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大唐糧食保障公司負責人,專司大唐食之安全。
李長河為大唐工業發展公司負責人,對接科學院和六院,司大唐器具之發展。
房玄齡為大唐交通建設公司負責人。
杜如晦為大唐鋼鐵公司負責人,專司鐵石之發掘冶煉。
長孫無忌為大唐商貿公司負責人,負責大唐貨物貿易之平穩。
李道宗為大唐煤炭公司負責人,專司能源。
高士廉為大唐建設公司負責人,負責建設事宜。
蕭瑀為大唐錢行公司負責人,本就是經濟大臣,專司大唐金融之發展,為本職。
宇文士及為大唐礦業開采負責人,負責全國礦產開發審批。.
最後便是唯一的代理內閣大臣魏征,負責大唐水運公司,全國航運之管理。
十個人,帝國權力之核心。
代表著國家對這十家公司的重視程度。
雖然其中李長河目前官位低,但是他的名望卻是除了李世民外,大唐目前最知名的存在。
尤其是李長河目前身兼六院名譽院長,算是學子之師,當這群學生發展起來,未來李長河的官途何止坦順。
還有負責工業發展也是最適合李長河的。
工業在這十個公司中含權量沒有那麼高,且目前很多人對於器物重視程度不高,適合李長河擔任。
再者就是李長河為科學之祖,科學院和宮造處與工業發展公司相當契合,由李長河作鏈接,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也是能憑借著李長河的名氣,讓科學與工業技術更好發展,讓民眾看到科學技術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
相互促進。
級彆的提高意味著事情的重要,會對底層官員一個擺明的道理,不要給我在這件事上搞小九九。
也是給一些不願意去這十家公司的官員一個定心丸,皇帝和內閣帶頭,這還能算是疏遠流放嗎?
更重要的是在這十家公司工作,薪水大大超過當官。
未來,相關製度的設計會越來越完善,運用一些手段,讓官員有得賺。
減少貪汙腐敗的發生,也是為了創造需求。
畢竟隨著科舉的常態正常化,做官的人會越來越多,朝廷需要空間吸納。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目的,未來才會使用到。
消息發出,自然也是引發了關中一帶民眾的熱烈討論。
而朝廷多個報紙也是不間斷連續多日刊印宣傳朝廷的這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