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後,大唐知恥後勇,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如今在經濟,文化,醫學,軍事,政治等方麵都有了極大的改變。
金德曼了解到,大唐已經開始了新軍訓練,成效喜人,不少長安百姓都交口誇讚。
認為新軍軍紀嚴明,精神氣十足。
而後就是對朝廷體係的改革進化,更加權責清晰,效率大大提升。
還有就是對於人才的重視。
成立六大院,為帝國發展提供人才。
還有就是最神秘的李長河。
金德曼很聰明,她從各種事情中分析出來,這些事情背後有李世民和李長河的身影。
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個英明的君主,將是國家的幸運。
若這個英明的君主還有一個極強的幕僚,那麼發展會更上一層樓。
所以,李長河這個人,金德曼已經決定要深入了解一下。
了解一下他是怎樣的人,如何做到全才的發展。
很快她就有了機會。
二十三日。
這一早,李長河梳洗後,整理衣著,整個人顯得很精神。
因為今天對於他是個很重要的日子。
在他的努力下,大唐科學院就要建立了。
而科學院的地址就在宮造處。
本來科學院在宮造處隔壁,但李世民為了支持李長河的工作,將宮造處讓給了李長河。
而原宮造處眾人遷往禁苑。
而對於宮造處來說,遷往禁苑對他們來講是好事。
如今的宮造處,在李長河幫助下,地位越來越高,製造的東西越來越重要。
隱隱有了軍工的意味。
而其實李世民也是這樣想的。
宮造處本來就是大量優秀工匠的彙集處。
在渭水之盟中,他們貢獻不小,大量物資由他們製造,顯示出工匠們卓越的技術。
後續李世民冶煉金屬,製造器具,也是宮造處出力,效率比軍器司還要高。
因而李世民有了想法,想要整合一下軍工產業。
將帝國軍械製造集合到一起,讓宮造處負責。
不過這還需要時間。
而科學院的發展亦是重中之重。
經過李長河夜以繼日的宣傳,不說天下,這長安之中的學子,也知道了這個詞:科學。
也有一些青年學子開始學習李長河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