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太極殿內驚詫起_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 第537章 太極殿內驚詫起

第537章 太極殿內驚詫起(1 / 1)

太極殿內頓時一片靜謐。

就連李世民都有些大感意外,而內閣諸閣臣則是目露思慮神色。

很快首宰房玄齡發言了:

“陛下,各位臣工,民以食為天,天災之下,朝廷應當保民生無憂,我建議先平糧價,以穩根基。”

“根據目前大唐災情形勢,可設洛陽、揚州、成都設三大常平倉,借此機會,全國徹底施行“統購統銷”法,並且限製二級糧商糧價波動,若有人違反朝廷政策,那便依法辦事。”

“臣以為可行。”房玄齡剛說完,杜如晦立馬站起身表示同意。

房謀杜斷,天下皆知。

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有著深刻的含義,首宰房玄齡沒有順著李長河的發言,而是從糧食入手,扭轉了話頭,讓討論的火藥氣大大降低。

但此番發言也有所行之事,那便是對糧食行業的下手。

從貞觀元年開始,李長河就提出了糧食的統購統銷,但在各方勢力的阻撓下最終隻是進行了試點,但現在房玄齡直接說出全國執行。

可是要知道的是,全國的世家囤積了大量的糧食。

若是按照房玄齡所言,統購統銷,那麼朝廷將壟斷一級糧食收購分銷,一旦這樣做了,那麼世家手中囤積的天量糧食便要砸到手裡了。

若真的施行,意味著朝廷又從世家手中收回糧食定價權,這對朝廷統治有極大益處。

“諸卿以為如何?”李世民微微一笑,語氣不緊不慢。

但世家官員都能看清楚,李世民這話是對他們說的,還有,李世民的目光瞟了李長河一眼,似乎在說,你們如何選擇。

世家官員內心此刻難受極了,又是這樣,自李世民上台後,世家手中實權在不斷流失,想要反抗,但每一次都被收拾的不成樣子,想要反對政策,但皇黨的言行讓他們挑不出毛病。

軍權,禁苑改革,李世民牢牢控製軍權。

上升權,科舉改製,蒙蔭和推舉將在五年後徹底退出。

私兵權,裴寂謀反,皇帝以自身為標,廢全國私兵之權。

地方治權,體製改革,行省製度,皇權逐漸下鄉。

文化權,海量便宜紙張推出,朝廷編書下放,世家文化壟斷權在崩塌。

財權,糧權,鹽權,鐵權...諸項權力都在回歸中央。

這是一場全方位的溫水煮青蛙,李世民將套在世家脖子上的枷鎖慢慢收緊。

“臣,臣...同意首宰所言。”

李世民笑了,而後道:

“賀德仁流放嶺南;盧承基革除功名永不錄用,其父盧赤鬆貶去崖州;崔仁師去編史,罰銅千斤;鄭善果,鄭家屯糧高賣,罪雖不在你,但有你放任,既如此,你去負責工部水利;陸德明,去皇家政法學院去學習學習。”

“臣,臣...遵旨。”

李世民點點頭,而後繼續道:“天災不斷,百姓生活困苦,從內務府內帑批三十萬元成立大唐慈善會,專司災害救治。”

“設立崇文藏書館,朕出藏書,天下學子可借閱。”

“落實土地暫停買賣政策,若發現隱田過百畝者,畝罰絹一匹,哦,對了,隱戶超十丁者,丁役三年。”

“關於李長河說的《中華百科全書》,朕以為可行,對於耗資問題,朕都忘記說了,北陽特區新技術,新的造紙術將造紙價格降低至以往的十分之一。”

“陛下,還不止如此呢。”房玄齡笑著插話道。

“臣還聽聞印刷術也得到極大發展,效率至少是以前的三倍。”

杜如晦也笑著道:“臣也聽聞冶鐵加入了水利之功,日產鐵五千斤。”

李長河也順勢道:“不止如此,建築所用的簡單水泥產量在技術進步下,今年下半年將產量爆發。”

“原本武德九年到現在因為水泥產量有限,隻能全力修建了陳倉至長安的倉安道,長安至山東萊州的安萊道,長安至朔方的安朔道,但現在不一樣了,根據新的預計產量,光是今年的產量便是去年的十倍,往後隻會越來越多。”

“還有,科學院研發的由蒸汽帶動的車子,可以每小時三十公裡的速度,攜帶一千斤的貨物奔馳在水泥路上,晝夜不息。”

李長河此話一出,所有人皆是一驚,他們一直知曉科學院在研究著一些稀奇古怪的物件,但萬萬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物件。

他們更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運輸貨物,調配軍隊...

“不止如此,臣李長河還要告訴聖人和諸位臣工一個好消息,這個時速三十的蒸汽車建造已經成熟,接下來科學院會製造出速度更快,載貨量更多的新型運輸工具,不久的將來日行千公裡,載貨千噸級,載千人的蒸汽車也會誕生。”

此話一出,整個太極殿為之一靜。

然後太極殿外傳來一句話:“仁心所言可為真?”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喋血盛唐 我在戰錘召喚第四天災 穿書七零,錯嫁反派被嬌寵 我隻練三劍,劍出即無敵 霍格沃茲:開局我在蛇院當首席! 活佛濟公第四部 仙門的擺爛日常 開局掠奪機緣,我成了天命大反派 邪神大佬帶我闖諸天 重生從楊超月帶我進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