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星考察第七天,深夜。
所有的收尾工作都已完成。
封裝好的樣品箱、所有產出的“華夏貝汁”原漿以及全部租賃的考察設備,被妥善安置在“先鋒16號”的貨艙中。
加布裡埃爾完成了對一號基地遠程監控係統的最終檢查,確保所有關鍵數據能通過高軌中繼衛星穩定傳回聯邦星域。
費利克斯則進行了最後一次全麵的安全巡檢和係統權限設置。
“先鋒16號”原先的停泊位、臨時營地和清理出來的空地,被宋星瀾重新規劃。
工程機器人拆除了臨時營地的設施柵欄,用重型鑽探設備徹底翻耕了土地,將其改造為金絲紋豆實驗田。
一旁,便是一號基地的核心功能區,自動運轉的“華夏貝油工廠”、附屬肥料廠以及設備倉庫。
宋星瀾將維爾納叔叔給的金絲紋豆種子和“專用型營養劑”交給了小諾,叮囑它在實驗田土壤環境參數達標後,負責完成播種、培育、記錄等工作。
是的,小諾被他留在華夏星了。
經過深思熟慮,宋星瀾決定授予小諾“一人之下”的最高管理權限,擔任一號基地的“總管”。
它的職責包括執行日常維護、遵循預設指令進行生產調度、處理常規突發情況,並確保整個基地基礎係統的穩定運行。
宋星瀾是這樣想的。
這座倉促搭建的微型基地,即便可以全自動化,但難免存在未來得及發現的bug,需要一個高度智能、靈活應變的核心駐守。
小諾作為高端ai機器人,它的靈活性和可靠性遠超一號基地的預設程序。
所以,儘管小諾是宋星瀾的得力助手,權衡之下,還是確保華夏星據點的長期穩定更重要。
“回去後,再訂購一台小諾3號唄,到時候買個數據同步的服務得了。”他思忖著。
至於小諾會不會因為過於孤獨,從而引發什麼倫理問題?
嗨,又不是什麼智械世界觀,宋星瀾還害怕小諾要反了不成!
在這個星際時代,機器人是忠誠的工具。
當然,小諾並不是在華夏星孤軍奮戰,它還有好多小弟呢。
這一切得益於加布裡埃爾學弟那“變廢為寶”的撿垃圾愛好,以及在學院擺攤練就的維修手藝。
在前段考察間隙,學弟幾乎將“深鑽”97號平台翻了個底朝天,不僅搜集了改造生產線的所有配件,還額外撿回一大堆型號各異、功能奇葩的報廢器械。
從礦用、家政、醫療、安保、通訊、貨運等等,應有儘有,甚至還有幾個用途令人浮想聯翩的情趣陪伴型機器人。
期間,宋星瀾實在看不下,私下勸加布裡埃爾學弟省著點,熬夜傷身。
他真不是連自己人都壓榨的極品資本家啊。
學弟解釋:“光是靠租來的那幾個哪夠用啊。學長,它們的芯片沒壞,驅動能修,關節電機都是好的!隻是外殼破了點,程序需要優化,修修就能用了!”
最後,加布裡埃爾學弟還真讓這些“電子垃圾”重新動了起來。
儘管因零件拚湊,它們行動略顯笨拙,響應指令也顯得有些“傻乎乎”,智能程度遠不及小諾,但至少能執行基礎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