後一路潰逃,逃著逃著,已不知何時戰死才好了。
他被一路押上宋軍戰場,看到了王蕘得意洋洋地站在那,不由破口大罵。
“這就是你們這些漢人所謂的忠義嗎?王蕘,你說過要忠於大汗,但還在暗地裡謀反,你太無恥了!我們蒙古人寧可折斷骨頭,也絕不會像你這樣背信棄義……”
王蕘冷笑,上前就給了唆都一巴掌,用蒙語回罵。
“額秀特,你的狗屁大汗不背信棄義?寧可折斷骨頭?信不信我拔出你的舌頭,把它像你們烤牛羊肉那樣烤成美味。”
“……”
聞雲孫轉過頭,與董楷低聲交談了幾句,聽董楷翻譯了這些對話。
“他又說什麼?”
“他說,他不會投降,蒙古人不會乞求敵人庇護。”
聞雲孫道:“倒是條好漢,他既不降,傳首以懾蒙兵,如何?”
語氣平平淡淡,商州這場戰事基本已定下來,敵將如何處置,小事而已。
董楷望向遠處的戰場,點了點頭。
“宋瑞所言甚是。”
……
“噗。”
唆都因得了聞雲孫一句誇,很快,腦袋便被掛了起來……
------題外話------
曆史上有個“天祥罵呂”的故事,文天祥出使,被伯顏扣留,罵伯顏失信,呂文煥從旁勸解,文天祥遂痛斥呂文煥,“今合族為逆,萬世之賊臣也!”
唆都很佩服文,當時在一旁叫好,“丞相罵得呂家好!”
文沒接這份人情,寫了首詩,詩名就是《唆都》。
“虎牌氈笠號公卿,不直人間一唾輕。但願扶桑紅日上,江南匹士死猶榮。”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