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第一門考試鐘聲響起。
此時的李長河坐在甲一號教室,第一個座位上。
講台桌上,兩名監考老師已經就位。
隨後門口有玄甲軍士前來,將押送著的絕密考試題分發。
棕色的裝試題的考試袋,有點類似現代。
兩名監考老師隨即將考試袋正反展示給考生看。
其中主考老師道:“大唐貞觀元年科舉考試第一場明文科即將開始,甲一號教室總三十名考生,實到三十人,無缺。”
“我手上的試題袋為最新科舉專用考試袋,由教育署出題,乃絕密,今早才由聖人專屬衛隊玄甲軍運送教義坊考場院。”
“有專屬封印,目前封印良好。”
另外一名陪考老師隨機也道:“今第一門考試規矩如下:第一不得作弊,具體為:在考試中不得......”
一分鐘左右,陪考老師將規矩說完,教室內不少人神色微變,一些往年的考生有些好奇,因為考試規矩變了不少。
而其實,這些規矩是李長河和李世民根據現代的考試規矩製定的,相當完備。
做完這一切,兩名監考老師站在台上不再言語。
沒多久,又是一聲鐘聲,兩人互視一眼,點了點頭,隨後主考官用專用的木片將考試袋的白色封印打開。
快速的將試題分發下去。
剛發下去就有人低聲:“這這...怎麼與往年不一樣。”
但也有人似乎早已知曉,沒有多少表情。
考官隨即道:“不得言語,再有人擾亂考試秩序,將逐出考堂。”
沒錯,今年的科舉考試試題也有很大的更新,更加的科學和規範。
不再是像以前一樣,用信封裝著試題,然後由考試官大聲說出考試內容,而是和現代考試一般,將考試內容直接印刷到位。
考生隻需要按照題目答題即好。
這個消息隻在長安周邊流傳,更遠地方的一些人倒是沒有具體了解。
試題發完後,主考官道:“在三張試題上寫好自己的準考號碼,姓名年齡,身份證明,籍貫。一定要準確,這關係著你最終的考試結果。”
李長河隨即看向試題,自己不是出題人,自己所能依靠的是自己的能力。
三張試卷,第一張是貼經,也就是默寫填空,整整一張。
一共二十五道題。
其中二十道是填空題,每道一分。
五道默寫題,每道二分,總計三十分。
然後是第二張試卷,考察雜文,主要考察詩、賦等題材的寫作水平。
今年是命題,要求是寫有關大唐山河的詩、賦;詩要求律詩和絕句,五言七言皆可;賦格式不限,但要求字數不超過八百字。
“鐺...”連想三聲。
主考官道:“考試正式開始,時間一個半時辰,三個小時,考生即可作答。”
說完,主考官坐在教台前,陪考官隨後拿著一個凳子前往最後麵坐定。
“三個小時,時間綽綽有餘。”看完試卷的李長河低語。
貼經試題第一題: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