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辦會議室內,今天是開工的第一天,所有乾部全部來到會議室。
來的人還不少,十八級就是乾部職位了,各個車間主任都是這個級彆,周誌強也是。
其他乾部也陸陸續續的趕來,包括剛剛組建沒多久的工會領導。
就連私方的那個副廠長也來了,隻不過他表現的十分低調,不和任何人交談,入座後便等廠長和書記的到來。
等趙廠長和嚴書記到了後,會議也正式開始。
嚴書記入座後,便宣布召開會議。
“同誌們,過去的一年,我們大發機械製造廠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實現年產值1237萬元,人均產值9562元,工廠自留利潤49萬....”
現在大部分工廠效益都要上交,大發機械廠一年的工廠效益足足有一百四十多萬,但是要上交一百萬。
剩下的還有私方的分紅,分給私方之後,才是工廠富裕的財政。
廠長和書記才能用這些錢,給廠子和工人購置一些福利,或者給工廠增添點什麼東西。
最後大概能剩下三十萬。
看似很多,但平均到每個月、每個工人的頭上,這點錢就著實不多了,而且這麼多錢不可能全部給工人購置福利。
工廠的機械修繕、工廠內維護、還有節假日的工廠福利等等,這些都要大發機械廠自己出錢準備。
而且大發機械廠今年還打算購置三輛車,兩輛卡車一輛吉普,看似效益大增,其實廠內財政有些緊張。
不過周誌強有個發現,他在聽到私方能拿十八萬分紅的時候,還特意側目看了一下其他乾部。
發現不少乾部都麵露不滿。
他們辛辛苦苦乾了一年,結果還是要給資本家這麼多。
這十幾萬給出去了,他們工廠接下來一年的福利能少很多,工人們要是因為福利減少不滿起來,那安撫工人們的還不是他們這些時刻處於一線的乾部。
何況大發機械廠之前隻是個小廠,人數不過兩三百;要不是因為公私合營,國家不斷分發生產任務,大發機械廠能在短短兩年內發展成上千人的工廠嗎!?
私方代表的副廠長整個會議過程一句話沒說,就算聽到分給他們的錢,也隻是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算是能看得清狀況的。
不過還不算最能看清的那一批,如果真的特彆精明,那還得學蓉家。
直接將股息和分紅全部捐出來幫助國內重工業建設,這樣雖然損失一筆錢,但能收獲友誼和護身符。
雖然不像蓉家那樣直接當副市長,但當個人大代表說不定還是可以的。
在書記和廠長說完後,便輪到其他乾部彙報自己部門今年的計劃。
和去年沒什麼太大的變化,他們大概七成的生產任務是上級安排,餘下三成才是自己接的,或者其他工廠找上門來。
而且今年安排的重要的生產任務就兩個,還都涉及保密,足夠他們忙活到年中了。
輪到技術科的時候,呂毅這位科長便開口道:“書記,廠長,還有各位工友,我們技術科今年打算研發生產一款咱們廠獨有的農機產品。
這個農機產品就是由技術科副科長周誌強同誌研發出來的,小型手扶拖拉機;主要考慮到現在的拖拉機全部是仿照老毛子的DT係列....”
一旁的周誌強聽得直點頭,剛才呂科長在辦公室問了他不少,如今算是全部背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