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現在生產的農用拖拉機都是老毛子支援的技術,高功率、油耗大,適合集體化作業,這也符合老毛子那邊的國情。
但是科長,桔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老毛子的拖拉機拿到咱們國家不一定適合啊,我是農村出來的,我最清楚。”
周誌強在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理直氣壯,因為原身小時候確實經常乾農活。
小學的時候一邊乾活一邊上學,就算上了中學也經常回家乾活,乾農活的記憶還真不少。
現在被周誌強繼承了記憶,說起乾過農活自然底氣足。
“咱們國家的田耕是以村為單位的,一個村能有多少人?多少耕地?就算是大村,幾百戶也是頂天了。
這樣的村子用農用拖拉機還算比較合適,但這麼大的村子,全國能有多少?”
“更多的村子耕地不多,他們用不起老毛子的拖拉機,所以一台操作簡易、成本低、消耗少的拖拉機才是咱們國家農村所需要的...”
周誌強講解的通俗易懂,幾句話便讓呂科長明白老毛子拖拉機為什麼不適應國內的田耕農活。
隨後呂科長又將目光看向桌上的小型手扶拖拉機設計圖紙,不過他看了幾眼,便被上麵的技術所卡柱思維。
隨後頭暈暈的直接問道:“誌強,那你這個...現在到什麼程度了?打算怎麼辦?有沒有什麼想法?”
呂毅不懂技術,但他懂看人。
周誌強雖然是個剛參加工作一年的大學生,但能力十分出眾,在廠裡連續立功。
前段時間研發出的新合金鋼材熔爐工藝,更是被冶金部點名表揚,直接改變了國內鋼鐵冶煉的布局生產。
冶金部的鋼鐵局局長更是點名要將,要不是周誌強自己想留在大發機械廠,現在他都不可能和周誌強共事。
沒有冶金部的點名,廠裡也不敢給周誌強這麼一個剛工作一年的新人升副科長的位置。
說到底,還是能力足夠讓人信服,呂毅相信周誌強有這個能力。
“現在已經快有最終成果了,不過年前是來不及了,我過年的時候在家裡推動一下進度吧。”
周誌強想了一下後,繼續說道:“沒什麼難處,唯一麻煩的地方就是需要二鋼那邊改個小爐,到時候在鋼材上有點要求...科長,到時候你幫忙溝通一下?”
動力係統方麵,周誌強本來想一步跨到電機農用機械,許多水泵灌溉用得上,但是想到今年國內才剛剛決定要發展半導體。
晶體管電子廠還沒建起來呢,他就算想弄電動機,也沒那條件。
而且電動機現在也不適合農村,還是柴油機好一點。
而且小型柴油機還能適配許多其他農用機械設備,脫粒機、灌溉水泵、碾米機等等。
在研發時就考慮到接口兼容和操作係統等問題,以後他們大發機械製造廠,就可以改名成大發農業機械廠了。
農用機械也有很大的市場,將農業照顧好了,產糧提升上來後,會大大反哺重工業的發展。
周誌強這次研發設計的動力係統是沒什麼問題,其他的就更不是問題了,以現階段的生產力完全能製造出來。
“我覺得你去的話麵子比我大...不過既然你這麼說了,到時候你招呼一聲,我肯定幫你跑下來。”
呂科長拒絕的話沒說完,便咬牙答應下來。
副科長在辛苦研究新的農用機械產品,他這個正科長總不能一點事不乾吧。
要不然等新機械設備落地,到論功行賞的時候,呂毅可就真沒一點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