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宇文士及,讚同。”
隨著宇文士及發言,貴胄代表高士廉和蕭瑀對視一眼,知道他們挽不了大勢,順勢而道:
“臣高士廉,臣蕭瑀,亦讚同。”
他們倆內心其實有些不讚同,但是如今大勢如此,由不得他們。
“好!”李世民滿臉微笑。
“內閣與朕君臣一心,何愁大事不成?朕之幸也。”
“既如此,那麼就開始吧!”李世民起身來到窗前,而後目光看向院子中,留給內閣大臣一個背影。
“諾...”
此間事了,內閣會議繼續。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重要程度不那麼高了。
但首宰房玄齡在述職中,還是提到了一件事,讓李長河和李世民眼神不定起來。
“開春以來,已有月餘未下雨。”
果然是這件事。
李長河心裡清楚房玄齡說的意思。
今年開春以來天氣頗為奇特。
二月初下了一場雪後,就再無雨水。
到如今,已經一個多月。
要知道,春雨貴如油,很清楚的事情,此時的雨水對於正在生長中的莊稼,可謂是生死攸關。
但曆史就是如此,李長河和李世民兩人雖然是現代人,有很多科學技術,但他們還沒到操控天氣的地步。
既定的事實就是接下來旱情就要來了。
李世民沒有回答房玄齡的問題,而是問:
“武德九年江南地區稅糧押送到何地了?”
房玄齡眉頭微皺,不知道為何聖人如此問。
老實回複道:“去年十月,在聖人的特意叮囑下,對於江南地區的稅糧特意有關照過,但入冬以來,寒氣逼人,帝國北部多條河流結凍,漕運也是難以開展。”
“但幸好,開春以來,寒氣漸褪,漕運也在抓緊進行中。”
“但京都長安畢竟距離江南千裡之遙,如今隻有八分之一不到入京。”
“有一半還在路上,另外多半還在洛陽集散。”
“且糧食多以水道運輸,但洛陽到長安的三門峽段,河流情況不明,每年都有不少運輸船沉底,所以那一塊運輸極為耗費時間,且損失很大。”
聽到這,李世民眉頭緊鎖,不悅道:“朕去年已經不是說過,要整治那段河道,難道如今還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