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震耳欲聾的鼓掌聲響起。
隨後李世民為六大學院揭幕,而後正式宣布六大學院成立。
就這樣,這個時空的大學誕生了。
對這個時空的人來說,六大學院的建立,隻不過是教育層次不起眼的改革,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六大學院將會發揮怎樣的作用,將引領大唐發展,成為大唐基石。
六大學院成立儀式後,便是國子監機構轉稷下學宮重建儀式。
如今國子監隸屬於禮部的教育署,功能也有所變化,直接成為六大學院的直屬管理機構,以後將慢慢退出直接教育,升級為管理機構。
甚至於李長河和李世民還計劃未來撤銷國子監這個機構,以稷下學宮為藍本,創設大唐的科學院。
所以其國子監學子後續將慢慢轉移至六大學院學習。
經過規整,如今新的大唐人才選拔製度也將確定,內閣也在李世民的授意下,開始研究在州的區劃上增加一個大的行政區劃,名為:行省,以方便國家治理。
後續考試也將分為,縣試,然後是省試,最後是國子監進行的國試。
國試後,進入六大學院進行學習,通過畢業考試後,進行分批安排工作。
當然,這已是最好的安排,現階段隻能如此。
因為生產力的發展還不能供養過多的國家公職人員,所以需要時間緩衝。
但若以後時機成熟,或許會再進行改革,最終達到現代高等教育體係程度。
經過一個中午的折騰,揭幕儀式終於結束,午飯後,各大學院開始進行開學典禮儀式。
作為大唐皇家醫學院校長的李長河,此時也正在國子監所屬醫學院校區,看著這東拚西湊起來的學生,一時間感慨萬千。
這些人中,很多人的醫學知識估計還沒一個普通現代人知道的多。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是他們的錯,而是時代的局限,而李長河能做的就是全力幫助這些人提升醫學知識。
這些醫學生就像是火種,總有一天,會照亮整個大唐發展。
帶領學生們進行開學典禮,儀式感滿滿,在現代,每個學醫之人入學都要進行宣誓,李長河當自然繼承優良傳統。
當然,宣誓內容不是他昨日的國際醫生的道德規範誓言。
而是《希波克拉底誓言》華文版。
醫生誓言:
健康所係,性命相托。
當吾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誌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大唐皇帝陛下,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麵發展。
吾當決心竭儘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誓言之後,眾人眼中似乎多了點什麼,李長河知道,那是信仰。
那是對醫學的無限憧憬與熱愛。
那更是責任。
在這群不算正規的醫學生中,有曾經的大唐太醫署令張南北,還有名動後世的孫思邈。
不過此刻他們皆是學生,亦是老師,畢竟醫學院確實人手不夠,而他倆實力乃是佼佼者,同師同學。
台上李長河侃侃而談,在他口中,描繪出一副醫學無限的未來,他們拯救萬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這也正是學醫之初衷,更是畢生所願。
醫學院開學典禮後,李長河又馬不停蹄趕往了農學院。
農學院院子中,此時的農學院學生正在碌碌無事,畢竟他們中有不少是拉壯丁進來湊數的。
見李長河進來,農學院學生趕緊起身,其中國子監被迫來此營業的儒生,紛紛擁簇在李長河身邊。
“李郎君,你就是個傳奇,詩詞太好了!”
“是怎麼做到的?李郎君,有什麼辦法竅門嗎?”
“李郎君,你說......”
麵對這樣一群迷弟,李長河並沒有被恭維的開心,反而心生怒意:“都給我坐好,亂糟糟,成何體統。”
學生們一驚,看著雷霆震怒的李長河,他們心中不覺生出懼意,趕緊坐回位置。
李長河看著這群有些不知所措的農學院學生,有股恨其不爭,哀其不幸之感。
“爾等以為農學院是一個閒散的地方嗎?我告訴你們,六大學院中,聖人和我其實最看重的是你們農學院!”
“要知,一日不食,天下生亂,所有的一切都基於糧食,你們知道肩膀上的重擔嗎?”
忽有人道:“可是吾等從來不曾事農,根本不了解,有心無力。”
“是啊。”
“沒錯,吾等讀聖賢書,農事低賤。”
“說的沒錯,就是這樣......”
“錯,大錯特錯。”李長河嚴厲反駁。
“人生於天地,工事平等,哪怕是長安街上的掏糞工,那也是值得尊敬的,若是看低了彆人,那也會有人看低你們。”
“爾雖新手,但大有可為,農事未來將由你們開創,是想做一個碌碌無為的平凡人,還是要在農事行業做出功績,名垂千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爾等可知,這萬事萬物皆有規律,吾師曾雲遊天下,他告訴我,在廣州的南端,曾經的交趾郡,有一名為占城的地方,那裡的稻穀一年兩熟。”
“什麼?怎麼可能?”一個學子突然衝到李長河跟前,他的眼中放著光芒,一臉不可置信道:“老師,你說的可是真的?”
李長河看了他一眼,“你叫什麼名字!”
“吾名楊玄雲,司農寺的一名管事。”
“原來如此。”李長河心中了然,怪不得他如此激動。
“這是真的,那裡的稻穀叫占城稻,是一種早稻,其耐旱、耐澇,生長期短,配合著晚稻,一年可以兩熟,甚至在大唐南方有些地區三熟,產量非常之高。”
“竟有如此神奇稻穀,要是引入我大唐,那......”楊玄雲激動起來。
“不止如此,吾師曾告訴我,在極遙遠的地方有一種叫做土豆的糧食作物,可與米麵媲美,產量極高,畝產1500斤至3000斤。”
“還有一種叫紅薯的糧食作物,畝產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