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
李長河默默起身,身後的文君似乎感受到了什麼,默默將披衣給李長河披上。
李長河看著她。
留下一句詩:十年一覺長安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我李長河不值得。
文君許玉琴一見李長河誤此生。
但最美好的十年,有李長河相伴,足夠了。
一月十五,大朝會,十年未曾上朝的李長河出現在大朝會上。
會議後,李長河以參議員身份入內閣政事堂。
代掌杜如晦之權柄,臨時輔宰。
二月初二,龍抬頭。
李長河拿出一本大唐未來十年規劃。
包含: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行各業。
本來還有不少人對於李長河空降入閣不滿,但這一份十年規劃書,讓人驚歎。
隨後李長河身上擔子持續加重,原本辭去的職責重新加身。
首先便是對科學院的組織架構調整。
十年時間,科學院雖然發展很快,但也陷入了某種瓶頸,內部派係林立,還有不少高官貴族將實力不足夠的人塞入。
烏煙瘴氣。
李長河革新組織架構後,又立馬創辦四大雜誌。
《科學》。
《自然》。
《文化》。
《醫者》。
李長河密集會麵這十年以來對科學有很大貢獻的人,並且承諾朝廷對科學和儒學的持續資金支持。
並且,每天與一個朝廷部門進行開會。
二月份,與所有朝廷部門都開了會。
總結:總結成就,繼往開來,寄予信心,再創輝煌。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