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改了方式,先花錢,沒錢發國債。
這還是第一次朝廷赤字如此大,三千萬啊!
所以此刻的劉政會心裡有點虛。
但李世民和李長河神色如常,對他們而言,不過是三千萬,才這麼點啊!
要知道,這還是在純稅收基礎上多的三千萬,且這些支出在未來幾年內會快速轉化為強大的國力,根本不虧好吧。
而其他大臣也最多是皺了皺眉頭,尤其是一向喜歡挑刺的魏征也沒有說話。
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錢沒有亂用,都落在了實處,所以赤字三千萬是正常的。
更清楚的是隨著大唐走上正軌,這三千萬很快就會彌補上,所以諸大臣並不擔心三千萬會拖垮大唐財政。
劉政會於是接著說:
“那麼再說今年預備支出,首先貞觀二年我大唐軍事開支預估在原本開支之上再增加三成,預計達到九千萬,此項支出,主要用於常備軍開支,還有新式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還有後勤開支。”
此話一出,魏征身軀一動,就想起身,但隨即想了想大唐目前麵臨的局麵,生生忍住了。
劉政會:“第二,農業支出,為促進根本之基農業,將繼續加大對農田水利的各項投入,預計總計三千五百萬元。”
“第三,教育文化支出,增設學府,擴大招生,預計一千二百萬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四,工業基礎建設,預計...”
“第五,全國道路建設,預計...”
“第六,全國官員俸祿支出,預計...”
......
“初步統計,貞觀二年預備支出三億五千萬。”
聽完劉政會的彙報,李世民微微點頭,表示滿意。
但他也知道,預算的製定並非易事,需要權衡利弊,精打細算。
“愛卿所言極是。”李世民說道,“但朕想提醒諸位,預算的製定不僅要考慮當前的需要,還要兼顧未來的發展。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而犧牲了長遠的利益。”
“還有,對於皇室的五百萬支出,可以再壓縮壓縮。”沉吟片刻,李世民:“撥款三百萬即可,過過緊日子嘛。”
聞言,群臣紛紛起身,高喊聖人萬歲。
他們明白,李世民的話不僅是對他們的提醒,更是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下來,會議進入了激烈的討論階段。
群臣各抒己見,有的主張增加軍事開支以鞏固國防;有的則認為應該加大對民生建設的投入以改善百姓生活;還有的則強調教育文化的重要性;有的認為加強工業支出,認為如今的器物之利將會大大增加大唐國力。
麵對群臣的激烈討論,李世民並沒有急於表態。
他靜靜地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時而點頭表示讚同,時而皺眉陷入沉思。
他知道,每一個意見都代表著一種聲音,每一種聲音都值得被尊重。
而李長河則是不斷進行記錄,將群臣發言中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記錄在案,然後進行規劃統一。
這場會議早上四個小時,一直在激烈討論。
下午又經過兩個小時後,才逐漸達成初步意見,隨後由李長河將相關審議稿遞給諸臣工。
隻見第一頁便寫著:三億九千萬。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