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借貸本質為幾何_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 第485章 借貸本質為幾何

第485章 借貸本質為幾何(1 / 1)

隻見李長河在黑板上赫然寫下“一億三千萬”幾個大字。

這一數字,不禁令在場的大臣們瞠目結舌。

要知道,貞觀元年的稅收總額也不過兩億六千萬,其中商稅僅占五千多萬。

而今,李長河竟斷言貞觀二年的商稅就能逼近上一年的財稅半壁江山,這增長速度簡直令人咋舌。

然而,這確是鐵錚錚的事實,也是商業無儘魅力的體現。

試想,即便今年的農稅維持不變,仍為兩億,那麼貞觀二年的財稅總額也將飆升至三億三千萬之巨。

如此一來,三億九千萬的支出似乎也沒那麼難以接受。

“李參議,你確定這數字無誤?”此刻,就連首宰房玄齡也麵露狐疑。

李長河環視四周,非常鄭重地點了點頭,“君無戲言,我李長河可以在此作保,今年的商稅收入隻會比此多,絕不會少。”

他進一步闡述道:“山東金業至少能貢獻三百萬財稅,漕運保底三千萬;十大公司雖尚在繈褓,但亦能貢獻至少一千五百萬;路運費五百萬,全國礦產一千二百萬。光是這些,便已高達六千五百萬,還未算上朝廷鹽鐵等專營收益。”

“再加上私營經濟的稅收,那麼貞觀二年的財稅總額甚至將遠超預計中的一億三千萬。”

但魏征仍有些遲疑,“李參議,你可彆拿些漂亮數字來搪塞我們,這些產業真能有如此產出?”

李長河自信滿滿地回答:“一年前或許不行,但現在完全可能。”

“原因也簡單。”

“第一,朝廷對商業的支持力度加大,加之國泰民安,大唐商業空前繁榮,貿易興盛,稅收自然高漲。

“第二,全國主要公路乾線貫通,物資流通加速,新式器物誕生,貨物運輸效率大幅提升。”

“第三,農業產值增長,脫產人口增多,更多人投身商品行業,需求激增,消費膨脹。”

“第四,大唐與北境貿易協定簽訂,互市頻繁,與西域商人、吐穀渾的貿易量也大幅增加,商稅水漲船高。”

“第五,朝廷對商稅規則的製定與完善,強有力的稅收手段,減少了偷稅漏稅,稅種增多,稅收流失減少。”

“第六,支出合理利用,資金利用率提高,收益率隨之攀升。”

......

大臣們聽得頻頻點頭,陷入深思。

李長河,“綜上所述,大唐商稅收入將猛增,未來幾年商稅的收益或將超乎想象。”

“好像真的可行!”有人感歎道。

“我們民部初步核算也是如此。”另一人附和。

“未來幾年都能如此嗎?”有人追問。

大臣們議論紛紛,不少人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李長河則繼續道:“所以,貞觀二年大唐財稅至少收入三億三千萬,那麼三億九千萬的支出便隻有六千萬的差距了。”

此話一出,大臣們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

這六千萬,是大臣們心中的一塊巨石,它是貞觀元年赤字的兩倍,令人憂心忡忡。

眾人目光再次聚焦李長河,期待他能提出解決這六千萬缺口的良策。

難道又要發債借錢?可三千萬已是極限,六千萬又該如何籌措?

李長河微微一笑,他深知朝臣們的擔憂。

“諸君,六千萬我李長河無法憑空變出,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世間沒有什麼難題不能解決,而是需要我們思考,轉變觀念,一念通,萬事成。”

“解決這六千萬窟窿的辦法不止一種。”

“甚至說,最簡單的辦法,發債就可以直接解決。”

“說到這,或許有人說,朝廷借這麼多錢,還的起嗎?會有人借嗎?其實這其中有一個觀念差異。”

“作為朝廷,作為大唐的管理者,我們在借貸方麵潛力巨大。”

“關鍵在於,借多少才不會動搖國本?百姓在生活水平有保障的前提下,願意出借多少給朝廷?朝廷的信用又能支撐多少借貸?”

“朝廷借貸的成本是什麼?我們有何能力為借貸背書?”

“為何朝廷需要借貸?為何能借貸?憑何借貸?最重要的一點,錢的本質是什麼?如今的紙質貨幣又代表了什麼?”

李長河一連串的發問,讓大臣們一時摸不著頭腦。

但最終,李長河給出了一個清晰的答案——“借錢的安全閾值”。

即,目前朝廷可承受的借貸上限。

李長河給出的專業意見是:這個閾值應為朝廷前一年財政收入的三成,即百分之三十。

具體到貞觀二年,可借貸金額為七千八百萬元。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高武:這BOSS不削能玩? 喋血盛唐 我在戰錘召喚第四天災 穿書七零,錯嫁反派被嬌寵 我隻練三劍,劍出即無敵 霍格沃茲:開局我在蛇院當首席! 活佛濟公第四部 仙門的擺爛日常 開局掠奪機緣,我成了天命大反派 邪神大佬帶我闖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