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線回到宋星瀾“伯樂癮”發作的那天晚上。
普羅馬裡斯星球,利安夫城a區,城中心。
“k先生”,也就是凱文,正饒有興致地瀏覽著剛剛接收到的附件,以及附帶的三個小遊戲deo。
他先是快速試玩了那三個小遊戲。
資源計算模擬、邏輯電路解密、編程指令闖關……凱文的眉毛挑了一下。
其實以老玩家的眼光來看,這三個小遊戲在“趣味性”和“可玩性”上確實乏善可陳。界麵簡陋,玩法單一,完全不符合市場上的流行趨勢。
然而,當凱文深入挖掘後,才真正意識到其中的價值。
儘管這些遊戲在設計上略顯稚嫩,古板缺乏“靈氣”,但他意外地發現,這些遊戲底層代碼中隱藏著一套個人印記異常清晰的邏輯架構。
底層邏輯異常清晰、結構嚴謹,代碼書寫規範得近乎刻板,尤其在錯誤處理與邊界條件判斷上,考慮得極為周全。
好嘛,這是……年紀輕輕就已經擁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那份算法附件更讓凱文有些驚喜。
當中提出的幾項優化思路雖仍顯青澀、偏向學院派,但基礎極為紮實,甚至隱約觸及了他正在研究的“分布式係統資源調度”問題的邊緣。
“有點意思……”凱文向後靠上椅背,喃喃自語,“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係大二學生?能做得出這種東西,倒不像是個隻會死讀書的。”
一種多年未有的、類似於“發現好苗子”想要拔走的衝動悄然升起。
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了,小姐的事業越做越大,是時候為她物色一位能夠接班的新血。
“嗯,是個好胚子!”凱文忍不住動了收徒的念頭。
不過衝動歸衝動,他很快冷靜下來,花了一整晚,仔細剖析了這四個小作品的算法結構與底層實現。
一邊拆解琢磨,還一邊嘀嘀咕咕地點評起來:
“嗯,算法思路展現出良好的全局優化意識和嚴謹的邏輯框架,尤其在資源動態分配與冗餘處理方麵,具有較高的獨創性和潛在應用價值……
部分模塊經適應性修改後,可成功並入‘華夏係統’子係統的更新隊列,預計運行效率提升約5.3……”o代碼結構清晰,冗餘度低,展現出紮實的編程基本功與良好的工程化習慣……雖無突破性創新,但作為基礎工具型人才評估,潛力評級:b+……”
對於那份算法附件,凱文最終給出“有價值,可部分采納”的結論。
而對艾倫本人,他的評價是“有潛力,但仍需持續觀察”。
凱文的行事準則向來如此:發現價值,評估風險,再決定是吸納還是監控。
對於艾倫這種有些天賦但尚未完全展露的苗子,先納入人才儲備庫進行觀察,是最穩妥的做法。
至於如何觀察,凱文自有他周密的手段。
為了全麵評估這位名叫艾倫的年輕人,他習慣性地啟動了“雙線調查”模式。
一明一暗,雙管齊下。
明麵上,他直接聯係了費利克斯少爺。
凱文知道二少爺手下有一位同樣畢業於聯邦理工學院的親信,正好可以借用這層學院人脈。
畢竟,即便自己能以黑客手段潛入學院數據庫,風險係數依然偏高。