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在涼州城內一處牆壁上,有人寫下詩詞:
九月霜風壓戍樓,誰家骸骨沒荒丘?願橫長刃斷胡酋,不許豺狼窺涼州。
九月二十一日,大唐三報齊刊載:《踏不碎大唐的脊骨》。署名:明帝。
布告天下:
夫涼州戍卒王小五者,隴右布衣也。身無五尺之軀,懷有萬仞之誌...胡騎裂雲而至,此子獨臂擎天,碎脊骨而不屈!壯哉!
白虹貫日,豈讓荊軻?碧血化玉,何輸卞和?今追贈驍騎尉,祀忠烈祠,使天下知:販夫走卒之軀,亦是大唐脊梁!
嗟爾突厥!沐猴而冠,豺狼之性...縱鐵騎南下,焚我糧倉,掠我婦孺。驅俘虜為肉盾,辱烈士之遺骸,此非人君所為,實乃禽獸之行!
大唐,承天命,順民心...敕令刑部尚書李靖為討寇總司令...天兵所至,玉石俱焚,勿謂言之不預也!
而被譽為大唐文脈的李長河同步刊登詩文《涼州魂》: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三報一經發出便震得大唐上下群情激憤,百姓們恨不能噬突厥人的血肉。
無數青年人自發在街市上進行搖旗呐喊活動,向廣大百姓宣傳突厥惡行,直到十月五日活動氣氛達到頂點。
也正是因為這次事件,後來每年的十月五日成為大唐的青年節。
而李長河的《涼州魂》一詩振奮著所有的年輕男子,他們踴躍報名參軍,此詩中的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也成為無數入伍士兵的座右銘。
大唐朝廷這邊,九月二十一日先發第一次勿謂言之不預也。
隨即立刻照會突厥,要求突厥對此事進行解釋。
在長安的突厥使者一言不發。
而後十月一日,三報再發《大唐正告突厥書》,辭令嚴厲程度與當初正告梁師都一模一樣。
當日,在長安的突厥使者立馬表示他們的可汗頡利對此事並不知情,已經立刻要求撤軍,且已經派遣特使與大唐進行商議,不日將到達長安。
可大唐朝廷在這段時間也沒有閒著,正厲兵秣馬,隨時對東突厥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
十月八日,在長安禁苑中,一場誓師大會正在召開。
參會人員三萬。
大唐皇帝李世民以一句‘天眷龍裔,興以啟唐’為開頭,講述了大唐自建立以來是如何曆經腥風血雨,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在的,氣勢如虹,振聾發聵。
而後便是李世民閱兵,接著宣布軍事行動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