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才是李長河和李世民真正所需。
如今的時代需要改變,需要變革,那便需要銳意進取的人。
這樣的人是年輕人,是守舊勢力的反對者,那麼寒門就是最好的選擇。
需要壯大它,讓它成為一把刀,一把鋒利的刀。
而考試時間則是三天,每天考兩門。
這就要說到六科十八人了。
每一科的前三名便可直通入仕做官,不需要再經過吏部的關試。
大唐與其他時代的科舉有些不同,就算經過科舉考試,那也隻是證明了你的才能學識。
想要做官,還有一道程序要走,那就是吏部“關試”。
隻有經過吏部的考核,才有資格成為一名大唐‘公務員’。
而六科前三則直接省去關試,直接可以分配官身。
此時的李世民看著呈遞上來的奏書,心中激動不已。
不禁脫口而出:“天下英雄儘入吾彀中矣。”
於是乎,世間誕生了一個新的成語:引君入彀。
政事堂內其他閣員眼眸微動,似乎想到了什麼。
首宰房玄齡率先道:“聖人天吉,光明耀天下,社稷之幸。”
魏征和長孫無忌頓時一愣,然後臉上閃過一絲錯愕,心裡暗暗道:“怪不得他是首宰呢。”
“哈哈哈...”政事堂傳來一陣歡聲笑語。
不久後李世民目光一轉看向李長河。
“諸卿,你們可聽說,聽詔郎李長河也要參加這次的科舉,也不知仁心準備的如何了?”
李長河一愣,而後起身道:“聖人,臣受天恩眷戀,定不負。”
“好,李長河,那明理科內容上可是靠近你提出的科學,這也是一次實驗,若是這一次不佳,那麼朕也沒有辦法再幫你了。”
李長河微微點頭,“臣明白,為了大唐,臣竭儘所能,不負君恩。”
其他閣老也是微微點頭。
他們很清楚李世民說的意思。
整個大唐的革新已經開始,但在教育方麵,其受到的壓力尤甚。
李長河雖然多次在長安利用多種方式宣傳新學,如今也有了新的名稱,叫科學,但將科學內容搬到科舉中,其帶來的反製力前所未有。
於是為了克服這些困難,李長河也想出了辦法,那就是拆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