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裡埃爾幸運的無損脫身,很快,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焦慮。
個人終端上不斷跳出的金絲紋豆製品廠的壞消息,一次次刺向他緊繃的神經。
工廠雖然解封,但生產已近乎癱瘓。
帕帕多普洛斯諾家族的報複手段,從明目張膽的構陷,轉入了全方位的“軟封鎖”:
首先,是無休止的行政騷擾。
環境安全署的人剛走,消防局的檢查員又來了,緊接著是衛生局、甚至勞工部門也來“關心”生產線上的工人權益……
這些“例行檢查”頻率高得離譜,每一次都冠冕堂皇,每一次也都能雞蛋裡挑骨頭,找出些新的“合規瑕疵”。
每一次的整改通知,都要求限期解決並書麵回複。
以至於,整個工廠的生產線不得不一次次暫停以配合檢查、進行所謂的“整改”,產能驟降。
然後,是多方渠道的封殺。
所有曾合作過的大型連鎖商超、主流生鮮平台的采購經理,均以“避免爭議”、“等待最終調查結果”為由,無限期推遲重新上架。
原有的訂單被單方麵取消,新的談判則直接被無限期推遲。
那些代表們隻有在私下會麵時,才會露出愛莫能助的苦笑,隱晦地暗示著來自帕帕多普洛斯諾家族的巨大壓力。
自此,金絲紋豆製品被徹底排斥在奧拉尼亞星主流市場體係之外。
最後,仍舊是老套的輿論壓製。
雖然ofada對外發布的最新聲明,再怎麼含糊其辭,也可以得知金絲紋豆製品廠的負責人早已正式且毫無附加條件地被釋放。
但星網之上,大量水軍賬號依舊活躍在各個平台,關於“基因崩潰”的恐怖傳言和負麵新聞的熱度被刻意維持著。
任何試圖為產品辯解的理性聲音,任何消費者自發分享的正麵體驗,都會迅速被海量的、模板化的負麵評論淹沒、舉報,甚至遭到限流。
真相的聲音被有效地隔絕在巨大的信息繭房之外。
結果就是,生產線即便偶爾能開工,產出的產品也隻是堆積在工廠的集中倉庫,根本無法賣出去。
麵對工廠觸目驚心的財務報表和庫存數據,加布裡埃爾忍不住聯係宋星瀾抱怨和商討。
“學長,他們這是想把我們活活耗死!拖垮!”他拳頭重重砸在桌麵上,很是憤怒。
這種利用規則和勢力進行的緩慢絞殺,比直接的構陷更讓人感到憋屈。
是,那些被取消訂單的違約金是一筆不小的補償,足以覆蓋大部分額外支出。
可他們需要的是健康的、持續的市場,而非依靠一次性的違約金度日啊!
銷路被死死掐住,種植再多的金絲紋豆原料也毫無意義。
通訊另一端的宋星瀾,麵色同樣凝重。
他深知,在對方經營多年的奧拉尼亞星主場,與傳統商業渠道和官僚體係硬碰硬,他們勝算很低。
要不是恰好有兩波“好心人”相助送來關鍵證據,這會兒他們恐怕還在為撈人而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