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尊嚴,隻在劍鋒之上,正義,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俗話還說:槍杆子裡出政權,這是人類曆史顛撲不破的至高道理。
在專治皇權社會更是如此,兵權是政權賴以生存的根本條件,政權的獲得和鞏固是以兵權的掌控為前提的,皇權一旦離開兵權的支持,就很難存在,誰掌握了兵權就意味著在權力的爭鬥中獲得極大主動性。
兵權事關皇權專製政體的生死存亡,兵權,國之司命,社稷之存亡係焉,所以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世民看著李長河道:“我如今是大唐皇帝,所有權力集於一身,應該問題不大吧!”
李長河不敢苟同,搖頭道:“皇帝看似高高在上,所有人都對其臣服膜拜,但人心思變,尤其是封建時代,溝通不便,底層的人隻知道換了皇帝,但誰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子?”
“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思想信仰,沒有具體的利益捆綁,就算是皇帝那又如何!”
“尤其是軍伍,曆史上軍隊叛亂的事情還少嗎?尤其是這個時間段,李世民初登大位,人心不齊,難免...”
“怎麼?”李世民問。
“我想起來了,幾個月後就有人謀反。”
“誰?”
“天節將軍羅藝!曆史上他在貞觀元年一月便造反了!”
李世民神色略有凝重,“既然知道曆史進程,那現在拿下不就好了?”
李長河搖頭,“沒那麼簡單,政治不是隨心而動,是利益的博弈,是權力的爭鋒,如今他還沒起兵謀反,師出無名,一旦處理不好,其他將士會怎樣想?會讓國家動蕩。”
“不過,不用太擔心,他雖是天節將軍,但是兵並不多,兩萬左右,而且號召力也沒有那麼強,曆史上他造反也是采取欺騙手段。”
“《唐書》記載,羅藝的謀反與他的妻子孟氏挑撥有很大關係,我們如今提前預防就行。”
“對了,老師剛在渭水河邊以一人退二十萬大軍,這樣的事跡是很好的宣傳材料,可獲民心和軍心,以此契機,再宣聖旨,或許會更好處理。”
“曆史上這幾日還有什麼大事。”李長河低語思考。
“對了,老師,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我們必須要解決,現在解決是最好的時間。”
“什麼事情?”李世民好奇。
“立太子,史書記載,太子將會在今年十月當立!”李長河道。
“你是為了防備太子李承乾謀反?”李世民雖然對曆史一知半解,但是這件事他還是知道的。
“沒錯,老師,我們都知道,古代國家的發展很大程度依靠皇帝的才能,所以最好選擇是具有治國禦下之才的人,有利於政權存續,不然跟乾隆一樣,上台後將雍正的好方針全部推翻了,那對國家是巨大傷害。”
“若早立太子,依附太子的勢力會越來越多,將會威脅現君主的權力,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勢力,若是有心懷不軌之人攛掇謀權,後果不堪設想,李承乾謀反,背後就是侯君集!”李長河淡淡道。
“那不若將侯君集現在就...”李世民瞬間露出一抹狠辣,但隨後目露疑惑,搖搖頭,沒有說什麼。
李長河自然是注意到了老師李世民剛才身上的奇怪,但也沒多說,隻是道:“暫時不用,侯君集謀反還早,而且他的才能是現在我們需要的。”
“長河,你熟讀曆史,聽你的!”李世民道。
“老師,其實我們有一個很好的選擇,那就是雍正的做法!秘密立儲!”
“這樣的話,大臣們沒有可以攻伐的點,我們不是不立太子,而是不讓他們知道,這樣主動權就在我們手中。”
“好辦法啊!就這樣乾!”李世民笑著點頭。
“那還有......”
......
時間很快,不知不覺天已經亮了,兩人交流已經超過七個小時!
當他們還在興致勃勃討論時,長孫皇後出現了。
隨即兩人停止了交談,互視一眼,李長河行禮道:“皇後殿下,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聖上無礙,身體康健,壞消息,聖上因為高熱導致部分記憶失去。”
“失憶?怎麼會這樣?”長孫皇後隻感覺頭嗡的一下,淚水止不住的流下。
“二郎會不會忘了我?忘了孩子們?”
“皇後殿下那倒不會,隻是部分記憶錯亂,以後說話行為會有些奇怪罷了。”李長河道。
李世民也起身道:“觀音婢過來,莫哭了,彆傷心,雖然我忘記了一些事情,但是對你的愛,對孩子的愛我一直記得!”
接下來就是李世民的家事,不宜參與過多,李長河退出站在門外,等待老師接下來的消息。
偏殿,等待的大臣們也隨即蜂擁而來詢問李世民情況,李長河也將李世民失憶的消息也告訴了大臣們,讓大臣們好一陣焦慮擔憂。
半個小時後,眾大臣還在熱議的時候,李世民宣旨讓眾人進去!
此時的李世民已整理好衣著,端坐在皇位之上,一如既往的威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諸愛卿,朕已無事,一切如常,朕雖得了失憶之症,許多事情記不起來了,但我還是我,為國為民,不負諸卿,以後朝中之事還需要諸位大力輔佐。”
眾臣見李世民似乎沒有大的變化,心中稍安。
又見李世民道:“我李世民雖然失去了一些記憶,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忘記渭水之恥,這不僅僅是我李世民的恥辱,這是大唐的恥辱,是諸位臣工的恥辱。”
“今日突厥雖退走了,但誰又能知道他們何時卷土重來?我大唐建國不過九年,那賊子犯我邊境有多少次了?金銀財帛不知給了多少,仍不能滿足,今日更是城下之恥,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程知節,侯君集,告訴你們手下的兵,給我加緊操練,時機合適,定要雪恥,我要讓他們知道,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諾!”眾臣聽到天子如此浩蕩的話語,心中激動異常!
而就在此時,侍中高士廉突然站了出來。
“聖上,昨日之事極危,所以為了國家,臣奏請早立太子,以防社稷之變!”
李長河和李世民對視了一眼,果然,這件事來的好快。
李世民隨即陷入長久的沉默,眾臣工也是滿臉疑惑,天子這是怎麼了,剛登大寶時就要立太子?如今這態度?難道有變?
許久後,李世民看著眾人道:“士廉,你這話什麼意思?”
眾臣一驚,心道:“皇帝不會想錯了吧,以為高士廉故意詛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