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外交唐檢再出使_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 第363章 外交唐檢再出使

第363章 外交唐檢再出使(1 / 1)

內閣大臣目光瞬間彙聚而去。

李長河繼續道:“天時上講,我們先嘗到了渭水失敗,內部人心浮動,雖然經過軍改,但目前帝國實力有限,不易再次出兵,而且如今身處災年,更應以百姓為本,先處理好大災事宜,加上韜光養晦,後期殼求一擊而滅。”

“地利上講,苑君璋所在的恒安鎮,乃邊境軍事重鎮,距離草原突厥甚近,以我們如今實力打,定會耗費我方底蘊,甚至,苑君璋此時反叛,或許背後有突厥人的算計。”

“人和上講,雖然苑君璋先前勾引突厥攻陷馬邑,並殺掉高滿政等,在當地沒有人民基礎,且一直以來,不少他的士兵脫離他投奔大唐,但作為一個地方性小軍閥,他依然有著不俗的兵力和影響力。”

“儘管這個影響力是負的。”

“古人言: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苑君璋此刻的底蘊不多了,敵減我增,滅他不過須臾,隻需要等待一些時間即可。”

“以保存我方實力為主,畢竟苑君璋不過是突厥在我邊境擺出的小刺罷了,純惡心我們。”

“隻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繼續增持我們的實力,將大義歸己,苑君璋的處境將會更加孤立和困難,不戰而屈人之兵。”

“還有最重要一點,苑君璋隻是小頭目,若是我們即刻對付他,將會讓我們隱藏的底牌露出,那麼未來對上突厥,我們會吃更大的虧。”

“北境的梁師都是更大的威脅。”

李長河話畢,內閣大臣皆陷入思考。

他們仔細咀嚼李長河的話語,對照如今的形勢。

稍一思考便知道,李長河說的是對的。

大唐想要崛起,就需要韜光養晦,需要戰略定力。

上兵伐謀,戰爭隻不過是政治的延續,以言能定天下,是最佳選擇。

積萬世之基,早晚會一飛衝天,這是大唐中央的共識,他們對此很有信心。

“李參議此言,善!”首宰房玄齡率先同意。

“臣亦讚成!”國防大臣杜如晦也應道。

“有理,沒錯...”其他人也點頭稱是。

端坐北位的李世民眼神飄蕩,似在思考。

沒多久,他道:“那麼派誰前去恒安鎮對苑君璋進行招撫?”

頓了一下,房玄齡道:“臣舉薦鴻臚署署長唐檢,還有中書侍郎溫彥博。”

房玄齡此話一出,內閣眾人頓時一副了然的樣子,確實沒有比他倆還適合的人了。

杜如晦立馬接話:“臣舉薦唐檢,因他剛從突厥出使回來不久,對於突厥內部更為熟悉,那麼對付苑君璋就會更加得心應手,能夠更好撫平此次事件。”

“而溫侍郎雖善口才,但對於邊境事宜還需進一步熟悉,如今時刻緊急,唐檢更為合適,而溫彥博更適合在帝國中樞進行調度。”

房玄齡和杜如晦不愧是曆史上有名的房謀杜斷,這麼短時間就確定了人選確定。

其他人一想也是如此,這個事情說小不小,說大更是談不上,苑君璋這個人能夠左右搖擺,一看就是個老油條,需要唐檢這個帝國有名的大油條去處理。

這件事後,內閣會議立馬開始傳達。

唐檢也接到了內閣令。

讓他即刻出使,勸說反叛的苑君璋放棄對抗,轉而歸順唐朝。

並要求唐檢此次要詳細闡述了唐朝的國力和政策,傳達了李世民對於和平統一的堅定決心和誠意。

當然後續對於苑君璋歸順後可能獲得的待遇和地位,進一步進行提升,當然主打口頭承諾,穩住他就行。

隻要消除一段時間這個潛在威脅即可。

收到令的唐檢也是沒敢耽誤,雖然他才回到長安不久,還想休息一段時間,可惜,貞觀開年,事務繁多,還不是適合休息的時候,隻能感歎自己是個勞碌命。

不過這一次出使的使者團倒也有點說法。

李長河讓一些國子監六院學子陪同前去。

而隨行的人中,有一個人,未來承襲了唐檢的外交手段,成為了大唐當之無愧的外交之王。

事實上,在貞觀初年六院的好多人,在未來都成為了某一方麵的佼佼者。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書後,我和霸總契約結婚了 都重生了,必須打網球啊! 武魄不滅:焚天燼道 謝邀,人在天庭,剛成昊天! 我不想做女人,我要做男人! 第一次引領者計劃 情不忍釋 道爺我在娛樂圈當公關 儒林外史大白話 穿越後,宮先生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